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成
前言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地不斷調整,玉米種植范圍呈現縮小趨勢,怎樣利用有限的土地生產出高產量的玉米是現階段我們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目前吉林省部分縣干旱少雨,近七成的地區農田缺少灌溉條件,絕大部分旱作農區仍然沿用傳統的以翻耕為主的耕作制度,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肥力下降,旱災頻繁發生,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為加強對玉米機收和保護性耕作工作的領導,伊通縣將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訂和完善了工作計劃和方案,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分管同志任副組長,各鎮長及鎮農機、農技負責人為成員的玉米機收和保護性耕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工作的協調、領導。為推動工作的開展,將工作抓實抓到位,各級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玉米生產機械化和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的推廣工作,切實將其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措施來抓,切實把這項節本增效、助民增收的新技術宣傳好、推廣好、應用好。把推廣玉米收獲機械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農村千分制考核范疇,作為為農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具體措施,推動玉米收獲機械化的順利開展。
1發展玉米機械化收獲對促進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的重要意義
玉米收獲是秋季重要的農業勞作之一,傳統玉米收獲勞動力強度大,占用勞動力多,迫切需要采用機械化手段解決玉米人工收獲難問題。目前,我國提出了建設現代化農業的理念,在這個理念支撐下,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民對玉米機械化收獲需求程度也越來越高。多年的實踐經驗證明,玉米機械化收獲既可以加快玉米收獲進程,又可以實現玉米秸稈粉碎還田、秸稈免耕覆蓋等保護性耕作,實現玉米秸稈有效和循環利用。玉米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覆蓋、免耕播種技術,是秋季機械化保護耕作技術發展的重點。
玉米機械化收獲是一項涵蓋了規模化生產經營、標準化種植、農民科學技術素質的綜合技術措施,通過玉米收獲,秸稈粉碎直接還田,是發展玉米機械化收獲的重要內容。玉米機械化收獲是前提,保護性耕作是后續工作,要想保證保護性耕作技術進一步得到推廣和應用,必須先解決玉米機械化收獲問題,有保證玉米機械化收獲達到一定水平之后,才能給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應用帶來較大的難度。如果廣大農民群眾直接將玉米人工收獲,再讓他們利用機械實現秸稈還田,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農民群眾就會解決麻煩,多此一舉,再在農民群眾中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可能性不大,推廣難度也會大大增加。如果玉米機械化收獲同秸稈還田同時進行,再實施機械化保護耕作,農民群眾更容易接受。
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凡是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應用較好的地區,一般都是采用玉米機械化收獲先行,結合保護性耕作技術。所以說,加大力度開展玉米機械化收獲是十分重要的內容,那個地區的玉米機械化收獲發展快,其保護性耕作就推廣的更加順利,取得的成就也就更高。
2玉米機械收獲大發展來促進保護性耕作大推廣的對策
2.1抓宣傳,深入發動,為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推廣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工作中,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發放明白紙、農機科技下鄉等形式,讓廣大農民了解、熟悉、掌握、使用這一先進農機化技術。農機大戶、跨區作業機手,在提高實踐操作技能的同時,調動了其實施玉米機收和保護性耕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技術推廣的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2抓示范,效益驅動,為玉米機收和保護性耕作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工作中,廣泛開展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示范活動,積極組織他們進行跨區作業、實行農機服務代理制,把越來越多的農機手吸引到該項農機作業服務中來,用相關的事例正確引導農民,通過示范引導,輻射帶動,激發更多的農民購買使用玉米聯合收獲機和小麥免耕播種機的熱情,為這項工作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和強大動力。還可以搞好示范園建設,緊抓關鍵技術環節。按照“集中連片”的原則,以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和保護性耕作技術為重點,嚴格按照技術規范進行示范操作并合理引導農機合作社,統一調配機具、統一作業標準,統一作業規范,高質量高標準的完成工作任務。
2.3技術指導到位,促發展
通過下發文件和各種輿論宣傳,加強農業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大力推廣“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技術。適當延長玉米收獲期,確保成熟收獲,實現節本增效。同時,改進種植方式,大力推廣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和小麥免耕播種機械化“一條龍”作業模式。期間還要做好玉米收獲機械技術服務指導工作。農機局充分發揮自身技術推廣優勢,組織協調農機化學校教師、農機合作社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鄉村農戶,開展米機收和保護性耕作機械設備操作技術培訓,使廣大農機手能夠正確安裝調試、駕駛操作、維修保養、排除簡單故障。三秋前夕,對即將參加作業的保護性耕作機具全部進行檢修,排除事故隱患。在秋作業中將安排專人作為示范基地項目負責人,常駐項目示范區,對基地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現場技術指導,幫助解決作業中出現的各種疑難問題,及時開通三秋服務熱線電話,向農機手發布價格、作業、氣象、配件,維修等信息,確保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工作順利進行。
2.4狠抓好農機農藝融合
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在免耕播種施肥、土壤墑情、播種深度、播種期等方面必須與農藝融合才能達到良好效果。農機農藝的融合務必常抓不懈,要定期舉辦多種形式的技術講座活動,在每次技術講座、機手培訓、現場演示會上都邀請農藝專家授課。農機農藝融合形成合力,使保護性技術更好的發揮為民節支增收的效力。
(作者單位:130706吉林省伊通縣河源鎮農機技術推廣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