恭元梅
摘 要:近年來,云南省農村信用社快速發展,存貸款規模躍居全省全列,已成為云南省金融體系中的主力軍。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化,農村信用社將逐步向農商行轉型,對農村信用社的風險防控水平,內部審計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內部審計已成為保障業務正常運行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審計;問題;對策
一、內部審計的定義、目標、特點
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指引》(銀監發〔2016〕12號)規定,內部審計是商業銀行內部獨立、客觀的監督、評價和咨詢活動,通過運用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審查評價并督促改善商業銀行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內控合規和公司治理效果,促進商業銀行穩健運行和價值提升。內部審計目標是推動國家有關經濟金融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的有效落實;促進商業銀行建立并持續完善有效的風險管理、內控合規和公司治理架構;督促相關審計對象有效履職,共同實現本銀行戰略目標。內部審計的特點是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都設在單位內部;審計的內容更側重于經營過程是否有效、各項制度是否得到遵守與執行;服務的內向性和相對的獨立性;審計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較低,并且以建議性意見為主。
二、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1.內部審計委員會隸屬于監事會,不符合監管要求
在經營管理中,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委員會大多數是隸屬于監事會,審計委員會的日常管理機構為審計部,由2人-3人組成,審計部經理由理事會(董事會)聘任,每年向監事會報告審計工作開展情況,監事會按年向社員代表大會(股東大會)作監事會工作報告,報告包括上年度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及整改情況、本年度審計工作計劃等內容,審計部主要向監事會負責。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委員會的設置不符合銀監會“審計委員會應下設于董事會”的規定,內部審計委員會的隸屬關系有待改進。
2.內部審計獨立性依然不足
銀監會《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指引》中規定,商業銀行內部審計工作應獨立于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和內控合規,內部審計活動應遵循獨立性、客觀性原則,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決定了內部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在實際工作中,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依然不足。
3.內部審計手段落后
農村信用社的內部審計主要采取調閱報表、翻閱憑證、指標分析等傳統手段,通過手工查賬的方式來查找業務中存在的差錯及舞弊行為,多是事后審計、靜態審計及現場審計等單一的審計方法,主要針對具體業務,很少應用數據庫、EXCEL等先進審計技術手段開展公司治理審計、經營管理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管理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等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各部門、各環節的全面審計,為農村信用社內控制度的完善提供建設性意見。
4.內部審計范圍依然狹窄
隨著業務的高速發展,農村信用社已從單一的存款、貸款業務發展為產品更加多元化的金融機構,貸記卡、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票據、基金、實物黃金、第三方存管、同業存款、債券等業務快速發展,加大了內審工作的難度,增加了內審風險系數。但是目前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重點主要是通過調閱會計、信貸檔案,檢查業務流程的合規性,以查錯防弊為主,而對內控有效性和經濟效益審計嚴重欠缺,內部審計范圍的狹窄難于滿足業務發展需要。
5.審計隊伍建設滯后
審計工作的專業性較強,大多數商業銀行要求審計人員應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及經濟、會計、審計、計算機類初職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熟悉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及省聯社各項規章制度;具備一定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會計、信貸等業務工作經歷。據調查,農村信用社審計隊伍建設滯后,已影響到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一是審計人員素質不高。二是審計隊伍穩定性較差。三是審計業務培訓較少。四是未建立準入與退出機制。
三、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體系建設建議
1.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云南省農村信用社在日常經營管理中實行的三級法人制,即:省聯社、州(市、辦事處)、縣級聯社都是獨立的法人機構,但是縣級聯社的經營接受省聯社、州(市、辦事處)管理。這種三級法人治理機構還將長期存在,縣級聯社應按照《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指引》、《商業銀行內部審計指引》等相關制度,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社員代表大會(股東代表大會)、理事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相互制衡的內控體系,不斷提高內部審計獨立性。一是理清內部審計委員會隸屬關系。內部審計委員會由監事會的下設部門變為理事會(董事會)的下設部門,審計委員會對董事會負責,經其授權開展審計工作,內審人員由審計委員會統一領導,切斷其和基層的直接利益關系,逐步提高內審人員的獨立性。二是成立區域審計中心。在三級法人體系長期存在的情況下,可以由州、市、辦事處成立區域審計中心,省聯社成立審計部,實行全省統一垂直管理的審計機構體系,具體承擔對全省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行為的審計工作,確保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提高審計履職能力。
2.創新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完善審計手段
在計算機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計算機技術在審計中的作用日益顯現,要通過技術創新帶動內部審計技術方法的改進和創新。一是建立數據連接系統,提高審計數據質量。農村信用社現在使用的核心業務系統、信貸管理系統、理財系統等門柜系統的交易數據都能在核心業務系統中形成數據沉淀,讓各系統數據合并,形成完整的數據鏈,將大大提高審計數據質量。二是充分發揮現有系統作用,積極開展非現場審計。農村信用社現有反洗錢系統、反假幣系統、風險預警系統等數據填報及檢測系統,可通過對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發現內控中存在的潛在風險,及時遏制風險。三是逐步建立非現場審計為主,現場審計為輔的審計方法,提高審計效率。四是加強與外部審計部門的合作,提高內部審計水平。農村信用社可以實施“請進來、走出去”的戰略,與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簽訂合作協議,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進行審計,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同時,通過業務培訓及交流,讓內審人員學習新的審計方法,吸取審計經驗。
3.調整審計范圍,突出審計重點和熱點
傳統的審計范圍已經難于滿足業務需要,在兼顧效率的基礎上,要實現業務環節的全覆蓋,堅守審計作為第三道防線的作用。一是擴大審計范圍。農村信用社內部審計范圍必須擴大到票據、債券、同業存款等新型業務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和環節,對新業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防范風險。二是調整審計重點。根據不同時期存在的突出問題,適時調整審計重點,可通過專項審計等形式及時處置風險。三是嚴格把控審計熱點。內審人員應以風險為導向,找出風險高發環節,確定重點審計的熱點領域,及時發現潛在風險。
4.加快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審計隊伍的素質決定著審計工作的質量,農村信用社要建立一只高素質的審計隊伍,提高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一是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審計人員持證上崗。審計涉及的業務廣泛,農村信用社可以鼓勵審計人員參加各類職稱及資格考試,不斷提高專業勝任能力,對持證的審計人員在工作待遇、崗位晉升等方面給予獎勵。二是保持審計隊伍的穩定性。農村信用社管理層要提高內部審計重要性的認識,對審計隊伍進行良性流動,保持隊伍穩定性。三是建立定期培訓機制,提高人員專業水平。農村信用社可以通過內部或聘用外部人員開展定期培訓,及時傳達新業務、新知識、新技術,保持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四是建立準入與退出機制。農村信用社可以通過稽查證考試,建立準入機制,未取得稽查證的人員不得從事審計崗;建立年檢制度,未通過年檢的審計人員,需調離審計崗位;建立審計人員人才庫,吸納其他部門的優秀員工,培養后備人才。
農村信用社正處于向農商行改革的關鍵時期,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內部審計已成為風險防范的重要組成部門,審計作為“第三道防線”的作用日益突出。為確保改革的順利推進,農村信用社應加快內部審計體系建設,保持審計的獨立性,充分發揮計算機技術的作用,適時調整審計內容,培養一只高素質的審計人才隊伍,不斷提高內部審計水平,促進農村信用社持續、健康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