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半壁河山,同時也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很難逾越的一塊“雷區(qū)”。教師一說上作文課就愁眉苦臉,學生一聽要寫作文就頭疼不已。針對作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這一問題和困難,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作文教學的關(guān)鍵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tǒng)性的思路和方法,要在寫作計劃——寫作指導——作文評改——原題“改錯”等方面下功夫。
關(guān)鍵詞:高中;作文教學;思考;改進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半壁河山,同時也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很難逾越的一塊“雷區(qū)”。教師一說上作文課就愁眉苦臉,學生一聽要寫作文就頭疼不已。教師往往費盡力氣卻收效甚微,學生寫了多年仍下筆艱難。作文總是處于一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尷尬境地。但是,再難也不能放棄,無論是高考的分值比例,還是考查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作文都是高考語文考查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更何況寫作與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是密切相關(guān)的。針對作文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這一問題和困難,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作文教學的關(guān)鍵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系統(tǒng)性的思路和方法,要在寫作計劃——寫作指導——作文評改——原題“改錯”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作文教學要制定一個階段性目標。這個目標的制定應從實際出發(fā),考慮具體學情。比如,對于整體語文素養(yǎng)較低,個別學生的寫作水平甚至還停留在小學階段的情況,可以制定一個這樣的目標:
高一第一學期,注重詞語和材料的積累,能寫語句通順并且有文采的一段話;高一第二學期,進行記敘文寫作訓練,強化記敘文的文體結(jié)構(gòu);高二第一學期,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進行以論文寫作訓練,掌握以論文寫作的一般模式;高二下學期,結(jié)合高考作文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新材料作文的練習,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材料,確立中心。高三階段,就要結(jié)合高考,指導學生學會考場應試作文。
其次,在作文教學中,不能簡單的拋給學生一個題目或一段材料后就要求其寫作。有高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都知道,其實高考作文無論從立意、選材還是謀篇布局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因此,我們只需要在每次同一要求下的第一次作文做好指導準備,特別要注意的是,指導目標一定要明確,甚至針對具體學情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寫作框架,讓學生根據(jù)框架來豐富骨肉。第一篇寫作練習后,剩下的就是針對同一要求的作文不斷變換題目,讓學生反復練習,就如同掌握數(shù)學中的例題一般,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再次,作文的批改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教師全批全改的模式,實行多樣化批改模式,可以采用教師面批、學生間自主合作批改、師生互動批改等方式。這些不同的作文批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起到鼓勵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意表達的作用,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能把老師從繁重而效微的作文批改中解脫出來,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不厭百回改”,好的文章如同一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都要經(jīng)過不斷的琢磨和雕飾。學生每寫完一篇文章,要求他們在反復讀兩三遍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在文后寫上對自己文章的評語,這就是學生對自己作文的自主批改。合作批改,就是每四人成立一個編輯小組,將自己組收到的投稿(學生可自愿選擇將作文投稿)合作批改,找出優(yōu)缺點,并對優(yōu)美詞句加以摘錄。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既可以取長補短,也能掌握批閱的規(guī)則,受益匪淺。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對作文批改作過精辟的闡述:“于批改則但為詞句之修正,不為情意之增損。”,“批改乃修正學生所作意義及字句也。其意義不謬誤而尚有不完全者,不必為之增;字句已通順而尚欠凝練高古者,不必為之改。
最后,原題重寫,“查漏補缺”。我們的作文教學往往就止于批改講評這一環(huán)節(jié),而且,在講評時,大多數(shù)老師只提出優(yōu)缺點,并在班上朗讀幾篇好的范文。學生也是更多的關(guān)注老師的評語如何寫的,本次作文得分高低,很少去反思此次作文的成敗之處。這樣,即使老師辛辛苦苦地批閱了,學生的收益可想而知。為了達到我們批閱作文的最終目的,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在老師的批改中有所提高,我們不妨借鑒一下數(shù)學的學科特點,即錯題改正。我們可以在下次作文時不再進行新題練習,而是讓學生把上次作文批改中找出的不足加以思考,在深思熟慮之后重新構(gòu)思,拋開原文重新寫作。這樣重寫出的作文肯定要比原文的質(zhì)量高一些。
只要我們把作文教學系統(tǒng)性貫穿在整個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學課堂上,那么學生的寫作能力就一定會有一個明顯的改觀和提高。想要真正改變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還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更切合實際的改革,要給作文教學更多的時間,要打破教材中對寫作訓練的內(nèi)容設置,將選修教材《文章的寫作與修改》穿插到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而這些都需要語文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要培養(yǎng)修改意識,好文章是反復修改出來的。多讀才能會寫,讀和寫是密不可分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必然的。不讀書、沒有豐富的素材積累,要想下筆千言,一揮而就是不可能的。要多寫多練,熟能生巧,就會越寫越好,開展寫作比賽,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老師也要堅持寫作并與學生分享創(chuàng)作樂趣,不能光說不練,隔靴搔癢。總之,作文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其終極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相關(guān)的目標任務。筆者相信只要大家多研究多探討,還是能夠攻克作文教學道道難關(guān)的。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2011.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2]靳玉樂.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年.
[3]陳愛苾.課程改革與問題解決教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4]崔巒.對語文課程和閱讀教學的思考[J].小學語文教學,2006.
[5]王尚文.“人文”原在語文中[J].語文教學通訊,2006.
作者簡介:
孫建梅,陜西省西安市,陜西省西安東方美術(shù)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