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各種類型的企業競相發展,但也正是因為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企業發展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經濟發展致使各種品牌競相成立,但是在品牌建立的過程中,由于知識產權的制度不合理應用也帶來了各種問題。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闡述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的關系;第二部分分析了品牌建設與保護中知識產權制度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知識產權在品牌建設與保護中的合理應用;第四部分是結束語。
【關鍵詞】品牌建設與保護 知識產權制度 合理應用
我國的各大品牌隨著經濟的發展建立起來,而這些品牌的建立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品牌的建立不僅僅是創始人的作用,還需要進行品牌建設、維護知識產權。如果沒有完善的知識產權作為品牌建設有力的保障,那么品牌建設的過程中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一個品牌的建立不能有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和相應的制度保障,那么這個企業的發展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反而會對社會的整體發展形成一定的阻礙,只有合理應用知識產權才能解決企業在經濟中存在的問題。
一、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的關系
(一)早期品牌建設中知識產權的缺失
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各種商品的產生,尤其是進入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經濟迅速發展,我國也從計劃經濟進入了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成立改變了以往計劃經濟商品短缺的狀況[1]。但是因為國家經濟政策的改變,我國的商品種類變得越來越多,不僅是各種商品之間的競爭,更是同類商品的競爭。企業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是一個自己產品的專屬,是區別于其他同類商品的重要標志。一個好的品牌代表的是一個企業或者說是一類產品特有標志,一個企業如果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它可以根據自己的品牌力量占據更多的市場領域。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企業如果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同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品牌創造自己的市場,那么這個企業在整個市場營銷的競爭過程中就會居于同行業的首要地位。
(二)知識產權促進品牌建設與保護
一個好的品牌可以在已有市場的基礎上拓展未涉及的領域,比如聯想公司最初在市場領域是以手機為主打市場,在聯想把自己的品牌建立在市場上時又拓展了其在電腦領域的市場。但是僅僅擁有一個品牌是不夠的,如果不能合理運用知識產權,一個產業即使擁有好的質量與信譽也很難占據主導市場。例如北京的稻香村,它本來是做各種甜點糕點的老字號店,但是由于知識產權意識不夠,沒有申請品牌的注冊,最后被不同的企業鉆了空子,同時也影響了自己原有的營銷市場。因此,品牌建立和知識產權的完美結合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促進國家經濟的增長。
二、品牌建設中存在的知識產權問題
(一)國家品牌建設的問題
我國的經濟發展在改革開放以后進入了一個飛速的發展狀態,各大品牌的建立也為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占領了一席之地[2]。我國的品牌建立本來就缺乏一個完整的體系,但是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我國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隨著品牌意識的增強,我國的知識產權問題隨之而來。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大多是以制造加工等一系列的代工廠的形式存在,企業的品牌意識相對來說在國際上是比較薄弱的。雖然我國的科技一直在發展,一些企業也掌握了核心技術,但是國家品牌對知識產權的建設并不是十分重視,導致近些年來各國對中國進行貿易壁壘,聲稱中國在沒有自己的品牌的情況下占領了他們的市場,中國的許多貿易是不合國際貿易法的,這些都反映了我國品牌建設過程中存在知識產權缺失現象。知識產權制度不合理必然導致國家品牌建設受阻礙,從而影響整個品牌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
(二)企業品牌知識產權意識薄弱
企業品牌知識產權意識薄弱是企業建立品牌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在整個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我國的企業從開始建立自己的市場以來基本很少強調知識產權這個內容[3]。在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基本上是不講知識產權的,所謂的牌子只是一個區別名詞。在改革開放以后,各企業慢慢地開始了自己的品牌建設,但是整體還是以商標為主,注冊了商標以后就擱置不管,至于對專利的申請更是少之又少。在這種狀態下,企業整體的知識產權意識比薄弱,更不可能輕而易舉的建設品牌效應,這些對于市場的營銷和企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三、合理應用知識產權制度
(一)強化國家品牌建設
國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各企業的發展,但是各企業的發展更離不開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國際貿易中,中國的核心技術一定要申請自己的專利,中國的品牌一定要依據《國際貿易法》維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國家的知識產權法制法規不夠完善,整個社會也會缺乏這些知識產權意識。品牌的建設是一個企業需要努力完成的,但是維護一個企業品牌建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必須重視的內容。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品牌建設整體進入了一個比較好的狀態,海爾、格力、聯想、華為等這些品牌已經在建設自己品牌的同時合理運用了知識產權。正是由于知識產權的合理運用,這些品牌才能穩步發展于世界各大品牌之林,并且他們在國外也占據了一席之地。例如:華為公司成立于1987年,隨著華為的發展壯大,華為已經成為國家品牌建設的重點項目,品牌、產權意識不斷深化,相關制度體系不斷完善。
(二)培養知識產權人才
企業的知識產權運用的不合理或者說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使用這是企業發展受限的主要因素,因此解決企業發展的不穩定因素就是合理應用知識產權制度,從而保護品牌建設[4]。國家在教育體系中應該加強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在教育過程中設置相關的知識產權課程,培養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例如:知識產權法已經被很多高校納入學科體系中,為知識產權的保護以及品牌建設輸送大量的專業性人才。
國家擁有了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企業就可以利用這樣的資源。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配置相應的專門性人才,以便于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一方面是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是企業自身的完善程度。市場的發展變化有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企業在招進一批專業型知識產權人才的同時,也應該讓他們進行定期的培訓,可以吸收更先進全面的知識產權知識,從而更好的順應時代的發展,使企業更加穩定的發展。
(三)提高全民產權意識
知識產權在整個社會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減少發展矛盾、解決企業糾紛的關鍵因素,但是知識產權并不只是國家的事情。我國經濟的發展使國民的就業以及整體的經濟結構機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國民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選擇了下海,他們有的是知識分子,有的本來就是商業人士。但是無論是哪種身份,他們都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尤其是在品牌建立以及知識產權意識不強的方面,會引發各種的糾紛。我國經濟的發展需求促使我國不論是在國家層面,還是在國民層面,都需要增強知識產權意識。一個企業想要更好地立足于經濟市場的發展洪流之中,就必須有自己的營銷優勢,而自己的品牌就是占領市場的成功因素之一。提高全民知識產權意識,讓國民提高對自己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這些都是穩定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品牌建立,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四、結束語
品牌建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外在表現,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自己的品牌,那么國家的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企業擁有了自己的品牌卻不能合理應用知識產權,企業的發展依舊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說一個國家的經濟想要更好地發展,不僅要建立自己的品牌,更需要在建立品牌的前提下完善知識產權,合理地應用知識產權能夠有力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玲.淺談茶葉品牌建設過程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思路分析[J].福建茶葉,2017(2):16-17.
[2]劉楠,王麗君,王輝.我國企業國際貿易品牌建設中的知識產權問題與對策[J].時代經貿,2016(4):8-9.
[3]劉楠,王麗,向夢.知識產權壁壘的產生原因和應對策略——從我國企業建設國際貿易品牌的角度分析[J].中國市場,2017(9):32-34.
[4]楊濤,鎖福濤.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完善與戰略推進——2016知識產權南湖論壇會議綜述[J].出版發行研究,2016(5):82-83.
作者簡介:劉冉懿(2001-),女,回族,湖北廣水人,就讀于華中師大一附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