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楚翹
摘 要:商業預付卡是一種重要的金融交易方式,涉及特約商戶、發卡機構、持卡人之間的三方關系。關于商業預付卡的應用,還存在消費者權益保障難、解釋權爭議、隱私權遭受侵害的問題。對于這一難題,可以借助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定行業格式合同的方式進行管理。
關鍵詞:商業預付卡;問題;法律規范
商業預付卡是非金融主體發行的以預付為典型特征的金融交易付款方式,根據發卡人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專營發卡機構發行的能夠進行跨地區、跨行業、跨法人使用的多用途預付卡;另一種類型是由商業企業發行的可以在本企業或同一品牌連鎖商業企業購買商品、服務的單用途預付卡。商業預付卡的出現順應了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和小額支付服務的市場需要,面世以來受到民眾的歡迎,市場發展迅速。總體看,商業預付卡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現鈔使用,方便了公眾支付,刺激商品消費量的增長。但是,目前我國針對商業預付卡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商業預付卡市場存在監督不力、缺乏風險防范機制等法律漏洞,公款消費和收卡受賄等問題突出,嚴重擾亂了稅收和財務管理的正常秩序,助長了腐敗的風氣。因此需要我國黨和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完善商業預付卡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嚴肅黨風黨紀,維護正常的消費秩序。
一、我國現有商業預付卡的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并沒有統一的商業預付卡使用規范,也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因此,對現有商業預付卡的使用進行規范十分必要。
首先,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在為客戶提供產品或者相關服務時,可以根據兩者之間簽訂的消費合同來進行收費,其中就包括預收款的付費方式。客戶可以根據合同預付一定的費用,并享受合同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如果出現違規現象,則由經營者退回預收款項,并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及相應的經濟賠償。由于我國并沒有對預付卡的使用做出明文規定,那么商業預付卡屬于預付款消費付款方式,是適用于本條規定的。
其次,現行的法律法規并沒有對預付卡的代幣功能進行統一的規定,也沒有明確說明預付卡是否屬于商業單用途的預付卡。目前來看,只要商業預付卡的發行和使用不違反央行對人民幣的日常規定,只要不影響人民幣的正常流通,就可以使用。但是相關法律對于預付卡發行對我國貨幣市場的影響以及對金融秩序的干擾程度并沒有具體的考量規范,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來明確除了銀行以外的非金融機構及商業機構是否有發行預付卡的合法權利。
2015年《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出臺對預付卡的相關責任人及管理制度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提示了預付卡付款方式存在的金融風險,對于由預付卡使用引起的貪污腐敗問題表現出了密切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商業預付卡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發展,具有很深遠的意義。
二、規范我國商業預付卡使用法規的建議
(一)完善現有法律法規
要規范商業預付卡的使用,需要建立明確的商業預付卡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商業預付卡的適應范圍及使用方法。商業預付卡的應用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因此,我國政府應該正視商業預付卡的地位,盡早出臺明確的商業預付卡政策和法律法規,對商業預付卡的適用范圍、發行機構以及使用方式進行統一的規定,對由此引發的商業糾紛涉及的法律權利與利益做出確認,規范商業預付卡的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
(二)完善監督機制
關于商業預付卡的使用,還要建立健全商業預付卡的監督制定,防范金融風險,規避腐敗行為。預付卡在商業消費領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帶來各種金融風險。預付卡消費已成為投訴熱點。為了規避風險,一方面消費者要選擇信譽度高的商業預付卡發行機構,消費付款后注意留存相關證據,避免影響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國家要建立健全商業預付卡的法規和監督制度,改變消費者弱勢地位,保護和落實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規避市場風險,提高消費者的信心。同時加強對預付卡的約束以及監督,對預付卡的資金用途做出明確的限定,加強黨風黨紀建設,防止貪污腐敗的產生。
此外,我國還可以借鑒日本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推行綜合性的立法模式,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子貨幣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明確預付卡消費者隱私權的保護原則,解決其中的解釋權爭議、消費者權益保障難、隱私權遭侵害等問題。
結語
綜上所述,商業預付卡對我國的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然而,我國對商業預付卡法律法規和監督機制的缺失導致商業預付卡公信力下降,市場混亂。因此,國家要制定明確的商業預付卡相關法律法規,既要發揮出預付卡的消費作用,發揮預付卡的金融風險防范功能,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和經濟建設的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 陶華強. 論第三方支付中的信托法律關系[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
[2] 段寶玫. 預付式消費卡若干法律問題探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02)
[3] 張慧玲,李莉. 論預付式消費的權益保護[J].工商行政管理.2008(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