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梅
(延安大學 西安創新學院,西安 710100)
師資隊伍建設是獨立學院內涵發展的重要內容,是獨立學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條件。加強教師考核,是獨立學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積極探索適應獨立學院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師資隊伍建設的教師考核體系,是當前獨立學院內涵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教師考評按照目的可分為兩大類: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獎懲性教師評價以獎勵和懲罰為最終目的,通過對教師工作表現的評價,做出評聘、晉升、獎懲等決定。發展性教師評價則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依據目標,重視過程,及時反饋,促進發展形成性教師評價。它不以獎懲為目的,而是在沒有獎懲的條件下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從而整體提升院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進而實現教師所在學校的發展目標。
教師考核評價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學效能和促進教師發展,但目前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主要把教師的工作業績與一定的標準進行對比,簡單地將教師劃為“優、良中、差”,并將工作業績考核結果與當年的崗位津貼及后續職稱晉升等掛鉤。但是,學院教師所在系不同、所教授課程不同、教師個人專業及發展目標不同,“一刀切”的考核評價機制很難有針對性地全面衡量每位教師,因而許多被評價教師以完成任務為主,敷衍應對,不能利用考核評價結果引導其全面發展。各系雖然制定了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內部考核評價制度,但缺少全院性統一指導性建議,導致各系考核制度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存在較大差異。
大多數獨立學院的教師考核是以普通高校教師考核機制和標準為基礎,沿用母體院校的考核機制,并進行部分修改或調整。學院教師考評制度借鑒延安大學母體院校的相關制度,具體如下:
1.考核流程簡單。采用教師填寫、教研室審核、院系部決定、學校審查備案的方式進行。
2.考核目標單一,主要分為兩項。一是以教師是否完成基本職責分為合格、不合格,此項工作由教務處負責;二是以教師是否做到相應貢獻分為A、B、C、D,此項工作由各教學單位負責。
西安創新學院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從建立到至今十多年多時間從未改革,相比于西安其他同類高校已經嚴重滯后,不利于當前師資隊伍建設,也不利于學院未來發展。
1.考核機制僅僅從教學、科研兩方面入手,考核結果以優良中差等級的形式加以區分。這樣做的好處是考核過程簡單、考核結果明確。但是,這樣的考核無法體現教師工作內容的多樣性、復雜性,難以對教師發展起到指導作用。
2.考核內容設定單一。教學工作量和科研論文發表數量是常用考核內容,而教學和科研實際上包含著很多方面的工作,考核結果帶有片面性,達不到獎優懲劣和自我完善的目的。
3.考核周期較為單一。學院教師考核以自然年度為考核時間段,用考核結果作為教師年終獎勵發放的依據。但是,教師工作的復雜性,特別是科研成果用年度作為衡量標準是不科學的。這種考核方案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影響了教師的個性化、可持續發展。
4.個別考核標準缺乏客觀性。例如,學生評教的考核結果很難真實反映教學水平。不同班級、不同課程的評價標準不同,對學生嚴格要求的教師可能由于得罪學生而不受歡迎等等;教師的師德師風很難用具體的某個指標去衡量,造成部分優秀教師難以得到很好的考評結果。
5.考核的發展性功能沒有充分體現,與利益掛鉤過于緊密。目前學院實行的績效考核,即將考核結果與薪酬、年終獎勵等緊密掛鉤,評價標準多為目標性、結果性的功利化指標。考核結果的等級劃分無法體現教師如何完成任務和指標的過程,當教師在完成工作中遇到困難和阻力時也沒有及時提供幫助和支持,對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也沒有及時糾正。這樣的考核結果不但無法充分用于教師的發展和能力培養反而容易滋生急功近利、學術腐敗等有害師德師風的行為。
發展性教師評價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形成性評價,是根據教師過去的工作表現,確定教師個人未來的專業發展需要,為教師制定個人未來的專業發展的努力方向。發展性評價運用于教師考核,其主要特點是發展性而非獎懲性、互動性而非被動性、差異性而非統一性、過程導向性而非結果性。期望用發展的理念調動教師自我發展的積極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調動教師的自我意識,促進教師個性化發展;不以數字論成敗,用弱化的量化指標促進教師長遠發展;重視評價對象,用有效的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的主動性,促進教師的終身發展。
結合學院教學型大學及目前教師發展的現狀,擬建立勤勉考核、業績考核、貢獻考核三大考評機制。并在這三大考評結果的基礎上為教師構建多元化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激勵教師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1.勤勉考評。勤勉考評主要以過程評價為主,重視教師在考評過程中的努力程度,鼓勵教師發揮主動性,積極參與學院和教學單位的各項活動,并據此為教師制定出可累計的勤勉級別。具體考核指標示例如表1。此考核可以按學期或自然年度進行,考核結果可逐年累計,定期反饋給教師,或進行“勤勉之星”的評選和獎勵。
表1 教師勤勉考評指標
2.業績考評。業績考評是衡量教師工作完成情況的關鍵指標,根據學院實際,教師業績可以按照教學型、教學輔導型、教學研究型來考評,具體指標如表2。
3.貢獻考評。貢獻考評主要是為了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和使命感,考評范圍是獲得相關獎勵和為學院及教學單位做出個人職責外的創造性貢獻,具體指標如表3。
獨立學院的青年教師往往很難在較短時間里確立自己的發展道路,學校應把考核指標的選擇權交給讓教師,即只要教師在以上任何方面做出努力都給予肯定,而不是單純地限定教師必須在某一領域縱深發展。經過考核指標的引導,相信青年教師們會逐步找準定位,確立自己的發展方向,成為單一縱深發展或多面手。另外,上述考評可按學期、年度和跨年度靈活進行,并且各項考核指標可累計。教師可獲得勤勉級數、業績級數、貢獻級數,這些可作為教師今后考評、獎勵、晉升的依據。
總之,對于獨立學院來說,發展性評價的教師考核制度是實現教師個人發展和學校未來發展的一種“雙贏式”考核制度。獨立學院應該摒棄傳統的獎懲性考核制度,確立獨立學院評價性教師考核制度的基本思路,創新管理觀念,重構評價體系,改進評價考核的手段與方法,促進教師和學校的未來發展。
表2 教師業績考評指標
表3 教師貢獻考評指標
[1] 林少杰.發展性評價的認識[J].現代教育論叢,2003,(6).
[2]曾衛,王濱.基于教師發展性評價的高校師資培養模式探討[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2009,(2).
[3]夏冬.淺析我國獨立學院教師的考核機制[J].經營管理者,2011,(1).
[4]牛育華,馬小莉,藺小林,等.高等學校教師發展性評價體系的理論與實踐探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0,(Z1).
[5]萬曉潔.對高校獨立學院教師考核制度的思考及探討[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5).
[6]陳強,龔少軍.試論高職院校發展性教師評價機制的構建[J].江蘇高教,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