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隨著“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我校在課程設置上與“一帶一路”相聯結,開設了不同層次的日韓小語種選修課。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對韓語入門選修課的現狀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語種;通識選修課;現狀分析
一、引言
我校在課程設置上首先與“一帶一路”相聯結,緊跟社會需求的步伐。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力求“個性化”發展,采取了“分類培養”的教學方式,開設了小語種課程。為英語基礎較薄弱、對“小語種”感興趣、有去日韓留學、有在日企韓企工作打算的學生、制定了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和組織管理模式,提供了“小語種”學習的機會,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意愿自由選擇適合于自身發展的語言學習。同時,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各國之間技術流通,少不了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小語種”資料,那么在專業知識過硬的前提下,又會了一門“工具”的“復合型人才”,以及既會英語,又會小語種的“復合型人才”,就無疑為自己的未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其中,韓語入門課程為通識選修課,采用隨時抽查和隨堂考查的形式。成績的構成包括出勤、課堂表現以及作業和測試,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對韓語入門選修課的現狀進行分析。
二、韓語入門選修課現狀分析
韓語入門選修課上一學期針對2017級學生共開設了6個頭,每個頭的上限為100人。選課人數較多,都在100人左右,通過選課人數來看,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以及積極性還是非常大的。
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由于人數較多,在考核出勤的時候,利用“藍墨云班課”軟件讓學生進行手勢簽到。通過一個學期的觀察,大部分學生的出勤狀況都非常好,并且在上課的過程中積極配合教師。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對“通識選修課”的關注度。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計。因為大部分學生是因為對韓語感興趣才選擇的這門韓語入門選修課,所以在授課的形式和內容上的一個重點就是讓學生保持住學習韓語的興趣。在上課的時候,設計了很多課堂活動。課堂活動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簡單的韓語游戲、有日常會話編排、有情景劇配音、現場真人秀配音等活動。用加分的形式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并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習韓語的興趣以及自信心。
除此之外,還給課堂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例如,“藍墨云班課”、“掃碼測驗”、“頭腦風暴”、“搖號器”、“單詞打卡”等。通過這些“新”的元素來吸引學生對通識選修課的關注度,并爭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三、韓語通識選修課待改善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考核,考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特設置了一項測驗,從測驗上來看,其中簡答題失分較多,學生大部分能夠知道一個到兩個正確答案,但是寫不完整,考慮的不全面,所以會有“會但是得不到滿分”的情況。且在寫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筆誤出現,也會出現失分的情況。失分的地方都是一些非常小的點,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多強調細節問題。
通過教學實踐來看,在教學過程中,由于人數較多,小組活動不方便展開,給學生的練習機會分到個人身上又會很少,上課時間有限,沒有辦法及時跟蹤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態。在接下來的選修課中,應該嘗試著把學生分組,然后每一堂課安排一組學生做課前展示或以小組為單位參加小組活動,這樣能夠觀察到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狀態,也給每一位學生一個機會展示自己。
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應首先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然后將其與課程聯系起來。教師在上課的時候,首先應該引導學生重視起來這門選修課,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在這門選修課上學到比較實用的知識,而不是僅僅單純的獲得學分。其次,在上課的時候,引導學生自學的能力。選修課是給對韓語有興趣的學生提供一個好的“地基”,讓學生通過這門選修課,打好基礎。若以后還有需要自己學習韓語的話,自己可以有繼續自學韓語的能力。再次,引導學生通過“韓劇”、“韓綜”等課外資源,學習一些較實用的韓語。課上的時間有限,選修課的學時相對來說較少一些,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在娛樂的同時,學習韓國語。可以布置“配音”、“情景劇編制”等有趣的小作業,讓學生復習的同時,學習到新的實用的小知識。
韓語選修課目前開設的課程較單一,應開設一些文化以及娛樂類的課程,例如,韓國飲食文化、韓劇鑒賞、看韓綜學韓語、韓國歷史等課程。
四、結語
韓語入門選修課為的是給對韓語感興趣的學生提供學習韓國語、學習韓國文化的機會,同時也給繼續學習韓語的學生提供一個繼續學習的平臺。韓語入門選修課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完善,從學生的角度多加思考,一切從學生出發,因材施教,不斷調整教學內容,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課堂,做好課堂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