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文教學一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試卷命題角度提出一些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相關建議,從而能夠不斷提升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語文試卷分析;高中語文;現代文教學
閱讀是交流的基礎,是學生獲得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與閱讀思維。本文將基于語文試卷特點,分析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方式,希望能夠對相關研究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 關注社會動態發展,注重語文教書育人的價值
近些年來語文試卷中現代文閱讀題中,更加關注社會動態發展,比如實用類文本閱讀材料,比較注重考察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價值觀念。因此在平時的現代文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形成正能量的價值觀。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致橡樹》這一篇內容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蘇芮演唱的《牽手》片段,引導學生根據自身對歌曲的理解,闡述歌曲的中心思想。學生可以通過“所以牽了手的手,來生還要一起走”等歌詞,感受堅貞而執著的愛情,在學生紛紛回答之后,教師可以提出“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均傾盡才華表達自己對愛情的理解,對愛情的憧憬,你知道哪些有關于愛情的古詩詞呢?”學生回答“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等古詩詞。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互動方式,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學生課堂學習中的話語量。通過“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新時代女性,當代朦朧派女詩人的愛情宣言《致橡樹》”等方式,巧妙導入《致橡樹》的課程教學內容,真正使高中學生深入情境中,感受作者筆下的愛情。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形成正確的愛情觀。
二、 關注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學生主觀思想的考察
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多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話語量相對較少,教師處于課堂主導地位。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需要創新閱讀教學理念,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基于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將現代教育理念、素質教育理念融入到現代文閱讀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能夠將現代文閱讀文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相互融合,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與發言空間,增加學生的課堂話語量,注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身心發展。
縱觀語文試卷中的現代文閱讀題型,多呈現出注重客觀問題分析的特點,新課程改革以來,主觀型習題數量逐漸增加。特別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概括能力題目數量增多。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自主發揮,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關注學生個性特點與表達自己思想觀點的能力。以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雨巷》為例,教師可以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課文中哪些語句應用了修辭手法?”“詩人用了哪些詞語表現詩歌的這種凄美、感傷的基調?”等合作學習任務,學生之間相互分工、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任務布置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基于語文試卷的特點靈活布置任務,比如可以適當增加主觀類問題,關注學生個性特點的發揮等等。指引學生將個人經驗與閱讀情感體驗相結合,提高鑒賞能力和語文基本素養。
三、 關注人文科學發展,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論述類現代文閱讀材料中,通常以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類文本為主,重點考查學生語文知識理解能力、文章主題分析能力等。學生需要明確文章主旨,在通讀全文后,正確理解文章中具有深意的句子、詞語等,并能夠準確將作者的觀點表述出來。
縱觀近些年來語文試卷特點,均存在著將新課程改革理念融入到現代文閱讀材料中的情況,現代文閱讀更加注重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以及綜合思維能力的考察。論述類文本閱讀材料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基于閱讀材料,了解社會科學動態,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文學類文本材料更加注重學生情感的發散,使學生能夠真正投入到實際場景中,感受不同的人文風情。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獲得教養的方式》這篇內容中,教師可以通過“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是教養?”等相關問題引入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傳統文化中教育孩童的方式等等,使學生能夠在了解“何為教養”以及“教育價值”的基礎上,進入現代文閱讀中,準確表達作者的觀點。
四、 關注閱讀內容拓展,注重學生思維空間的延伸
文學類現代文閱讀材料中,多以散文的形式出現。傳統的語文試卷中,文學類現代文閱讀材料占據比例相對較高。但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文學類現代文閱讀材料中開始出現小說形式,散文和小說是材料的區別,但是題目考查學生能力沒有變。江蘇省語文高考,小說題和散文題每年必選其一,無論考散文,還是考小說,都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因此,平時現代文教學要注重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形成。拓展閱讀教學內容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可以基于文本內容推薦有關的現代文閱讀材料,豐富的閱讀量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對高中學生閱讀分析能力的提升能夠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完成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文本內容后,可以為學生推薦《我撞上了秋天》《小春天氣》等郁達夫的相關文本內容,使學生能夠感受不同季節中郁達夫的個人情感理解與情感特點。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的課后閱讀任務,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拓展學生的視野,打開學生的閱讀思維空間。
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閱讀學習逐步形成,閱讀對學生語文知識的深入學習以及語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分析試卷命題特點,有助于明確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理清現代文閱讀的思路,提升學生的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為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家海.高考語文論述類文本閱讀考查的特色與思考——以江蘇省自主命題八年實踐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06(17):54-57.
作者簡介:
邵國春,中學一級,江蘇省宜興市,江蘇省宜興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