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高斌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在高職院校中對學生進行管理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為了做好這項工作,筆者認為應當堅持以人為本。在本文中分析了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內涵、意義以及措施,希望能夠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中的學生管理工作。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職院校;內涵;意義;措施學生管理
一、 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內涵和意義
(一) 內涵
以人為本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就是要以學生為本,要從學生的角度來制定各項措施以及進行管理學生的工作,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下幾點:首先,學校要了解學生的需求,知道學生在當前這個階段需要的是什么,從而為他們提供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種條件,促進其全面發展和進步,幫助其實現自我價值;其次,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管理時應當堅持人性化的理念,應當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在理解、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學生管理,避免扼殺學生個性這種僵化的管理方法;再次,在管理學生的過程當中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一方面要以為學生服務,解決學生的困難,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自己為中心,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管理,提高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 意義
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人為本強調的是一種素質教育,是一種綜合能力的提高,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方式還能夠促進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發展,因為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中強調學生的自我管理,因此需要學生自覺地克服自己的問題,實現自我的發展。同時,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方式還能夠充分保留學生的個性,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當前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
二、 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貫徹以人文本的措施
(一)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在高職院校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對學生的一種信任也是尊重學生權益的一種體現。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我們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生管理的工作當中來,這就要改變“管理學生是老師和教職人員工作”的這種傳統思想,同時學校也要充分信任參與到學生管理工作當中的這些學生;其次,學校可以豐富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當中的形式,學生會、學生的社團以及志愿者等都可以作為學生參與管理的機構,例如學生會可以參與到學生公寓的管理當中,學生社團可以參與到學生課外活動的管理中,志愿者可以參與到迎新的學生管理當中,通過多種方式能夠更好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當中來。
(二) 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
學生管理隊伍是直接接觸學生的工作人員,建設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包括高職院校的輔導員、班主任等等直接接觸、管理學生的工作人員。首先,要提高他們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認識,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明白學生管理工作的中心思想是服務學生,是促進學生實現更好地發展,并不是為了“管理”而管理;其次,管理人員要擺正自己的心態,在工作中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提供服務,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很多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都不敢向他們尋求幫助,這就使學生管理工作脫離了其本來存在的意義。
(三) 建立并完善以人為本的工作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保障,在制定并完善制度時應當堅持以下幾個原則:首先,應當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制度,例如有些學校已經有比較完善的學生會或者學生社團,那么在制定制度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來進行學生的自我管理,有些學校在這方面比較弱,那么在制定相關制度時應當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夠一味求快;其次,在制定相關制度時要采用激勵的手段鼓勵學生參與到管理工作當中來,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再次,在制定制度時應當遵守學生行為規范、校園安全條例,以及國家的相關規定,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些規定更好地發揮效果。
(四) 營造以人為本的管理氛圍
在學校中營造以人為本的管理氛圍也是在學生管理過程中實現以人為本的一種重要措施。學校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校園中樹立一種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只有在學校中樹立了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氛圍,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促進以人為本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進一步開展。
三、 小結
以人為本是當前學生管理工作發展的方向和趨勢,是當前素質教育進一步發展的要求,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進一步促進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在高職院校中的開展,我們應當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建立并完善工作制度,同時還應當在學校中營造以人為本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和工作方式。
參考文獻:
[1] 楊嵐嵐.淺談“以人為本”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理念[J].教育與職業,2013(2).
[2] 黃嶸,劉運嘉.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與學生管理中的人本主義[J].法治與社會,2010(7).
作者簡介:
付強,高斌,北京市,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