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偉
摘 要:近年來,高校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搭上了高速行駛的快車道,立德樹人、科教興國等理念深入人心,黃大年這一先進典型對于引導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和知識分子、高校教師,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鉆研,勤奮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作用。人們要從中認識到什么是道德行為的內涵,要做到這種道德境界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非一朝一夕能成,必須經過刻苦磨煉,從不自覺漸漸進化成自覺的長期艱苦過程。
關鍵詞:黃大年精神;教育職業道德;教師;高校
一、深刻認識黃大年精神的時代意義
“人的生命相對歷史的長河不過是短暫的一現,隨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我覺得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黃大年在入黨申請書中寫下的文字,言行生動地詮釋了新時期的意義所在,就猶如高舉的火炬,一直指引著后繼者,繼續前行的方向,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力量。
(一)黃大年樹立了新時期知識分子的價值航標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黃大年具有傳統知識分子的濟世情懷,他是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為了自己的祖國,毅然放棄國外已有的物質生活“為了理想,愿做先行者、犧牲者”。他回國重新開始組建團隊、白手起家,以渾然忘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兒,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黃大年堪為當代知識分子的價值航標,不斷超越小我,時刻心懷大我,個人奮斗目標與祖國的夢想密切相連。
(二)黃大年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精神是新時期的坐標
無私奉獻、勇于擔當是身邊的人在回憶他的時候發出的最多感慨,這看似平常的八個字,卻樸實地反映出在黃大年的精神世界里,對科研事業的執著和對祖國的熱愛,不用手中的資源為自己和親人謀利,面對紛擾的世事,始終專注干事、堅守正道。
(三)黃大年詮釋了嚴師、慈父的現實價值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他是杰出的科學家,更是一位師者,他有著嚴謹治學、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師者情懷,與學生永遠是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他精心為每一名學生設計成長路徑,關心學生們的思想和生活。他培養和凝聚了一大批“走得出去、甘愿回來”的人才,用行動闡釋了師者德、行、風、魂的創新人才。黃大年在治學態度和師者風范方面,為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內涵
從黃大年精神中筆者受到的感悟頗多,如何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當下的人們要知道什么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內涵,它是指在道德意識和行為上,自覺按照道德規范要求進行的自我教育、改造、提高的行為。實質就是在教育工作和社會生活實踐中,經過不斷地努力所形成的道德品質,它應當是內修品質和外修行為的。因此,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提高師德品質和養成師德習慣的重要途徑。
三、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其不同于一般職業道德的特殊性。新時期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主要表現在復雜的內容構成,高校教師需要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既要發揚和繼承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教學和科研相統一的大學觀念,堅守教學科研的純粹性,還要表現在對學生影響的典范性,不但在專業上“成才”,同時需要在精神上“成人”。這就需要高校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專業和精神上的榜樣;教師自身道德修養在社會影響上有著極大程度的深遠性,高校教師對于人才的直接培養作用于學生,其由學生間接作用于其家庭乃至整個社會。
四、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方法
新時期現代化的趨勢對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提出了新機遇、新挑戰、新的要求。沒有科學有效的方法,教師道德水平與職業道德修養就沒辦法解決,就無法真正能做到提高教師道德修養,人們不僅要明確了解其途徑,還必須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
(一)自覺內省,完善自我
內省是一種自我的自律心理,即對自己內心的審查省視,也是對自我反省的認識,是道德修養的態度和方法。《論語》中有一句名言“吾日三省吾身”,通過自覺內省,讓自己深刻反思其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按照教師道德規范要求做出自我的評價、批判要敢于解剖自我,這就是提升自覺性的關鍵所在,從而不斷完善自我。另外,自身應牢牢緊記道德準則,時刻對自己“耳提面命”,激勵自己按照這種準則、信條去做。實踐證明,只有認真總結經驗,自覺內省,自我完善高校教師才能明確今后改進、發展的重點與方向。
(二)慎獨自我,自覺自律
如果說內省是一種自我內心的自律心理,那么慎獨則是側重于外在行為舉止的一種理性約束,是道德主體的“自我立則”和“自我督促”。慎獨要求一個人在沒有其他人在場督促的情況下,還能嚴格要求自我,謹慎注意自我的思想行為,不做違犯法紀和不道德的事情,慎獨需要的是很高的自覺自律。
(三)自我激勵,自我提高
提高與激勵是教師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鼓勵自己為達到更高教師道德水平而加油努力的過程。《大學》中“八條目”之一,在提升自我教師道德修養的過程中,可以作為自我激勵的目標,而這種目標像是一盞引路燈,指明前進的方向,也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不斷推動鼓舞著自我向著目標前進奮斗。任何一個教師只要在工作中鄭重進行師德修養和鍛煉,想要獲得收獲必須堅持下去,這樣才能轉化為寶貴的精神動力,鼓舞和激發每一位教師去爭取去堅持。因此,不斷總結經驗肯定成績增強自信,也是進行教師德修養的好方法。在提高職業道德修養過程中,也時常會經受失敗、挫折、痛苦,甚至會被嘲諷為難并且遭受妒忌,但是不能因為這些不順利就意志消沉、抱怨、妥協、退縮,應從失敗和挫折中反思,從困難中磨煉,使自己更加成熟,從而走向成功之路。自我的激勵、自我提高是教師進行自我修養的內在原動力,同樣也是強化和磨煉克服各種阻力障礙的動力,是教師進行師德修養的重要保障。
(四)師生之間應亦師亦友,成為忘年之交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是最根本的道德修養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才能改造自己的道德品質。新時期高等教育教師的教學工作中,師生之間有著良好互動是關鍵。傳業授道解惑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宗旨,同時對提高新時期高校教師職業修養提出了新要求,師生關系良好不僅是維持學校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也能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相互信賴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們直接作用于學習主動性的形成,同時學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和尊重,學習主動性會加強進而更加努力上進。師生關系良好,教學質量會在無形中提高,對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然而現今的高校教師教學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應杜絕人前道貌岸然人后丑惡卑鄙的兩面派作風,杜絕責任心不強、教學思想陳舊、缺乏奉獻意識等問題的出現,使課堂充滿生活意義,要求高校教師具有更強烈的責任感,教師需遵循師德規范。
五、結語
教師的責任任重而道遠。服務社會、發展科技的重任,社會的政治經濟、人文文化都來源于教育,是否真正能擔當培養人才重任,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新時期高校教師教育的目的已經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靠自身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激勵學生,不斷地鍛煉能力、啟發思路。高尚的教師師德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終身的,因此,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對高校教師一項重要的基本要求,在進行提高高校教師道德修養過程中,人們要借鑒我國優良傳統道德,嚴于解剖自己,勇于自我批評,加強自我監督,不斷提高師德修養水平,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教師。
參考文獻:
[1]王微.淺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方法[J].高等教育,2011(12).
[2]金雪瑩,金守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遼寧職業經濟學院學報,20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