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稅收征管的方式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稅務部門開始利用大數據技術,與此同時,企業也面臨著一些稅收方面的新問題新挑戰。本文就以建安企業為例,對大數據的背景和建安企業稅收管理中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建安企業;稅務風險
一、大數據時代建安企業面臨的問題
(一)大數據的背景
近幾年來,大數據理論才被提出,它是運用一種新的方式對數據進行分析與整合。它的特點是:可以容納更多的數據,并且數據也變得更加透明,相比于傳統的數據容量它已經有很大的提升,并且不僅僅是容量的增加,其涉及的關系與角度也在增加。同時,過去數據不透明的情況也得到很大的改善,數據的真實性大大提高,利于信息的共享。
我國的信息化建設的稅收管理工程——金稅工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過很久了,隨著它的推廣且不斷完善,事后的監管也開始變為稅務機關的監管重點。我們把“金稅三期”看做是中國稅收管理時代利用大數據的一個良好的開始。
(二)建安企業的稅收情況
建安企業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點多面廣,項目部有很多且大多數是十分分散的,有的項目類型是自營的也有些項目是掛靠的,甚至還有一些是違規分包或者轉包的,再加上建筑業項目的施工周期比較長,成本的核算也比較困難,這些原因都導致建安企業的稅收管理更加的困難。再加上營改增的實施,企業的稅收管理能力不強,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不齊等原因,這些對于建安企業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是在稅收管理方面,同時因為建筑行業廣泛存在代開發票等行為,所以這也是建安企業稅收管理方面的一大難題。
(三)面臨的挑戰
國家稅務機關的建設不斷完善,尤其是注重信息化的建設,自“金稅三期”開始使用時起,稅務機關就一直關注這個系統,并且充分的利用這個系統的優點,收集大量的有效的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大量的查處存在偷稅、偷稅現象的企業。在大數據時代下,尤其是在“金稅三期”使用后,國家部門之間也是越來越注重信息的共享,隨著共享的程度越來越高,企業納稅的信息也是更加明晰。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對那些重點稅源與高風險的指標進行檢查,選出指標達不到的問題企業,不斷的規范企業的納稅行為,企業開始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但是納稅的透明化以及規范化會讓企業更容易找到自身稅務的關鍵性問題,尤其是在稅收管理方面一直都是存在些問題的建安企業。
二、建安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以及應對措施
(一)加強對企業自身的監督,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
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是優化企業稅務風險的重要途徑,讓企業在自我管理中嚴格地把控稅務風險,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因此,營改增以后的建安企業要對各個環節的業務進行一次梳理,注重對稅務風險的控制,盡量降低可能會出現的稅務風險。
企業內部之所以會出現稅負風險,很大的程度上是企業內部的管理不到位,所以,為了減少企業的稅務風險,建安企業必須要對進行的每個工程項目都做一個嚴格的監督,從企業的內部開始進行檢查,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關的建議,盡可能的減少企業面臨的風險。
(二)提高員工的工作素養
稅務狀況很大程度上會受環境以及政策的影響,但是不僅僅是這些客觀的因素會影響稅務狀況,而且還會被人為的因素改變。現在很多企業的稅務都是以人工操作為主,因此,員工任何一點小的失誤都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這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員工素質亟待提高,減少人為的錯誤給企業帶來影響,這是完善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讓企業的員工接受大數據的理念;其二提高員工的數據分析的能力,同時實施稅負預警制度,對于稅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這樣可以更好的提高稅收的準確度。
(三)把信息化管理的方式用到稅收管理當中去,從源頭上控制稅收風險
因為建安企業點的分布都是點多面廣的,并且大多是分散化的,所以對于企業的稅務管理來說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建安企業可以采取把信息化管理手段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的方式,充分的利用大數據帶來的優勢,集中收集企業業務管理流程的數據,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平臺分析產品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的成本以及稅務的金額,提前預防稅務風險。營改增實施以后已經有很多的軟件公司都開發了建安企業項目管理的軟件,以工程的預算為基礎,設置一個警戒值,有風險時及時警報,把預算看成是一個控制成本的手段,可以有效的控制建安企業的成本,避免出現虛假成本的情況,降低稅務風險。
(四)合理的管控發票,減少發票的稅務風險
稅務機關在檢查賬目的時候一定會查企業的發票,發票一直以來都是稅務機關檢查的重點,但是很多建安企業機構人員配備也不齊,因此,很多時候的核算都是不夠規范的,這很容易導致企業不能及時的確認收入或者成本發票管理很混亂,這樣就不能從發票上控制稅務風險了。所以,企業應該從源頭出發,把“預收賬款”和“結算款”兩者做一個嚴格的區分,并且及時的跟蹤預收賬款,在規定的時間內把它轉化為結算款,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對結算款不納稅,直到納稅時間點才開具發票。這種“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潛在的風險,未來稽查的時候可能會有更大的罰款,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
(五)促進企業積極的向自營轉型
企業積極轉型,采用新的經營方式,這也是企業減少稅務風險的重要方式。依靠掛靠模式經營很難真正的做穩、做強,所以只有改變舊有模式的企業才可以取得更好的發展。很多施工隊掛靠建安企業獲得項目,但是施工隊卻不能取得成本發票,在這種經營模式下很容易導致假發票的現象,企業的稅務風險也會增加。但如果企業是自營的模式,就可以獨自完成項目而不是要仰仗施工隊,這樣企業可以自己依情況而定來開具發票,這樣數據的準確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證,企業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一個很大的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背景下企業的稅收工作面臨著“金稅三期”這張大網,可以隨時的掌控企業的數據,這對于建安企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如果充分的利用大數據也可以優化企業的管理方式,減少企業的稅務風險,這樣企業也會更好更長遠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