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燕??
摘要:信息技術課堂是發揮學生潛能的地方,我通過課堂教學中的不斷創新來實現自我價值,形成屬于我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自主發現和探究學習轉變,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信息技術
在新課程理念和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已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已從單純的技能訓練向注重信息素養的培養過渡,它的價值越來越重要,內涵也越來越豐富。
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面臨著對課程目標的認識、課程內容與體系重建,同時更注重在教學實踐中課程的不斷創新。本文為我在教學實踐中,從多個角度對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念和方法。
一、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我不斷創新,以提升自己創新的理念與實踐
信息技術課堂要煥發出活力,我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質量,使教學真正成為我與學生不斷發現和創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去充分體現學生的個體生命意義。
(一) 信息技術教學中我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價值。
課堂教學中,我逐步開始從“教書匠”向發展型、反思型和創新型教師轉變。
我通過創新性地對課堂教學進行積極的探究和深刻反思作為我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從而不斷地肯定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我的生命價值和意義在這過程中得以體現,從而使我的職業生涯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 信息技術教學中我不斷通過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課堂教學中,我通過深刻反思來認識自己教學中的不足,通過創新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在教學中敢于“走自己的路”,虛心向他人學習,并根據自己的實際大膽探索,努力創新,以形成屬于我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時,本節課的理論知識內容寬泛,對初學編程的學生來說不易理解,所以我結合學生實際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
在教學中通過給學生布置“猜價格游戲”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己體驗總結學習。
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我因勢利導把游戲作為切入點,以提高學生學習算法的興趣。通過分組比賽猜數,同學們充分感受了算法的思想,在快樂中學習算法,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編程的過程簡單明了。
整個教學中,我層層推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把已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同時,我讓學生用所學知識對生活實際中會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討論,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從而得出關于算法的思想。
學習中以學生獨立思考和分組討論為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和創新性學習,并用同學講代替教師講,效果比我直接公布標準答案好得多。
二、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與我們所理解的創造性是不同的,不是讓學生創造以前沒有的新知識、新見解,而是用自己的頭腦親自獲得新知識的所有方法。
如學生在學習興趣上,能夠長期專注于一個感興趣的問題,有強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豐富的想象力;在學習態度上,敢于幻想,力求找到疑難問題的答案。
在學習行為上,能舉一反三,能夠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發表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地將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結合起來
信息技術課程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僅需要傳遞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更需要智慧潛能的開發。教學中我積極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從被動地接受知識向自主發現和探究學習轉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在教學中,我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認真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肯定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盡量讓學生都處在寬松、民主的氛圍中學習。
我注意多創設內容相關的情境,盡量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的意識和熱情。并通過小組討論、學生演示介紹自己作品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展現自我,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我注意巧設問題,多角度地設計各種思考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內容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知識去創新、去探索,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課外活動,我盡量讓學生在掌握并能靈活運用PowerPoint、Authorware、Photoshop、Flash等應用軟件的基礎上大膽地想象,多作創造性作品。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之,我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創造性運用所學知識和應用軟件,達到用中學、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制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結果、反應等都積極評價,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我的信任和鼓勵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學習的欲望。
教學中,只要他們能編輯、制作出來,雖然不太理想,但只要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我也會先給予肯定再示意學生認真考慮觀察,不足的地方做做簡單的修改,這樣學生會在輕松的氛圍中查漏補缺。
另外,我注意分層次評價,對優秀學生給予嚴格和更高要求的評價;對差點的學生給予肯定、鼓勵的評價。“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每個人的經歷、體驗和價值觀不同,從而得出的結論和觀點也不同,只有我從心底認同了學生對課本內容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才能真正地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學生只有處于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才有利于他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五、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學會從“獨奏者”變身為“伴奏者”,幫助學生去發現、組織和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
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自學,所有的學生制作、編輯出來的作品都具有自己的想法,每個學生創作的作品都會受到重視。
我們的學生變得更加地愛問,愛動手,一個個都變成了充滿活力的個體,我們的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總之,作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我的責任是要給所有學生創作的自信心,尊重他們與眾不同的感受,讓學生獲得足夠的自信心,才能發揮他們的創造潛能并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我相信,我有著強烈的創新欲望,學生們會更加熱衷于創新的,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會噴射更多的“火花”。
參考文獻:
[1]楊曉哲,任友群.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價值追求:數字化學習與創新[J/OL].中國電化教育,2017,(01):21-26.
[2]張燕,董玉琦,王煒.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評價——以東北地區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4,(09):34-39+58.
[3]錢薇旭,董玉琦,楊寧.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現狀與反思(下)——基于信息技術教科書使用的訪談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5):33-38.
[4]包正委,董玉琦,楊寧.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的現狀與反思(上)——基于9省份5版本教科書使用狀況的問卷調查[J].中國電化教育,2014,(03):24-29+50.
[5]肖廣德,郭芳,樊磊,黃榮懷.《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實施情況調研結果與啟示[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01):50-55.
作者簡介:馮海燕,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