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是系統地學習物理知識的肇始階段,知識點并不多,然而還是有很多同學沒學進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產生主動探索的興趣和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認知整合教學內容,讓知識豐富有趣,讓課堂活潑生動。
關鍵詞:初中物理;靈動;實驗;合作學習;多媒體
新課標告訴我們學生是課堂的核心主體,高效課堂一定是學生積極參與,通過體驗和思考完善認知、理解的活潑式課堂。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單講理論難免枯燥難解,如果能以形象的知識展現,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進行互動合作和交流,就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善知識到能力的遷移。鑒于此,我們就通過本文從幾個小角度來說一下怎樣讓初中物理課堂活起來。
一、 以演示實驗激發勾起好奇心
初中生處于青春發育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事物認識相對緩慢。所以,我們教學物理過程中,要基于這些認知規律整合教學內容。尤其是在開課伊始,要能在短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他們主動求知、探索的欲望。演示實驗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比如,學習氣壓知識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瓶吞蛋演示實驗,讓孩子們感受神奇,帶著“為什么”來聽課。在學習電路時,我們也可以問大家:有沒有一種電路,可以進門時開關控制,床頭另一個開關也可以控制呢?給同學兩分鐘討論時間,有同學自己家的就是,但是說不上相關原理。然后我就可以現場演示一個……通過對課堂內容有關的演示實驗,勾起學生的好奇心,喚起他們“欲窮其林”的學習欲望,再趁熱打鐵給大家導入課堂學習,肯定能讓孩子們積極互動,連平時不愛學習的孩子都變得認真起來。
二、 以合作學習開展互動探索
蕭伯納說:你一個蘋果我一個蘋果,兩人交換每人還是一個,但是你一個觀點,我一個觀點,相互交換每人得到兩個觀點。知識就是這樣擴散的,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產生最大知識效能,我們可以組織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針對的是開放性和綜合性的問題,目的是讓同學們通過分工和合作實現共同進步和提升。實際操作中一般按“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組成5人左右的探索小組。組長根據成員的特長布置任務,在交互過程中再交換任務,互相啟發,交叉體驗。
例如,我們在教學“杠桿平衡”時,會發現很多同學淺嘗輒止,感覺這一章內容簡單,好理解。為了讓孩子們深入了解杠桿知識,我們可以設置探索小組,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收集現實生活中用杠桿原理的例子,以此來培養大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應用意識,進行知識遷移生成的能力。這樣同學們的參與感很強,討論也很到位,從最常見的蹺蹺板,到搬抬重物的撬棍,甚至有同學結合生物知識提到小臂上的骨頭也是杠桿原理……如此通過合作學習,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不但能激發學生興趣,讓孩子們有參與感,更讓同學們深入理解物理知識的實踐和運用原理,為學以致用、共同進步奠定基礎。
三、 以生活現象闡釋抽象概念
初中是系統學習物理知識的發端,現行教材為了培養學生興趣往往多結合生活實際問題來闡述物理現象,引導學生探索物理規律。所以,物理教學中我們不要照本宣科說抽象理論,要結合學生生活認知整合教學方法,以形象的生活現象來闡釋概念,協助同學分解抽象,深入理解。
譬如,教學比熱相關知識時,如果我們以純物理的角度來說概念,講原理,很多同學們都會陷入被動接收。因此,我們可以先借助生活來說現象,通過現象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引導深入認知:家里燒水的鋁壺為何有個塑料把柄?同樣情況下燒開一壺水時間長還是燒開半壺水的時間長?通過這樣的生活問題,我們可以鼓勵同學們自主設置小實驗來充分認知物理規律,這樣就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形象化,便于同學們深入認知并生成實踐運用能力。
四、 以形象媒體靈活呈現知識
物理是傳統的自然學科,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大多數都可以結合生活現象進行形象理解,也都可以通過手工實驗來發現規律或驗證現象。但是囿于客觀條件和時間限制,有的物理實驗不方便在課堂上操作,或者是微觀的現象無法在實驗中通過肉眼形象觀察。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可以用多媒體形象展現來彌補。多媒體具有集合影、聲于一體的優勢,我們可以借助相關視頻讓同學們觀察實驗操作過程和形象觀察微觀物理變化,以此形象的知識展示來讓學生產生靈活認知,遷移知識能力。
例如,在教學“汽化與升華”一課時,雖然實驗并不難操作,但是要形象觀察卻比較難。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讓同學們觀察水汽化和升華的微觀物理變化過程:水分子在受到加熱的情況下逐漸變得活躍,有一部分從液態變為氣態;干冰分子在特定的條件下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這些微觀過程能給學生產生深刻印象,促進知識理解。再如:在探索“與浮力大小有關的因素”時,我們可以在實驗前,先讓同學們進行視頻觀察,以此先掌握詳細的操作步驟和細節要領,學習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數據來對實驗規律進行分析歸納。
五、 小結
本文是我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讓物理課堂活躍提高效率的幾點認識??偟膩碚f,物理是自然學科,需要學生進行探索體驗認知,而不是記憶和灌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打破耳提面命的說教,要結合學生認知規律設置趣味式探索體驗學習互動,讓抽象的物理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吸引學生深入探索,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家瓊.讓學生思考起來 讓物理課堂活起來[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4(7):29-30.
作者簡介:
陳永柱,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寧夏石嘴山市崇剛九年制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