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們在面對小學生這個群體的時候,需要格外地注意他們的內心活動。在小學期間,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關鍵時候,在這個時期,學生在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都比較容易。因此,我們在語文的教學中,要加強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教學中把握學習的主導地位,通過教師的引導,不斷地掌握一些閱讀的方法,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就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做了一個簡單的探討,分析運用怎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讓學生掌握好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習慣;有效策略
在小學的教學中,我們應當更注意對于學生的基礎能力的培養。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是離不開閱讀的,所以閱讀也是學生應當掌握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能,掌握好了閱讀的方式,就能在語文的學習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對文章能夠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把握住這一個特點,運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能夠將課堂的閱讀內容與實際的生活結合起來,將教材的內容更加的生活化,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做學習的主人,都能夠參與到學習中去。
一、 創設相關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我們的課堂中,首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才是關鍵所在。小學生是一個活潑好動的群體,他們的注意力一般都難以集中,想要抓住他們的思想,就要從他們的興趣出發。一般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以童話故事為主題的閱讀內容,我們在課本中學習到這些課程的時候,學生們往往會比較感興趣。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讓學生們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后,對故事的情節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讓學生們表達出自己對劇中人物的看法??梢宰屢恍W生模仿課文中的童話人物,并代入自己的情感,幾個人為一小組,分組練習,不需要對臺詞記得一字不差,但是需要把握住人物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的情感。這樣,學生們一般都會十分地感興趣,而在準備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提前回家帶一些簡單的道具或是化一些符合劇中人物的妝容,以此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在學生準備的時候,就必須要先對課文做一個深入地閱讀,以此了解人物的內心想法。這樣,學生們就能夠很好地對語文的閱讀產生一定的興趣,將表演融入到閱讀中去,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表演欲望和學習欲望,讓孩子們的內心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因而課堂的氛圍就會十分的活躍,與以往的教課內容截然不同,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思。而教師在做這些準備的時候,也充分地體現了在學習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能夠充分地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去,在實際的教學中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能夠展現自己的才能,在不斷的練習中取得進步,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二、 加強指導作用,滲透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相對而言是一種比較抽象的東西,不能夠直接地傳達給學生們。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課堂的教學中加強引導,運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在課堂的閱讀中尋找答案,通過自己尋找到答案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有一個體會,從而更好地掌握住閱讀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學習《丑小鴨》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對課本內容做一個簡單的閱讀,再對學生提問:丑小鴨為什么會變成一只白天鵝呢?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再對課文閱讀一至多次,在閱讀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學生們在反復的閱讀中不難發現教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原來丑小鴨本來就是一只白天鵝啊,只是小的時候長的和鴨子有些相似。進而進一步的提問,這個故事給學生們的啟發,學生們這時候就會發揮自己的想象,通過實際的例子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說出自己的感想。這樣,學生既對課本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又在閱讀的過程中對自己的生活做了一個感悟,才達到了閱讀的目的,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根本目標。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我們注意到一些問題,首先,對于課文我們是需要學生先對其閱讀一遍的,這樣是因為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不至于在教師提問的時候頭腦一片空白,若是想在課堂上節省時間,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一個簡單的預習,但就個人意見而言,對于小學生的教導而言,最好都建立在我們的可視范圍之內,因為孩子們在沒有管束的情況下一般都會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玩。其次,我們在對學生們提出問題后,需要學生們對課文進行二次或多次閱讀,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因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帶著問題去閱讀的,目標性比較強,與初次的閱讀是有所區別的,這樣,學生就會提煉課文中的關鍵點,對文字進行一遍又一遍的篩選,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課本中沒有明確的答案,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總結得出答案。這就達到了我們閱讀的目標,也讓學生們真真切切地掌握到了閱讀的正確方式。在整個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是帶著思考進行的,效率十分的高,與以往的閱讀方式有一個明顯的差別,而且是完全通過學生自己的閱讀和思考得出答案的,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個很好的效果,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的創新。
三、 豐富課外閱讀,拓寬學生視野
僅僅停留在課堂的閱讀對于學生而言還是不夠的,一旦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他們對于閱讀的題材就會顯得多樣化,課本的有限內容明顯是不夠的。我們可以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給學生推薦一些讀本,如四大名著的閱讀,能夠讓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好的了解,而且其中的語言也比較的豐富,故事的情節也比較多樣化,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生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閱讀一些比較積極向上的讀本,只要不是偏離我們教學主體的,都可以讓學生們大膽的去嘗試,從各個方面不斷的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視野。
四、 小結
總而言之,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應當給予小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豐富自己的閱讀量,從他們的興趣點出發,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陶龍粉.淺談學生閱讀品質的培養[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2,(04).
[2]楊浩.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J].新語文學習(教師版),2012,(03).
作者簡介:
陳雅婷,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羅圩鄉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