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玉宇+劉青
摘要: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重,如何完善養老保險制度是各國政府關心的問題。到目前為止,還很難對于繳納養老基金給出明確的收益利率,好多人都在擔心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得到比現在繳納多的資金,甚至害怕比其還少。面對種種疑惑與不解,實現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顯得尤為重要。何以解憂,唯有投資。拿著人民的血汗錢投資,這必然要求相關部門做到“低風險,高收益”。因此選擇最佳的投資方式,大程度上規避風險對于研究養老基金的投資具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養老基金;投資;風險;控制
一、我國養老基金改革的歷史背景及其重要性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說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保健事業的完善,我國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快。在感嘆人民生活幸福,醫療體制改革深入人心的同時,面對著大量的老年人養老問題,確保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上日程。
每個老人都希望有一個美好的晚年生活,然而富足養老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如今資金的購買力大不如從前,又趕上二孩政策開放,好多家庭都有著兩個孩子四個老人的贍養義務,這無疑使每個家庭面對著嚴重的養老困難。因此對于養老金入市進行多元化投資,應對其巨大的貶值壓力,解決百姓的擔憂迫在眉睫。
二、我國養老基金的模式與國外養老保障方式對比分析
1997年推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以后,我國的基本養老金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由企業為職工繳納約為工資總額的20%以及由職工個人繳納本人工資的8%的保險金;二是企業繳納的部分進入統籌基金池,作為社保機構日常發放基礎養老金的來源,對于剩下的資金進行保值增值,以便使得養老金能夠不斷造福社會;三是個人繳納部分,是以個人名義開立的賬戶,永遠為個人所有,當退休時,將根據繳費年限,包括法定利息的一次性或按月發還給個人。
目前世界上把不同類型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大致分為三類:其一,自保公助型養老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適用于德國、美國等西方工業化國家。其主要以個人保險為主,國家幫扶不多,而且為了避免受到國家經濟趨勢發展的影響,保險基金的來源多種多樣。但這種保險制度有一定的強制性,就是公民必須履行繳納養老金的義務,才能在以后需要時領取養老金;其二,福利國家型養老保障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瑞典等西方國家為了通過國家財政經濟的調節保證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而采取的措施。養老金的主要來源是稅收,支出由國家財政承擔,個人不需要繳納或者繳納較低標準的養老金,而且所有老年人均可以領取;其三,強制儲蓄型養老保障模式。目前新加坡采用的就是這種模式。它要求職工必須繳納足夠的養老金,具有很強的強制性,而且都由個人出資,國家不予幫助。
從以上分析可得,我國的養老基金模式不僅汲取了以往養老保險制度安全的優點,同時吸收了個人賬戶模式的長處;不僅體現了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險的風險分散,可靠性高,保障能力強的特點,并且強調了工作人員的自我保障觀念和激勵機制。如此優秀的養老金制度,如果不能選擇最好的投資方式保證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對于基金的一種浪費,對于百姓的辜負。
三、養老基金的投資
(一)投資原則
1. 安全性原則。我國人口眾多,養老基金基數很大。隨著“銀發時期”的到來,養老基金投資安全性原則當然是第一位。只有保證本金不受損失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投資。因為投資市場所要面對的風險沒有人可以預料,誰都不能輕易去冒險,拿人民的血汗錢作賭注。所以在進行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嚴肅考慮其安全性。
2. 收益性原則。投資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獲取收益,收益率的高低是選擇投資時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只有滿足這一原則的要求,養老基金才能保值增值,才能減少國家財政負擔,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面對著可能存在的通貨膨脹因素,養老基金的收回基金大于投入資金并不一定等于取得了養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只有當基金投資收益率大于通貨膨脹率時,才能說明取得了適當的收益。
3. 流動性原則。是指基金在不發生價值損失的條件下可以隨時變現。即選擇投資要多樣化,不能單獨依附于某一資產。因為多數基金的支付是不定時的,所以如果來不及脫手變現,將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穩定。但是養老基金的投資對流動性要求還是相對較低的,因為只有到期才能提取,所以不具有流動性,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投資于期限相類似的長期投資工具以獲取較高收益。
(二)投資方式
我國在養老投資問題上非常謹慎,因而只能采用銀行存款和購買國債方式,而我國為了推動經濟的發展,刺激消費,一再下調銀行存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因此我國養老金保值增值能力太弱。養老金數額巨大,不改變投資方式保障不了日益增加的老年人生活質量,若進行投資,又面臨著極大的風險。因此最佳的投資方式至關重要。分離定律指在投資組合中可以以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的情況下投資人選擇投資組合時都會選擇無風險資產和風險投資組合的最優組合點,因為這一點相對于其他的投資組合在風險上或是報酬上都具有優勢。所以養老基金的投資可以分為無風險的投資和風險投資相結合的方式。一是無風險投資就是用養老基金中的一部分繼續傳統的方式,以銀行存款、購買國債等方式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二是風險投資就是用剩余養老金投入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的主要特點交易期限長,資金借貸量大,與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率高,但流動性差,風險也高。這對于養老基金來說,正好符合。目前我國股市正處于低谷,養老金入市后,豐富金融投資工具,為資本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而且它主要以固定收益類產品投資為重點,股市投資作為輔助,使投資風險降低,資本市場趨于穩定,很有可能獲得巨大收益,從而擺脫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現狀。另外,養老金是老百姓的血汗錢,巨額投入資本市場,有著較強的號召力,政府也必然會高度重視。將推進并加速監管部門改革股市的進程,促進股市的成熟與發展。endprint
四、養老基金投資的風險
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較晚,目前各項制度都不健全,養老金保值增值壓力很大,主要存在以下三種風險。
(一)宏觀經濟風險
其特征就是具有潛在性、隱藏性和累積性。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前景不樂觀,2016年,中國一季度投放了6.2萬億的信貸規模,同比增長50%,我國債務對GDP之比已經達到237%,國際清算銀行測算出的這個數字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國不良貸款率也在增加,社會群體貧富差距增大,人民幣匯率面臨貶值,市場化進程中波動較大。股市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宏觀經濟的風險很容易反映到股市中去,無疑給養老金投資增加風險。
(二)資本市場風險
如今我國的資本市場只有系統性風險,牽一發而動全身,出現半點失誤將會引起各方面的巨大損失,這對于養老金入市存在著穩定性的安全隱患。而且目前我國IPO體制機制并不完善,創業板率盈利過高等,都顯示了我國資本市場并不完善,存在風險。近幾年我國股市跌宕起伏,都表明我國資本市場環境存在效率低下,穩定性差,系統風險性大等問題。養老金入市面臨的資本市場風險還是非常令人擔憂的。
(三)道德風險
養老金面臨的道德風險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代理人的道德風險,另一方面是被保險人的道德風險。前者主要是,當委托人與代理人利益發生沖突時,代理人憑借其信息優勢,可能會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做出對委托人不利的行為,產生代理人道德風險。后者是由于我國養老基金領取制度并不完善,沒有繁雜的手續,很有可能導致部分人冒領養老金,造成被保險人道德風險。養老金入市面臨的道德風險只有第一種。有些人認為,拿著人民的養老錢給他們,無疑是羊入虎穴。一旦投資失敗,定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造成整個社會的不安定。
五、養老基金投資的風險控制
養老基金投資面臨的風險很多,為了讓老百姓放心,要大程度上規避風險,對其采取措施進行控制。
(一)提取風險準備金
2015年《辦法》對入市資金規模進行了嚴格限制,規定入市比例最高不超過30%,低于全國社會保障基金40%的上限。同時在2015年,征求意見稿對防范和彌補養老基金投資虧損作出了明確的要求,受托機構按照養老基金年度凈收益的1%提取風險準備金,余額達到養老基金資產凈值5%時可不再提取,專項用于彌補養老基金投資發生的虧損。投資管理機構從當期收取的管理費中,提取20%作為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彌補重大投資損失。建立風險保證金這一規定,減少了許多人的擔憂。
(二)公開信息與形成管理監督體制
一直以來,我國的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缺乏與人民的溝通,作為知情者,需要了解自己的錢投資在哪里,有多大的風險。尤其是養老金入市,這是人民的養老錢,必須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把資金的投資和使用公開,讓老百姓放心。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形成更專業化的管理和監管機制,配備專業的有經驗的人才,對全國社?;饡x擇的投資產品進行評估,養老基金的首要目標是安全性,其次是保值增值,但是代理人在投資管理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產生挪用,占用養老金行為,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監督,為保證養老金安全保駕護航。
(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為規避道德風險,要在法律上明確提出對其違法行為的懲處措施,健全法律體系。在單位內部要明確每個人的責任,負責的任務要細化,并且定期要對相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操守培訓,時刻關注每個人的精神狀態,既要形成他律又要有自律精神。堅決明確獎懲制度,好要獎錯要罰,不可徇私舞弊,共同創造一個和諧法制的社會。
總之,對于養老金的投資面臨的風險我們都是紙上談兵,目前能做的預測和控制方式的研究也就只有這些。只能等待發生問題解決問題,給予專業操作人員足夠的支持和信任,對于相關部門關于政策改革的積極配合,養老金保值增值不會令百姓失望。
參考文獻:
[1]楊俊.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風險分析與個人賬戶積累資金的保值增值[J].社會保障研究,2012(02).
[2]劉青,張婷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運營模式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3(11).
[3]支子雯.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風險研究[J].企業導報,2015(19).
[4]劉青,戴經躍,楊超.基于GARCH族模型的收益波動率預測績效評估方法[J].統計與決策,2015(09).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