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艷
摘 要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沉淀、累積而成的產物,是企業的靈魂,它可以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前途和命運。因此,當今的企業也越來越注重對企業文化的研究工作。本文將從企業文化的定義出發,簡述企業文化在我國的發展,并探討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 企業文化 企業發展 改革
企業文化是指在企業組織內部形成的、組織與成員之間相互認可的、區別于其他企業的獨特價值觀念,它包括企業價值觀念、經營理念、企業形象等,它們共同作用,影響企業及員工的行為。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確定未來的前進目標、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創造力。[1]隨著經濟的發展進步,我國的企業日益發展壯大,很多企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一、企業文化在我國的發展歷程
企業文化的概念在20世紀80年代進入我國,并在90年代廣泛普及。早期的企業文化形式較為簡單,更多以標語、口號的形式出現在企業中,這種現象是當時我國的特殊國情和對企業文化的淺顯認識導致的。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企業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企業文化的核心思想深度增加,而且受外資企業文化的影響,我國的企業文化由純粹的精神領域過渡到實際的生產和管理,開始更加關注企業的勞動效率,出現了研究企業文化的組織機構,企業文化變得越來越專業化、系統化。
二、現階段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近十年我國的企業文化研討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比發達國家的起步時間晚,在企業文化的實際研究與應用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企業文化的理論研究不深入,脫離實際。我國對企業文化的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理論研究缺乏成功的案例,而沒有成型的學術成果,更多的是直接翻譯和分析國外的學術著作。但企業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群體文化必然與社會文化相關聯。我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可謂相當深厚。生搬硬套外來學術著作,只能了解企業文化的皮毛,很難體會到其真正的精髓。其次,當前的企業文化研究工作只在少數的大專院校中開展,而企業作為真正的研究對象卻很少有專業的人員支持和參與到探索與研究中,于是就出現了理論空洞、脫離實際的情況。最后,企業文化建設重形式、輕內容。正因為我國的專業機構對企業文化的研究成果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企業不得不通過一些文化傳播公司等第三方途徑來獲取企業文化知識理論及培養方法,可第三方商業平臺為企業提供的支持和服務又十分欠缺,質量也良莠不齊。為了彌補理論的不足和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弊病,第三方商業平臺開始對企業文化塑造進行形式上的培訓,最終導致人們形成“企業文化等同于企業口號、舞蹈、拓展訓練”的錯誤認識,忽視了真正的文化內涵。上述問題實際上暴露的是學術研究機構與企業之間缺少溝通,缺乏合作。建議企業在管理團隊中選拔人才,專職企業文化建設,并與高校的管理專業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聘請管理學專家進行培訓指導。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雙方取長補短,共同開展研究。
三、企業文化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企業文化是廣義的概念,上至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的精神,下到日常的員工行為規范。可以說企業文化與企業實際的運作發展是密不可分的,它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起到支持作用
經濟的飛速發展使企業的經營模式發生了變化,開始更多地以市場為導向。在這種環境下,企業若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樹立新的經營理念,并不斷修正與完善。單純從管理層面進行改革,是很難實現這一目標的。因為經營策略不能只靠高層的決策者制定,經營策略如果不切合實際,不但無法促進企業的發展,反而會適得其反。必須讓各崗位員工共同努力,獻計獻策。在這一點上,單純靠企業的管理手段是不能實現的。而企業文化恰恰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它會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員工通過對企業文化的學習,可以增加對企業的了解,增強歸屬感和使命感,讓員工在工作時更加投入,充分發揮其才能,共同探討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風險與機遇。最終達到確立經營策略、推動企業發展的目的。[2]
(二)企業文化對企業人員的穩定起到保障作用
快節奏的企業發展必然帶來人員的變動,對于企業而言,人員流失率過高會對經濟效益產生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一些關鍵的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人才的流失可能導致整個項目停滯。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幫助企業留住員工,從而避免這一現象。企業發展過程中,產品、技術、管理的進步,實際上都是企業人員思想層面的進步。所以,企業文化的關鍵是要把握以人為本的理念,吸引人才、挖掘人才、重視人才。[3]企業文化作為企業共識可以為員工提供交流的話題,讓員工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起到凝聚員工、團結員工的作用。并且正能量的企業文化可以引導員工將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相結合,從而起到穩定人員的作用。
(三)企業文化對企業的改革起到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一部分,自然也會迎合社會的進步而變革。生產技術的升級改造通常比較容易實現,但如果沒有明確的方向作為指導,管理層面上的調整將難以進行。企業的硬件更新會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種競爭力升華為企業文化,進而成為企業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新時期人才應具備的一項必要能力,它滿足了員工對自身能力培養的需求,對企業員工思想產生本質影響。[4]至此,員工開始對生產環節的技術革新產生學習熱情,還會反思企業的現行制度,并提出改善意見,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企業結構的變革和優化。
四、結語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讓企業間的技術競爭變得日趨透明化,企業的競爭更多地過渡到經營理念和策略層面。于是,企業文化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它雖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卻從本質上長遠、深刻地影響著企業人員的思維模式,影響著企業的未來發展。[5]
(作者單位為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羅曉明.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175-176.
[2] 蔣素娟.企業文化與企業效益的關系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2):168-169.
[3] 盧桂英.試論企業發展的文化目標[J].商業時代,2014(26):95-97.
[4] 張海軍.企業文化與企業改革的關系[J].中外企業家,2015(24):135.
[5] 曹成日.淺析企業文化作用與內涵[J].科學與財富,2016(3):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