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本文主要以企業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的實際操作中存在的疑點作為研究重點,著重分析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企業;提取與使用;安全生產費用;思考
一、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和使用的相關法規文件
為構建企業安全生產的長效保障機制,目前已針對一些具有危險性的行業設置了企業安全費,同時為保證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合理使用,維護企業和職工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在2004年度由國家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共同頒發了《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方面的相關通知(財建[2004]119號)。此外印發但已廢止的還有2005年、2006年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印發的《關于調整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標準加強煤炭生產安全費用使用管理與監督的通知》(財建[2005]168號)、《關于印發〈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安全費用提取與使用管理辦法〉的通知》(財建[2006]180號)和《關于印發〈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費用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企[2006]478號)。為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費用的使用,2012年國家財政部和國家安全監督總局聯合頒發了《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簡稱為《辦法》),內容更加深化了企業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在實際操作中的原則與使用范圍。
二、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的會計核算依據
《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的通知》(財會[2009]8號)的第三條中規定,一些高危企業根據國家規定提取的安全生產費用,需要計入相關產品成本和當期損益,另外需要計入“4301專項儲備”中。企業在使用提取安全生產費用的時,首先劃分是費用性支出還是資產性支出。使用提取的安全費用屬于費用性支出的,直接減少專項費用儲備,應該將其規劃為固定資產的支出,在過程中通過“在建工程”進行匯總,項目完工之后將其確定為固定資產;另外還需要根據固定資產的成本沖減專項儲備,同時確認相同金額的累計折舊,讓其在形成固定資產之后階段不再進行折舊。
三、《辦法》的適用范圍和費用提取標準
(一)《辦法》的適用范圍
《辦法》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我國境內企業或是其他經濟組織,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種企業:(1) 煤礦生產;(2) 非煤礦開采;(3)建設工程施工;(4)危險品生產與儲存;(5)交通運輸;(6)煙花爆竹生產;(7)冶金;(8)機械制造;(9)武器裝備研制生產與試驗;另外,《辦法》中還列舉出了具體項目。
(二)安全生產費用提取標準
《辦法》中將安全生產費用(以下簡稱安全費用)的提取歸結為按量計提和按率計提兩大類,其中按率計提又分為按工程造價計提和按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計提兩類。按量計提的企業主要分為煤礦生產企業與非煤礦開采企業兩種;按率計提的企業主要分為建設施工企業、危險品生產企業、煙花爆竹企業和裝備成產企業等等;以上企業中的建設工程是根據施工造價為主要計提依據,危險品和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等則是根據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主要計提依據,應用超額累退模式,根據《辦法》中的標準來進行逐月提取。
(三)《辦法》中的其他相關規定
在《辦法》的規定中明確規定了企業安全費用使用的范圍、特定情況下企業安全費用計提的標準、結余,以及新建企業和發展不滿一年的企業、混業經營企業等,《辦法》中都對計提標準進行了十分全面和詳細的規定。
四、安全費用的提取和使用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按率計提在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一些高危企業根據我國相關規定進行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同時依照會計準則進行安全生產費用核算時,還需要計入相應的產品成本和本期損益,另外還需要計入“4301專項儲備”中。根據《辦法》規定中按量計提的有煤礦生產企業和非煤礦山開采企業,這兩類企業都是依據當月產量按月提取的,此類企業如果本期產量高,那么提取的安全費用相應也高;但是按率計提的危險品生產企業和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等,都是根據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主要計提依據,運用超額累退的模式,根據《辦法》規定標準平均逐月提取,對于此類高危企業一般情況下安全費用的發生與企業的生產量也是成正相關的,但是按《辦法》計提,并不能正確如實反映企業的產量與安全費用發生之間的關系,有違會計核算的收入與費用配比原則。所以,建議這種類型的企業應該以當月收入為主要計提依據,應用超額累退方式進行提取。
(二)安全費用結余對企業的影響及建議
根據《辦法》中的相關規定,各個企業在提取安全費用的過程中應該進行專戶核算的方式,依照國家規定的使用范圍進行安排和使用,避免出現擠占和挪用的現象發生。年度結算出現余額結轉下年進行使用,當年計提的安全費用不足當年使用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費用列支。另外在《辦法》規定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年度安全費用結算中,結算額達到本企業上年度營業收入的5%和1.5%時,需要經過當地的安全生產部門和煤礦安全機構的同意,企業在本年度可適當緩提或少提安全生產費用。根據《辦法》規定企業以上年度營業收入為計提依據,應用超額累退的模式標準來進行平均逐月提取。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假設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較低,而本年度業務增長,安全費用實際發生多于結余資金時,可以根據正常成本費用進行支出,但如果上一年度營業收入較大,本年度企業收入降低,需要以上年度實際營業收入為計提依據,這種狀況持續或者結余達到《辦法》規定比例時,需要經當地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協商財政部門同意,相關企業本年度才可以進行緩提或者少提安全費用,筆者認為由于在實際操作中審批困難,容易導致企業資金閑置或是浪費,同時無形中增加了企業資金的沉淀成本。所以建議當企業安全費用達到《辦法》規定結余標準時,企業可以適當緩提或少提安全費用,同時向縣級以上安全監督部門或是煤礦安全監察部門進行報備即可。
(三)企業自行建造固定資產安全費用的提取依據及建議
在《辦法》中對混業經營企業安全費用提取規定如能根據業務種類進行核算,那么就需要依照各個企業的營業額為計提依據,根據以上標準分別進行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如果不能分類核算,則就需要以全部業務收入為計提依據,根據主營業務計提標準進行安全費用的提取。企業運營中自行構建固定資產業務提取安全費用時,筆者認為可參照《辦法》建設工程施工企業以建筑安裝工程造價為計提依據。即建設工程企業安全費用提取標準可以分為;礦山工程為2.5%;房屋建筑工程為2.0%;市政公用工程和冶煉工程以及機電安裝工程等為1.5%。
(四)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的所得稅處理及建議
在《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以下統稱稅法)規定中,不符合我國財政部門的多項準備資金支出時,在計算納稅所得的過程中不能單獨將其扣除。計提安全生產費用并計入專項儲備,屬于這類準備金,因此計提安全費用時的支出不能在稅前扣除,企業計算應稅所得時實際發生的安全生產費用及購買安全生產設備應據實列支。年度內已提取,年終未使用完的該項費用余額或沖減當年費用或在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時調增應納稅所得額。根據《會計準則》相關規定中,各個企業使用安全費用時需要讓其形成固定資產的,同時還需要將其一次性提足折扣,以及相應的成本費用也需要在專項儲備中明確列出。依照稅法相關規定,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年限不能低于稅法規定的最低年限,低于最低年限前期多提的就會折舊,超出的金額就會調增所得。那么安全費用形成的固定資產在當年全額提取折舊時,是否還需要納稅調增。本文認為稅法上多提折舊應調增所得額,是指計提折舊的支出計入了成本費用,導致當期利潤總額和應稅所得的減少,因此應作納稅調增。針對安全生產費用形成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過程中,需要將支出金額計入專項資金儲備中,這樣不僅不影響本期的利潤總額,同時也不會影響應稅所得,所以無須進行納稅調整。
參考文獻:
[1]蘇立憲.企業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使用和管理策略探析[J].中國市場,2017 (17):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