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浙江省是外貿出口大省,中小型外貿企業對出口貿易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企業對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外貿出口業務流程實訓課程旨在提高相關專業畢業生在業務中的實踐能力,以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本文將介紹課程改革背景,分析教學現狀,闡明基于POCIB的實訓教學改革方法和手段。最后,提出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POCIB;教學模式;評價;外貿業務
一、 外貿業務流程實訓教學改革的背景
1. 區域經濟對國際貿易、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的人才需求
浙江省是一個典型的出口大省,出口型的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活躍。在浙江省數萬家出口企業中,中小型企業占了90%以上。這些企業以民營企業為主要形式,對應用型外貿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從歷屆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就業來看,我們培養的高職高專應用型外貿人才對口省內的中小型外貿企業。我們培養的是應用型的外貿人才,對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本課程旨在促進提升學生的外貿實踐能力,滿足中小型外貿企業對人才的需求,課程效果的改進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2. 相關專業存在無法開展大面積實習實踐的瓶頸
外貿行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毋庸置疑,然而從高職培養相應人才的角度來說,與企業合作展開大面積的學生實踐實戰項目有一定的難度。一是因為省內外貿公司大多為中小型外貿公司,接納實習生數量有限;二是因為外貿業務涉及商業競爭,對員工忠誠度及穩定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培養學生來滿足未來企業對外貿人才的要求,是目前高職教育要解決的問題。仿真模擬軟件教學給專業實踐教育帶來了重大的利好。通過POCIB這一款目前來說最成熟的外貿活動模擬軟件,能提高學生外貿從業能力,縮短與企業崗位要求之間的距離。
二、 課程教學的現狀
1. 教學模式仍然停留在任務驅動教學
外貿業務流程實訓課程是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的專業核心課程,在過去的教學中,任課老師基本是停留在單一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是過去外貿業務流程實訓中的主要教學模式。通過案例的導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案例流程有效結合,并設置類似任務,激發同學思考,獨立分析,完成任務。雖說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缺陷,即案例不夠真實,或是不具備連貫性,讓學生有距離感,對知識的理解和領悟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弱。
2. 實踐教學教材資源缺少
課程一直以來使用的是任課教師參與的校企合作編寫的教材。此教材案例多,根據外貿業務員、跟單員、單證員、報檢員、報關員崗位進行教學內容組織和實訓任務安排,有一定效果。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代化技術的使用,教材的內容安排過于單薄,碎片化,無法滿足目前課堂教學。
3. 跨境電商發展背景下,教學內容不充實和教學手段運用不足
在跨境電商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對于懂國際貿易、商務英語、平臺操作等知識的綜合型高職外貿人才的需求出現了快速增長。如何培養新背景下外貿人才對傳統的外貿實訓教學提出了挑戰。尤其是跨境電商B2B平臺操作的實訓內容非常重要。我們需認識到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課程內容的增加,在實訓任務中結合B2B網站操作,豐富課程授課,以滿足新型外貿人才的培養需求。
三、 實訓教學改革方法和手段
1. 教學內容改革
改革過去按照崗位組織的傳統貿易方式下實訓教學內容。基于POCIB軟件,課程內容真實體現現有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框架,并可以根據現實的國際貿易環境快速調整和應用,例如,利用POCIB軟件中MYB2B功能加入跨境電商B2B平臺的操作實訓內容,更加貼近現實,符合國家經濟貿易形式的發展節奏,符合企業迫切的人才需求。
2. 教學模式改革
在過去的課堂上,本課程以任務項目組織教學,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學生按照要求完成,教師根據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提煉知識點,講解完成任務的技巧。POCIB進入課堂,則有望通過體驗式學習的科學方法,幫助學生在短期內全面體驗國際貿易企業運作的過程,獲得對國際貿易相關工作的系統性認識,熟練掌握相關的工作技能。教師對軟件操作,及各步驟的知識及技能點掌握到位,引領學生完成虛擬世界仿真外貿活動的展開,能有效幫助學生加強對國際貿易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熟悉和了解就業環境,做好前置的技能準備。
3. 教學手段改革
本課程一直以來基于本校的網絡課程平臺,發布任務,學生接到任務書,以小組或個人的形式完成任務后,上傳至平臺。教師回收任務,依據完成任務質量進行評分。同學們通過互聯網查找各類資料,商務信息搜索能力存在不等,資料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不一。基于POCIB軟件,采用軟件公司的教學軟件,操作更為規范化、系統化,免去垃圾信息查找時間,大大提升課堂效率。
4. 以賽促教,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是基于POCIB軟件,每年舉辦兩次,被眾多高職院校認可的比賽。比賽內容為國際貿易買賣合同的磋商過程,詢盤、發盤、還盤和接受環節的英文函電寫作技巧;主要貿易術語和結算方式的細節和運用;進出口商品的價格核算、成本控制和擴大利潤的方法;國際貿易買賣合同的商定;進出口業務履約基本技巧;主要進出口單據的繕制與運用。這與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完全一致。課程要求任課老師積極參加POCIB比賽,通過比賽促進教學能力,同時通過課程教學提升比賽指導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5. 評價方法改革
本課程過去采用過程性考核,主要以各環節的任務得分進行累計,任務得分的評定由任課教師批改完成。教師工作量大,評價結果有一定的主觀性,評價結果無法做到完全公平公正。POCIB軟件的引入,將統一評價方法,覆蓋整個學習過程的持續評價過程,區別于傳統的以各環節得分,系統給分的評價方式更加細致和客觀。量化的評價方式,能夠從國際貿易業務的各個技能點出發,對學習者的操作能力進行綜合有效的評價,避免了傳統授課過程中因為授課環境和個人因素所帶來的差異。endprint
四、 改革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1. 缺乏教材
課程引進的POCIB軟件有課程百科功能,在課程百科中,有詳細的軟件操作說明及外貿知識庫。但是對于學生來說,課程百科是模塊化的知識點,需要教師進行系統梳理,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樹。因此,基于POCIB的操作及相關知識的梳理需要以教材的方式呈現,以幫助學生在操作的同時,架構理論知識樹。
2. 軟件具有一定局限性
軟件教學固然有諸多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操作過程中,某些步驟不可逆,導致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一失足而成千古恨”,造成時間的浪費和重復性的工作,軟件的便利性就得不到體現。鑒于軟件一定程度上的不靈活性,學生在POCIB使用操作上,例如交易前期階段,開發新客戶階段、交易磋商階段和簽訂合同階段等各階段,往往需要教師一再提醒,強調軟件的正確操作和知識點、技能點的運用。
3. 授課教師軟件操作的經驗仍不夠豐富
POCIB軟件操作屬于仿真系統,教師端和學生端都存在較多相關技術,任課老師首次使用軟件需要花大量的精力進行軟件操作的熟悉,同時,任課老師需將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到軟件操作指導中,對于教師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本課程改革需要任課老師極力配合,通過自學和接受培訓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任課老師也可通過指導學生參加POCIB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積累比賽經驗,帶回課堂,提升課堂效果。
4. 軟件屬于模擬仿真,與現實業務仍存在差距
POCIB外貿業務綜合實訓平臺屬于模擬仿真系統,盡管逼真,但與現實業務仍存在差距。例如系統中的B2B網站操作不夠詳細,操作難度不高,實訓效果不夠理想。鑒于此,建議任課老師增加相關薄弱環節軟件外的實訓內容,以作補充。
參考文獻:
[1]張曉武.基于POCIB的國際貿易綜合實訓課程改革探索[J].河北外國語專業學院,2016(3):248.
[2]吳靜斐.以賽促教、以賽促學高職經貿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新探究——POCIB國際貿易從業技能大賽[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02):204-205.
[3]張立巍.POCIB比賽對提高國貿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研究和實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3(02):24-25.
作者簡介:
高文雅,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