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蕾??
摘要:本文以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為研究對象,探討現場教學法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就業指導課的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現場教學法;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實踐
一、 引言
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就業形勢嚴峻這一基本國情中,因此,國家教育部相當關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并在相關文件中明確規定高校應當為本校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并將其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與學生的成績考核評估中,并對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學時與課程安排都做出一定的規范與要求。高校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可以提前讓學生感受到就業氛圍與就業形勢,以相對開放與欣賞的角度去認識自我并主動挖掘自身的潛能,塑造學生的積極行為,使其保持持續的向上心態形成自我發展的動力,樹立正面向上的職業意識,形成積極人格,把握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并在大學受教中堅定目標,將積極的心態轉化為不斷鍛煉自主學習能力與持續創新能力的行為,提升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與職業規劃主導力,為未來的求職奠定良好的專業素養與專業技能,是緩解我國嚴峻就業形勢的有效措施。
二、 大學就業指導課教學的現狀
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出極高的要求,企業在招聘階段除了關注學生本身的學歷背景以及理論知識的扎實程度之外,也更為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更為關注學生在進入企業后的適應性與上手時間,這些出于對企業經營成本的考慮已經在人才市場招聘中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傳統的大學教育模式通常以班級、上課鈴聲、標準化課堂、統一的教材與教學內容等為主要展現形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的高等教育通常將教育地域局限于學校與課堂,將教育對象局限于應屆學生,對于所有學生采用一致化類似于流水線的教學方式,不僅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無法滿足現代企業對大學畢業生的招聘需求,導致高等教育與社會發展之間形成一定程度的脫軌,學校的就業率無法得到充分保障。這一傳統模式所呈現的弊端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中也能得到明顯體現,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本應是一門偏重實踐類的課程,就業指導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領略就業環境與就業形勢,掌握就業所需技能,為大學生應聘階段做好基礎性的心理輔導與精神力量支撐。但是現階段的大學就業指導課程設置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一,教學模式通常是以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學生課后實踐為輔,學生在課后實踐階段不僅無相關的監督與約束機制,也無相應的教師進行幫扶幫助,導致學生初次進行就業實踐時會出現碰壁、思路不清晰、準備不充分等問題,與寶貴的就業機會擦肩而過,更會導致其對自身的能力失去自信心,不利于其后續的人生發展。其二,現階段雖然各大高校都開設了相應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課程體系作為支撐,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內容設置、教學方式、教學素材等仍舊處在探索化階段,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只是停留在對當前就業形式與就業政策的淺顯分析,其向學生傳達的就業信息量過小,且對畢業生就業難以形成實用性指導。
三、 現場教學法的特點及其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中的作用
現場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將教學的地點從原先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校與教室投放到自然或者社會的現實活動之中,在現實環境下開展教學活動。現場教學法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最佳教學形式之一,其具有如下的優勢與特點:
1. 直觀性
現場教學法所依托的教學環境為自然或者社會現實活動,因此,大學生們都是親臨現場,在實體環境下觀看、討論、交流。現場環境是真實社會環境的最真實、最客觀映照,大學生們在現場環境下接受實踐教育,可以更為直觀深刻地體會到現場環境的各個細節,并將自身投入到現場環境中,參與考察、分析、思考,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2. 互動性
現場教學的講授者通常為就業指導課教師以及現場環境的負責人,講授者通過將自己長時間的工作經驗與工作心得傳授給學生,可以讓學生的見識與聽聞起到百聞不如一見、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學生們通過現場觀察、提問、摸索,與講授者以及現場環境之間形成良好的交互機制,更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融會貫通以及對就業實踐的深刻認知。
3. 多元性
現場教學的內容與傳統課程教學有著很大的區別,除了有相關講授者對其經驗與心得進行闡述之外,學生還可以在現場環境下實際操作相關設備與器材,充當實習生,在短時間內體會企業快節奏的工作環境,這種多元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工作的內涵。
四、 現場教學法在就業指導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現場教學法具有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媲美的直觀性與實際操作性,這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設置初衷與目標無縫吻合。將現場教學法應用到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直觀、更客觀、更真實的就業實踐體驗,高校應當充分重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中現場教學法的使用,從現場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仔細準備教學流程。
1. 精心準備教學現場
現場教學的首要步驟就是要根據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計劃與教學目標選擇適宜的現實生產環境作為教學場所,這個生產環境不僅應當在行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與指導意義,還應當具備接收學生現場參觀實踐的能力。企業在承接這一教學活動時通常需要付出很大的時間與精力,并且需要安排一系列人手負責整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的現場教學場所通常應選擇政府部門的相關就業政策研究機構開展就業形勢的授課,選擇大型國企或者民營企業開展就業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降低對企業正常營業的影響,還能加深學生對正規化企業工作流程的深刻認知。接著就業指導教師應當根據本次課程目標與擇定的教學現場制定課程主題,并圍繞這一主體進行資料的廣泛搜集以形成最終精準、深刻的教學材料,這些教學材料一方面作為學生接觸實際企業環境的概況入門指導,可以從較大的空間與尺度上讓學生對行業有一定的直觀認知,還應當作為該教學現場詳細的介紹資料,能夠在細節化尺度上讓學生對即將親臨的企業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并通過對教學材料的提前查看與瀏覽進行深入思考,準備好現場教學時的提問。endprint
2.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現場教學的內容應當做到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綜合利用、靈活應變,教學形式應當多樣化。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現場教學除了應當有相關講師對現場環境、企業運營與發展等概況進行介紹之外,還應當對企業的招聘要求與用人需求提出明確的說法,全面介紹實際社會中對該類職業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需求,讓學生更為直接地了解到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職業技能加強的重要性,學生在充分了解這些信息后方能在明確職業規劃目標后制定詳細的職業發展路徑,進而加強自身的學習,為后續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可以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自己,挖掘自己尚未可知的優勢與潛能,緩解大學生對自身、對專業、對未來發展的茫然心態,重新發現自己的興趣、能力、價值觀。教學內容的安排還可以采用現場專家座談方式,以過來人的角度向學生闡述他們的職業發展歷程,使得大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情況與其形成強烈的共鳴,能夠以其為榜樣,克服自我封閉的情緒,積極向上地朝著其可見的方向邁進。
3. 做好現場實施工作
在實際開展就業指導現場教學的過程中,就業指導課的教師或負責人應當做好現場實施工作,這主要包括兩部分,其一是配合企業講解人,調動現場學習熱度與活躍氣氛,使得整個交流一直處于順暢的過程中,講解人能夠真誠耐心地講解其個人所獲所感,學生能夠積極發言,提出自身對行業就業的困惑與問題,讓學生更為真切翔實地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與企業發展,轉變學生作為被動求職者的角色,緩解大學生對自身、對專業、對未來發展的茫然心態。其二,現場教學的環境遠離學校,其安全因素也是就業指導教師應當密切關注的問題,應當將學生的安全管理放在現場教學的首位。
五、 結論
現場教學具有直觀性、互動性與多元性,大學生們在現場環境下接受實踐教育,可以更為直觀深刻地體會到現場環境的各個細節,真切翔實地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對大學生制定詳細的職業發展路徑具有重要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潔,張紅霞.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7,(34):41-42.
[2]王穎.淺談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必要性操作要點[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33):220.
[3]楊浪萍.論高等學校就業指導課的重要性[J].科教導刊(下旬),2016,(11):184-185.
[4]唐日光.現場教學法在專業課教學中的運用[J].新職教,2000,(03):27.
[5]李妍.現場教學法在《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中的應用[J].學理論,2013,(17):283-284.
[6]劉振華.現場教學法研究[J].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8,(05):47-50.
作者簡介:
王曉蕾,吉林省吉林市,吉林農業科技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