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蓉
摘 要: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應用技術的日漸發展成熟,及其在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圖書館單位日常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引入運用,對于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圖書館日常服務性業務活動綜合組織開展過程造成了顯著且深刻的影響,在一定時期之內深刻影響圖書館目標讀者群體的閱讀體驗活動參與實施方式。本文圍繞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技術論題,擇取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的分析論述。
關鍵詞:個性化 圖書信息服務技術 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10(c)-0255-02
伴隨著數字圖書館服務應用技術系統在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的廣泛充分引入運用,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技術在現階段我國圖書館建設和業務運行過程中的應用價值,逐步引起了我國相關領域基礎性研究工作人員的廣泛持續密切關注。在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模式的具體化的運作過程中;通常會遵照實際面對的學科類型差異,為對象讀者群體針對性地調取和提供對應的圖書文件信息要素。并且借由對數據過濾技術的有效運用,具體將具備充分應用價值的圖書信息資料推送給目標讀者,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技術系統中,最為關鍵的技術形態是用戶興趣建模技術和個性化圖書信息資料推薦技術,且伴隨著圖書館服務應用技術系統的不斷發展成熟,實際應用客戶數量規模的顯著增加,以及高等院校圖書館整體性藏書數量的不斷增加,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應用技術逐步進入了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有鑒于此,本文將會圍繞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技術展開簡要的闡釋分析。
1 用戶興趣建模技術分析
1.1 讀者信息收集方式
1.1.1 顯式信息收集方式
所謂顯式信息收集方式,就是以指令圖書館目標讀者服務對象群體自主填表的業務活動組織實施形式,向圖書館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技術系統自主提供有關個人圖書資料閱讀體驗偏好的相關信息,其中具體包含的信息要素類型,主要包含讀者的身份屬性描述信息,以及讀者對圖書文獻信息資源的評價信息等。這里所說的讀者身份屬性信息,主要包含讀者自身的姓名、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興趣愛好,以及閱讀書籍門類偏好等。顯式信息收集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的基本特點,在于需要保證和調動讀者自身的主動參與行為,且讀者自身在保護隱私思想的指導下,往往不會主動提供真實且完整的信息要素,因而在實際獲取的信息質量層面存在一定表現程度的缺陷性問題。
1.1.2 隱式信息收集方式
所謂隱式信息收集方式,能夠有效且充分地規避和克服在顯式信息收集方式應用背景之下,因目標讀者群體的主觀性參與選擇行為所造成的信息真實性局限問題,可以借由對系統內部相關技術功能組件的調動和運用,自動化地完成針對目標性數據信息要素項目的收集和獲取技術過程,憑借其本身具備的相對強烈的實時性特點,能夠實現對最新生成的數據信息要素類型的及時動態收集獲取過程。在這一信息收集技術作業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隱性信息要素的具體化組成內容,主要包含讀者檢索記錄信息、讀者網絡資源下載操作行為記錄信息,以及Web頁面訪問行為記錄信息等多個具體類型。
1.2 用戶興趣的描述方式
第一,基于內容要素的讀者興趣描述方式。我國學者曾春等人將現代圖書館讀者群體中的用戶興趣模型具體劃分為如下幾個類別:向量空間興趣模型、類型層次結構興趣模型、加權語義網興趣模型、書簽與目錄結構興趣模型。所謂向量空間興趣模型,就是要基于用戶充分感興趣的特征向量,針對特定讀者實際具備的興趣特點展開分析描述,繼而在充分有效運用基于內容要素考慮層面背景之上的過濾應用系統基礎之上,針對讀者展開科學化且合理化的內容素材要素選取推薦行為。比如在TF-IDF技術的應用背景之下,能夠具體將特定化讀者的興趣特征向量處理成權重向量的具體表現項目形式,并通過規范化和程序化的的計算處理分析手段,具體確認每個單一化特征向量元素在基礎模型設計運用過程中所占據的數量權重,繼而確保實際獲取的技術性測算描述工作成果,能夠切實具備穩定且充分的科學性和穩定性。IfWeb以及SiteIF應用技術系統,實現了對加權語義網模型分析技術系統的充分引入結合,而加權語義網模型分析技術系統,本身實現了對傳統的長期運用的VSM技術模型的有效且充分的擴展和運用,充分考慮和關注了特征性興趣描述向量元素之間的相互性數學制約關系,以及上下文邏輯關系結構特征。
第二,基于評分要素的讀者興趣描述方式。基于評分要素的讀者興趣描述方式在具體化的技術應用過程中,通常傾向于將讀者實際展現的圖書文獻信息資源要素閱讀體驗性興趣,表示為一種具備特定化形制表現特征的“讀者-項目評分矩陣”,且在常規性的協同過濾推薦應用技術系統中,獲取了穩定且充分的實際技術應用空間,且該種興趣描述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通常不需要依賴項目要素本身具備的基礎性特征,僅需要運用用戶在評分數據信息結果計算處理過程中的基礎相似性。
2 個性化推薦技術分析
所謂基于內容要素層面的個性化閱讀文獻信息要素個性化推薦技術,其基本的學理內涵,就是要針對系統內部已經吸納的目標性讀者用戶群體,結合其在過往使用系統過程中,已經明確展現的圖書文獻信息資料閱讀感知興趣,為其針對性地調取和推薦與其實際展現的閱讀興趣特征相同和相近的圖書文獻閱讀信息資源要素。
早在20世紀60年代的歷史性時間階段,技術研究人員Gerard Salton借由對向量空間模型(Vector Space Modek,VSM)的運用,針對目標性讀者群體的基礎閱讀體驗興趣展開了簡要化且系統化的閱讀分析,之后基于TF-IDF技術(term-freqiency-inverse-document-frequency),切實將之前已經獲取的網絡信息資源要素轉化處理成了VSM表現形式,并借由后續開展的相似性數學計算處理,獲取了最終的研究成果。
3 結語
針對個性化圖書信息服務技術論題,本文擇取用戶興趣建模技術分析,以及個性化推薦技術分析,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具體的分析論述,旨意為相關領域的基礎性研究人員構筑和提供經驗性參考借鑒支持條件。個性化圖書信息應用技術的日漸發展成熟,及其在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圖書館日常業務運行過程中的引入運用,對于保障和支持我國圖書館信息服務實踐工作綜合性組織實施效能的不斷改善優化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章雅琴,沈音樂.基于“校企共同體”的高職圖書館職業技能“考證考級”立體化信息服務的建設探討——以杭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信息中心建設為例[J].科技視界,2015(19):35-37.
[2] 何朝暉.立體化信息服務專業讀者 市場化經營盤活學術期刊——《現代圖書情報技術》廣告經營隨想[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3(3):12-15.
[3] 任春梅.高校圖書館與院系圖書資料室搭建網絡信息服務平臺的必要性[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165-167.
[4] 趙景明.借鑒企業經理人的選拔原則 做好信息時代圖書館館長選任工作[J].中外科技信息,2001(12):63-65.
[5] 克里斯·福格森,王波.“動搖概念的根基”:下一代信息服務需要將研究和技術支持相結合[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5):2-7,12.
[6] 樊曉莉,章繼華.高校圖書館學科信息服務社會化探究——以服務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2(S1):7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