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學生相較于高一、高二的學生而言,學習任務更加繁重,因為高三學生面臨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之一——高考。高中物理作為重要學科之一,其總復習也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之一。由于高考的競爭十分激烈,總復習時間較短,任務較重,同時還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能力,因此提高高三學生的物理總復習的效率便顯得尤為重要。結合多年教學經驗,筆者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以幫助學生取得佳績、教師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三物理;總復習;有效性;途徑分析
物理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相較于初中而言,高中物理的知識范圍擴大,會學習初中未學過的新內容,比如力的合成與分解、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定理以及能量守恒等,不僅知識廣度有所增加,其難度系數也在不斷升高。因此,許多學生表示高中物理特別難學懂,學生的考試成績也非常低,普遍都不及格,并且隨著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學生的心態也變得不穩定,從而導致學生在高三物理總復習沖刺階段的效率不高。許多教師鼓勵學生進行“題海戰術”,可最終的實際效果甚微,也有的教師占用學生大量的休息時間,為學生講解題目,可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沒有提升,種種現象讓教師頭疼不已。現如今,如何提高學生的物理復習效率已經成為每一位高三教師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
一、 鞏固基礎知識
不管是物理,還是其他學科,打好堅實的基礎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就像建房屋時所需要的地基,如果地基沒打好,是不能建筑成房屋的,即使建成了房子,也抵抗不了歲月的侵蝕。物理學習亦是如此。關于物理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概念、定理或者定律,二是公式,三是物理方法。在物理中,有很多易混淆的定理與概念,要想將它們清楚地記住,可以將相似的定理、概念等進行對比起來記,將不同之處牢記清楚,才能更好地分清概念。在對公式進行記憶時,也拒絕死記硬背,首先要將公式中每個符號的含義弄清楚,其次也要弄清楚公式的適用范圍以及使用條件。在把握定理與概念還有公式的同時,學生還要掌握物理方法,比如隔離法、整體法、正交分解法等,這些都是力學常用的物理方法,如何掌握這些方法,學生只能通過不斷的做題,不斷的進行歸納總結才能對這些方法印象深刻,在做題時才能熟練運用。
二、 引導學生對考點進行反復練習
所謂“考點”,便是“考試說明”的簡稱而已。對于理性學科而言,總結五年內的高考題,就能發現高考的主要考點是什么。教師能做的就是將考點準確標志出來,并引導學生不斷練習考點,以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考點進行反復練習時,可以將相似的題型放在一起講,便于學生根據它們之間相似的解題過程、解題方法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以此同時,也能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加深。在學生對考點進行練習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常識性的知識來啟發學生,并簡化解題的分析過程,使解題步驟清楚易懂,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 改變學生思維習慣,提高分析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按照慣性思維去思考問題,但在物理中,我們不能按照慣性的思維去判斷、去分析,因為我們的慣性思維會使物理問題復雜化。因此,在教學中,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看見學生有不會的問題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幫助學生來解答這道題,二是根據題目所給的信息,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使學生有能力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進行獨立判斷。
四、 抓住知識的內在聯系,整理成知識框圖
進入高三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問題,因此要學習的科目非常多,所學的知識也非常冗雜,因此要想學生在短時間內將所學習的物理知識記牢,并掌握所有的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技巧是非常困難的,同時也是非常不現實的。很多學生為了將以往的知識點撿起,對知識點進行查缺補漏通常采取加班加點開夜車的方法,最終導致自己疲憊不堪,不僅使第二天上課都缺乏精神,難以集中精力聽課,還使自己的身體素質降低,還增加了眼鏡度數,周而復始,導致自己的心理壓力過大,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
如何安撫學生的心理,輕松地解決學生總復習時產生的矛盾?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系統的復習時,應該幫助學生抓住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利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協助每一位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而且在以后的復習中,逐漸完善知識框架,形成知識網絡,便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全面的回顧,清楚地知道自己哪里不懂,使學生能夠及時弄清楚自己不會的知識。
總而言之,高三物理總復習的教學是物理教師教學任務中最重要的一項,它影響著學生的高考成績,也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在總復習教學中一定要做好引導與指導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月媚.如何高效引領高三物理二輪復習[J].高考,2015,(10X):39-40.
作者簡介:
何得輝,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