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法律專業學生就業率低的現狀影響著現有法律專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影響著法律專業的未來發展。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法律專業建設以就業為目的的必要性,而后分析得出以就業為目的的高職法律專業建設對策,重點是改革現有的法律專業教學模式,增強師資力量,重視就業方面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加強校內外合作,開展定向崗位教學。
關鍵詞:高職;法律;專業建設;就業
高職法律專業并非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但是高職法律專業本意是培養法律文秘、司法助理、法律事務、法律咨詢等方面的基礎性人才,同時為喜歡學習法律的學生提供一個再深造的初級平臺。但是近些年來,高職法律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一直處在較低水平,而且大多學生無法實現對口就業,可見,高職法律專業的教學體系建設是存在問題的,作為職業教育的搖籃,高職法律專業建設應以促進學生就業為目的。
一、高職法律專業建設以就業為目的的必要性
高職法律專業建設必須要符合高職院校的特色,我國當前大力發展高職教育,目的就在于讓更多的學生能夠通過接受高職教育而獲得一技之長,從而實現就業,因此高職法律專業建設也需要以就業為目的。
(一)促進法律專業教學體系建設
以就業為導向進行專業教學體系建設,可以讓專業教學步入正軌。原有的法律專業教學體系比較松散,大都是在本科院校專業教學基礎上進行刪減后形成的,教學內容難以形成系統,同時缺乏創新,學生在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時也很難形成系統認識,這就導致學生對自身的定位不清晰,未來就業也沒有固定的方向。只有重視就業,才能促進法律專業教學體系建設,提高學生競爭力。
(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大都較低,這和學生一些固有的思想認識有關,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基礎不好,高職學歷較低,就業本身存在困難,從自身就放棄了學習和提升。但是如果能夠在課程建設上就提醒學生這是以就業為方向的話,學生意識到就業有望,也會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形成學習就業的良性循環。
(三)培養學生的就業觀念
學生的就業觀念往往比較模糊,很多學生即便學習法律專業也不確定自己未來的工作方向,而以就業為目的進行法律專業建設可以為學生講解未來的專業發展方向,讓學生提早確定自己未來的就業發展目標,培養學生的就業觀念,以幫助學生在畢業后可以及時就業[1]。
二、以就業為目的的高職法律專業建設對策
(一)以市場為導向,改革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法律學科建設應以市場為導向,對法律專業的學科建設進行相應的改革,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將高職學生本身的短板變為優勢。在高職法律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培養模式的關鍵是將課程結構進行相應的改善。高職法律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直接成為高級法律人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應該在法律知識教學的同時,為學生增加一些未來職業中可能用到的知識內容。比如法律秘書的職位需要懂法律知識,并具備一定的文秘能力,法律咨詢接待員的崗位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因此可以加入文秘、禮儀、溝通等方面的課程,以增強學生在法律知識外的附加能力,讓高職法律專業的學生更易于被市場接受[2]。
(二)增強師資力量,開展就業教育思想培訓
高職法律專業的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力量,但是一直以來,高職院校中的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和本科院校有較大的差距,高職院校應敢于正視這一問題,針對法律專業的教學來說可以采取校內教師和外聘教師聯合教學的模式,一部分校內的教師負責基礎課程教學,而外聘教授負責提升類課程的教學,外聘的法務方面的職業專家可以負責實踐類教學,從而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另外,應對高職院校內部教師展開就業教育思想培訓,讓教師認識到在教學中為學生開展法律專業就業知識講解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向學生分析就業形勢,傳授就業方法,還可以針對就業開展一些講座,形成全方位的就業指導。
(三)重視就業能力,加強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高職法律專業建設需要重視學生的就業能力,那么應從教學內容的設置上加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核心素養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熱點話題,結合高職法律專業來看,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的法律知識素養、法律事務處理素養,同時包括與人溝通交流、創新解決問題、信息處理、外語應用等職業素養。因此,在高職法律專業建設中,應充分設置與學生核心能力培養有關的課程,尤其是要充分挖掘高職院校自身的特色,讓學生有更大的提高。比如外語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對法律專業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計算機高職院校可以加強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的培養,一些高職院校的特色專業課也可以成為法律專業學生的選修課[3]。
(四)開發就業崗位,展開就業崗位定向培養
高職法律專業建設想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還需要結合就業實際,多和校外的一些相關機構以及單位合作,直接形成合作意向,從而能夠展開就業崗位的定向培養。有很多高職院校在部分專業建設中就已經利用這種方式,形成了“訂單班”。如果高職法律專業也形成定向培養的話,那么專業建設反而會變得簡單,教研組只需要按照定向培養的職位要求來更改專業培養模式即可。如果有多個不同方向的訂單班,可以保持前期基礎知識培養的一致性,在第二學年下學期再開始不同方向的培養,這時學生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而明確就業方向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更加利于就業。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法律專業的就業頹勢并非不可扭轉,相關院校的法律專業管理者和教師應當認清就業形勢,從就業的角度出發來為學生構建專業教學體系,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掌握必要的就業能力,在畢業時才能盡快適應崗位要求,提高法律專業學生整體就業率。
參考文獻:
[1]王湘君.高職法律專業畢業生就業風險防范問題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31(03):62-65.
[2]李艷婷.高職院校法律類畢業生就業困境、原因及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6,(11):81-83.
[3]劉斌.高職法律實務教育體系下學生能力的培養——以高職法科學生的就業為視角[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0(01):77-80.
作者簡介:
何遠紅,性別:男,籍貫:四川南部,出生年月:1977年4月,單位: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學歷:本科,畢業院校:內江師范學院,專業:法律,研究方向:法律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