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明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2-0-01
李賀的《李憑箜篌引》一詩,是唐詩的名篇。現(xiàn)被選入高中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本。對其中的“空山凝云頹不流”一句,課本作了如下的注釋:“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樂音吸引)頹然凝滯在那里,不流動了。”
我總覺得如此注釋講不通。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兩點上:其一,“云”應(yīng)該說“飄動”,“水”才能說“流動”;說“云”“流動”,怕是連小學(xué)生都能發(fā)現(xiàn)的病句。其二,注釋用“頹然”一詞來形容浮云聽到李憑彈奏箜篌之后的狀態(tài),就更有問題了。什么叫“頹然”?“頹然”不就是“萎靡不振的樣子”嗎?不就是“蔫頭耷腦的樣子”嗎?聽了著名的宮廷樂師、琵琶高手李憑所彈奏的樂曲,“浮云”卻變成了這個樣子。這是在贊揚李憑呢,還是在貶斥李憑呢?這顯然是直接與全詩的主旨相悖的。可見,課本的這條注釋,無論從語法上,還是從事理與語境上都是講不通的。
課本對此句的解說,成了我的心結(jié)。于是我多方求證,深入探索,在老師的指導(dǎo)與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其癥結(jié)所在。我認(rèn)為這句詩的意思似乎應(yīng)該作如下的解釋:“(由于被李憑動聽的箜篌之聲所吸引)群山都靜下來了,天上的行云也都停止不動了,就連那流動的水都不流了。”也就是說,這句詩是詩人連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從“山”“云”“水”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渲染李憑彈箜篌所產(chǎn)生的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的。
我之所以如此解釋,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此句中的“空山”實乃“山空”的倒裝。“凝云”實乃“云凝”的倒裝。并且“空”“凝”“頹”三字都是古今異義詞。“空”當(dāng)為“靜”義;“凝”當(dāng)為“停”義;“頹”當(dāng)為“流水”之義。
“空”講作“靜”,在唐詩中不為少見。如:
⑴李煜《搗練子·秋閨》:“深院靜,小庭空,斷續(xù)寒砧斷續(xù)風(fēng)。”“空”與“靜”對應(yīng)成文,表明此“空”當(dāng)是“靜”義。
⑵杜甫《秋野》:“大江秋易盛,空峽夜多聞。”“空峽夜多聞”,即“寂靜的山峽中在夜間會聽到許多的聲響”。
⑶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寂靜的山峽之中沒有看見人,卻聽到有人說話的聲響。”
“凝”釋作“停”,也常見于古詩詞。如:
⑴(唐)孫處玄《殘句》:“日側(cè)南澗幽,風(fēng)凝北林暮。”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當(dāng)夕陽西下時,南邊的山澗幽暗了下來;當(dāng)暮色籠罩了北面的樹林時,風(fēng)也停了下來。”
⑵(宋)盧祖皋《望江南》詞:“因看蝴蝶著雙飛,凝扇立多時。”“凝扇”即“停扇”。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因為看到蝴蝶正雙雙飛舞,(引起了我對心上人的思念,于是不知不覺地)停下手中的扇子,呆呆地站在那里很長時間。”
“頹”之“流水”之義,也見于古詩。如:
⑴劉向《九嘆·憂苦》:“菀彼青青,泣如頹兮。”“泣如頹兮”,即“淚水如流水般地下淌”。
⑵曹植《王仲宣誄》:“經(jīng)歷山河,泣涕如頹。”
在古詩文中,為了符合平仄、押韻及修辭的需要,常常把正常的語序顛倒倒置。這種修辭方式,在我們學(xué)過的語文課本中都不為罕見。如:
⑴王維《山居秋暝》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喧歸浣女”,其正常語序當(dāng)為“浣女歸竹喧”;“蓮動下漁舟”,其正常語序當(dāng)為“漁舟下蓮動”。
⑵李白《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宮女如花滿春殿”,其正常語序應(yīng)為“滿殿宮女如春花”。
⑶杜甫《秋興八首》(其一):“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孤舟一系故園心”,其正常的語序當(dāng)為“孤舟一心系故園”。義即“我乘坐孤舟漂泊在外,但是我的心卻一直在牽掛著我的家園”。
⑷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弓如霹靂弦驚”,實即“弓弦驚如霹靂”,義即”弓弦震響,如打霹靂”。
⑸王勃《滕王閣詩》:“畫棟朝飛南浦云,朱簾暮卷西山雨。”這兩句詩的正常語序是“南浦朝云飛畫棟,西山暮雨卷朱簾。”
⑹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幾人歸,月落搖情滿江樹。”“月落搖情滿江樹”,其正常的語序當(dāng)為“月落樹搖情滿江”。義即“月落夜盡,風(fēng)起樹搖,而思婦的別緒離情就像被大風(fēng)所掀起的滿江的波濤更加洶涌。”這收束全篇的最后兩句詩,正可謂戛然而止,而余味無窮。
可見,讀古詩時遇到這種倒裝的詩句,如若拘泥于其原文的語序,往往就會如墜云墮霧,使你眼昏頭暈,不知所云;只有理清其邏輯順序,才能云消霧散,讓你眼澈心明,恍然大悟。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課本注家之所以誤注這句詩,其主要原因是不明詞語倒裝這一古人行文特殊表達方式 ,加之不曉“空”、“凝”、“頹”三詞的古今異義所致。
縱觀全詩,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空山凝云頹不流”與“江娥涕竹素女愁”這開篇的兩句詩,正是總寫李憑彈箜篌所產(chǎn)生的強烈藝術(shù)效果的。顯而易見,前一句是說他能“驚天地”,后一句是說他能“泣鬼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