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梅
摘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紙媒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使得報業迫切的需要對其發展的思路進行新的探索以找到新的突破口。筆者從財務角度出發,挖掘新媒體大背景下報業財務管理發展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升報業利潤空間,降低運營成本。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報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我國報業在進入新媒體時代之前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同時占據著傳媒業的主導地位。微博、微信、微視頻、客戶端等各類新媒體不斷涌現,形成一股巨浪沖擊著傳統報業,導致傳統媒體的受眾迅速而大量的流失,報業的讀者資源更是被新媒體、自媒體逐漸瓜分,廣告及發行兩大板塊業績下滑迅猛,報業的運營每況日下,不管是業務還是財務管理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下不少報社紛紛開展轉型與融合的探索,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如何適應各種新產業的融入,如何面對轉型所帶來的財務管理新考驗,如何從財務的專業角度幫助報業走出困境等,都是財務管理者當前需要正視的問題。
一、報業財務管理內涵
傳統紙媒轉型,紙媒的財務也要轉型。傳統的財務管理手段已經不能夠提升財務管理效率,財務管理者需要摒棄落后守舊的觀念,制定與企業發展階段相匹配的財務戰略。從財務管理的含義可以看出,其涵蓋了報業的各個經濟業務活動,諸如資金的搜集、投放、配置等等。只有確保報業的資金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發揮出財務管理的實質作用,才能夠為報業的轉型保駕護航,促進其不斷的創新以及發展。
二、新時代背景下報業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的問題所在
(一)新媒體背景下報業市場環境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數據,廣東某報業集團旗下的報業公司2012年發行及廣告兩大主業收入14.51億元,2016年降至6.74億元,僅僅4年時間收益減幅高達54%,這數據相當驚人,也使我們不得不正視傳統紙媒昔日輝煌已不再,愿意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的客戶也逐漸的減少。傳統報業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就是發行和廣告,但互聯網很大的一個特點卻是免費!報紙新聞投放到新媒體上是一種免費的模式,導致在轉型中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得不到回報,這也是傳統報業轉型中所面臨的困惑。窮則思變,為積極應對報業的轉型,媒體人紛紛提出“媒體+”、“兩微”、“APP”等新思路以適應當下發展潮流,但傳統紙媒人的觀念轉變還需要時間和新鮮血液的注入。因此,招聘成本也是財務管理需要考慮的一方面因素,新媒體編輯人才和技術人才是傳統報業轉型中不得不重視的一環。同時報業要轉型必定需要大量的資金以確保財務的正常運營,各種程序的開發、網絡粉絲量的增加、宣傳等等,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二)報業面臨著嚴峻的人才缺失問題
要適應新媒體的發展,就需要對原有的機制體制和管理模式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但在傳統報業人人都是各司其職,要轉型就需要對一些資源、人員進行重新調配和整合,這勢必會影響現有業務的發展。同時,傳統報業所面臨的瓶頸和沖擊使得部分媒體人為之后怕,不少管理人員選擇跳槽或創業,報業的財務管理者同樣也不例外,許多財務管理者會對自己的職業前途重新定位。這樣極大的影響報業財務工作的效率,報業將面臨人才缺失的大問題,若此問題不能得以重視,將會導致報業的整個財務管理系統無法正常的運作,給財務管理帶來極大的難題,給報業的轉型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
(三)新時代背景下報業財務管理運營費用過高
由于物價水平的飛漲、生活質量的提高,導致紙張、印刷、人力等各方面的成本過高,主營業務成本占收入的比重不斷攀升。加上報業正處于轉型時期,無法對市場的需求量做出準確的預測及把控,收入處于波浪式變動的狀態導致財務管理者不能很好的根據收入預算其對應的成本費用,內控監督制度不能得以發揮。正是由于報業財務管理猶如失靈一樣,報業管理中無法依靠有效的財務信息做出有效的、科學的決策。
(四)報業融資渠道逐漸變窄,資金運用效率低下
由于受到新媒體沖擊,報業的財務杠桿效應利用已經遠遠不能夠適應新媒體時代,相對而言投資者更傾向于新媒體這樣的朝陽行業,所以報業很難吸引到大量的投資,其融資渠道不斷的減少,通常只能依靠自有資金的籌集。由于報業當初處于傳媒產業的龍頭地位,后期盲目的擴張規模而忽視了資本結構的優化,使得資金利用率沒得到充分的提升,之前所形成的大量的應收賬款與應付款項給財務管理帶來極大的困難,為報業現金流埋下了較大的隱患。在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財務管理問題逐漸涌現出來,為報業的穩健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局面。
三、提升報業財務管理運營效率的優化途徑
(一)構建并且不斷完善財務預警機制
新媒體的沖擊,使得報業的財務管理受到極大的影響,各項財務指標尤其是利潤被嚴重削弱。因此,財務管理者必須要充分的掌握報業的實際運營狀況,絕不能放松警惕,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構建并且要不斷地完善財務預警機制,對報業的財務風險進行更好的防范。報業財務預警指標的選擇同樣要根據報業的行業特點進行選擇,例如廣告的刊登量、報紙的銷量和APP、公眾號的讀者流量等等,財務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好大數據平臺的信息高質量、高效率地配合報社完成轉型工作,實現新的收益增長點。
(二)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積極性以及歸屬感的提升
報業經濟的衰落必定會對財務管理者產生心理上的影響,報業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積極性以及歸屬感的提升,這樣才能留住財務管理的人才,才能夠保證財務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報業轉型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的轉型,諸如要適應新媒體下各項新的經濟業務數據,如流量、閱讀量等等。同時要積極的引導財務人員思想的變更,要正確的看待報業轉型,面對當下新媒體(APP、公眾號、微信、微博等等)的發展,財務人員要針對這些新的收入媒介制定符合報業財務管理的收入成本核算方式,傳統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經不能適用于當下的報業。財務人員在報業轉型的同時要積極的進行業務技能的提升,要主動的學習新媒體企業中財務管理的業務技能,尤其是如何看待APP、公眾號等傳播媒介的價值。報業在提升自身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的過程中也不能夠忽視對財務人才的吸納,尤其是具有新媒體財務管理的人才,通過獵頭公司等進行相應人才的挖掘,為報業轉型財務管理隊伍引入新鮮的血液,與高校合作進行定向的人才培養。
(三)建立資金池,實行集團集中管理模式
資金對于任何一個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何管理使用資金對于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以及規劃未來發展的道路顯得尤為重要。資金的監管與控制是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因此財務管理者要充分運用資金配置的權利,對資金實行集團集中管理模式,建立資金池,實行整合優化、集中預算和風險控制,最大限度的整合財務資源提高財務配置能力,從而降低報業的運營成本,提升資金利用效率。
(四)積極轉型創新,擴大融資渠道
報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要正視新媒體的存在,而且在轉型時必定要積極、迅速,要讓投資者認識到報業轉型過后仍然能夠成為新媒體等傳媒產業中的佼佼者。傳統的紙媒集團應該積極的吸納新媒體企業形成全新的報業集團,利用新媒體的優勢為報業帶來新的效益增長點,這樣才能夠為報業帶來新的活力,才能夠拓寬報業的融資渠道,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新興產業,財務管理機制才能得以更好發揮。
四、結語
報業作為我國傳統的傳媒行業,每一家報業都有自己一個獨特的領域,都在自己所在的行業深耕多年,在專業性、理解力方面具有其他綜合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報業在新媒體大背景下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品牌和資源優勢,通過積極轉型同時提升財務管理質量,相信能繼續風騷下去。報業在轉型的過程中財務管理者的思想也要跟著轉型,要積極提高業務技能,要做好風險防范的措施,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才能夠確保報業的轉型。希望本文的見解能夠對報業的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再新.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報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
[2]李杰.淺析我國報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15).
[3]陳媛婧.媒體融合時代報業財務管理現狀及完善[J].新聞戰線,2016(14).
(作者單位:廣東南都易格旅游文化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