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是識字的基礎,閱讀、習作的前提。漢語拼音學得如何,直接影響孩子們的識字能力,進而影響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如何讓孩子們愉快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呢?本人認為,如果教師在拼音教學中能夠讓孩子們明確目標,使學習系統化,同時組織好課堂,使用生動的兒童語言,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鞏固學習成果,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漢語;拼音;教學方法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是識字的基礎,閱讀、習作的前提。漢語拼音學得如何,直接影響孩子們的識字能力,進而影響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可見學好漢語拼音是多么重要。但是枯燥乏味的拼音學起來并不容易。怎樣幫助孩子們學好拼音呢?多年的探索,我在拼音教學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能讓孩子們牢固掌握拼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明確目標,學習系統化
在教學完單韻母和部分聲母時,我會出示拼音總表,讓孩子劃出學過的字母,并讓他們知道一年級所學的拼音分三部分,各部分的作用及關系。以后,每學完一個部分,我都會出示總表,讓他們劃出學過的字母,并看著總表反復復習學過的字母,讓他們知道自己學習的進度,與將要達到的目標的距離,激勵他們不斷地向目標努力。這樣,孩子們對自己所學的內容心中有數,所學的知識系統化了,不至于等所有拼音學完了,還把聲母、韻母等互相混淆。
二、 組織好課堂,事半功倍
由于一年級學生注意力分散,有意注意的時間很短,這就給學生學習新知識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上課時老師可以適當地使用一些口令,結合適當的表揚,培養師生的默契感,提高課堂效率。如:老師說:“身體坐正朝前看。”學生馬上坐好,并齊說:“朝前看。”老師適機表揚坐得最好的同學,讓大家向他們看齊。如法炮制,如:老師說:“一二三。”學生說:“坐坐好。”老師說:“三二一。”學生說:“請安靜。”老師說:“小手疊疊放。”學生說:“疊疊放。”老師說:“小樹小樹誰最直?”學生說:“我最直,我最直。”老師說:“誰的眼睛最亮?”學生說:“我的眼睛最亮。”等等。上課時老師還可以根據課堂情況隨機編口令,或用各種眼神及肢體語言鼓勵或暗示學生,調節好課堂,保持學生注意力。還可根據各小組在學習和紀律等方面的表現,評出優秀學習小組,調動他們學習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使用生動的兒童語言,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
在學習四線三格時,我會向孩子們介紹:“四線三格是拼音朋友的家,它有三層樓。第一層樓我們叫它下格,第二層樓我們叫它中格,第三層樓我們叫它上格。”在學習“j”時,我告訴孩子們:“‘j是所有聲母中長得最高的,它把一樓二樓的屋頂都頂破了。”這樣的兒童語言,拉近了孩子與文本的距離,且記憶深刻。再如:在學習生字標拼音時,我這樣向孩子們介紹:“聲母是領路人,它永遠沖在前頭,它不撐傘不戴帽,最勇敢了。韻母膽小,戴著帽子跟在它后頭。”這樣,孩子們就牢牢記住聲母寫在前頭不標調,韻母跟在后頭,標調要標在韻母上了。
四、 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
從兒童心理發展特點來看,初入學的孩子在知覺、記憶方面還帶有很大的直覺性、形象性,他們的抽象思維較弱。又由于一年級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借助外部刺激來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多采用兒歌、游戲、活動等兒童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 兒歌
兒歌由于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點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在教學中,我們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幫助孩子們牢固掌握漢語拼音。例如,在學習單韻母時,教學生朗讀兒歌:“嘴巴張大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對齊iii,嘴巴突起uuu,像吹口哨üüü。”學生邊唱邊記住了單韻母的發音。在學習“ch”時,教師教讀兒歌:“小猴子,嘴兒饞,吃了杏子吃李子,吃了李子吃柿子,吃了柿子鬧肚子。”在反復誦讀中,孩子們就掌握了“ch”的發音。在備課時,我注意收集有關拼音知識的兒歌,以便在教學中運用。有時也會自己動腦筋再編一些。如我自編了一首有關拼讀規則的兒歌:
小ü小ü小有禮貌,
見到jqx和y就脫帽,
脫了帽子還念ü,
妹妹üe和ün跟著講禮貌,
見到jqx和y,也忙著去脫帽。
我講了小ü怎么有禮貌的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然后教他們兒歌內容,再用節奏拍手法,邊拍邊大聲讀,學生很快就記住了兒歌并掌握了相應的拼讀規則。
(二) 游戲
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也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形式。把游戲引入課堂中能極大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就把知識熟練、牢固地掌握下來了。如:在比一比游戲中,我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讓孩子們從拼音卡片中很快地找到相應的拼音字母,并準確地讀出來,比比誰找得快,讀得準。在開火車游戲中,我逐張出示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卡片,要求每個學生用響亮的聲音讀出來。在讀中反饋信息,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使每個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在不同的方面都能有所進步。在找朋友的游戲中,我讓手里拿著m和a的兩個學生跑上講臺高舉卡片并分別說“我是聲母m”“我是韻母a”,面對面齊說:“咱倆交朋友。”全班學生齊讀齊拼,m-a-ma。同樣的方法拼出其他音節。孩子們樂在其中,配合默契。在練習小ü和聲母相拼是否要脫帽時,我出示了以下音節:l-ü q-ü n-ü x-üe j-ü j-ün n-üe讓孩子高舉兩拳頭,邊讀邊演示是否要脫帽。要脫帽的就放下兩拳頭,不要脫帽的繼續高舉拳頭。愉快的游戲,配合小ü拼寫規則兒歌,孩子很快就掌握了與小ü相關的拼寫規則。
(三) 圖片
由于一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弱,抽象的字母對于他們來說顯得枯燥乏味,需要借助直觀教具這一外部的刺激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學掛圖、課本插圖或多媒體課件來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仔細觀察,找出字形和圖片上相似的地方,把抽象的無意義的字母和直觀的圖像結合起來,幫助學生記住字母的讀音和字形,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五、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鞏固學習成果
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我們還可以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以配合、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如:舉辦拼讀拼寫比賽,激勵學生學好拼音,說好普通話。開放班級圖書角,鼓勵學生訂閱帶拼音的讀本,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閱讀拼音讀物。還可鼓勵學生用拼音學寫日記,哪怕寫一句話也好,隨時上傳到班級微信群,老師盡量批閱,哪怕是用語音給予贊許或反饋學生的錯誤所在。盡管學生還寫不好,有許多寫錯的音節,但通過寫日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了學拼音的重要性,做到學以致用,鞏固了學習效果又為寫話打下基礎。
在注意以上幾個環節的同時,教師還要設法幫助初次接觸學校與課堂的這些孩子們建立起愉悅的心理體驗,這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將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每一個學生獨特的感受與體驗,不輕易給予否定,要以激勵、引導和表揚為主,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參考文獻:
[1]楊廷偉.淺談一年級拼音教學[J].課外語文:下,2017(1):64.
[2]馬存超.淺談一年級拼音教學[J].教育,2016(6):00050.
作者簡介:
詹美蘭,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西洋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