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君
摘要:近些年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教育教學領域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改革和創新中也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對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沖擊力,使得教育教學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初中數學教學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項重要學科,如何更好的創新教學方法已經成為教學工作者研究的重點課題。因此,本文筆者則首先介紹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進一步探討其創新教學方法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前言: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育領域也應不斷創新提高,國家和社會也對人才的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上也更受到重視。為了能夠更好的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學理念,初中數學教學應結合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不斷探索教學新方法、形式,逐步革新并調整數學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思想中借助創新手段,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為此,如何在新課改下改革并創新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值得探究。
1.初中數學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有待完善
創新教學有賴于科學的教學思想理論,若是教學缺乏準確性的教學目標,且沒有遵循有條不吝的教學方法,只會導致教學創新處于舉步維艱的地步。沒有科學的教學指導方針來進行知識講授,只是對教學形式進行改進完善,教學創新無疑“空口說白話”。且在學生自身條件以及客觀條件因素的影響下,在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個性發展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教師若是不能夠根據學生的變化來施展有效的教學方法策略,顯然難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1.2教學模式有待創新
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數學課堂中教師居于主導地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成為課堂的“附屬品”,學生跟著教師走,課堂氛圍極為枯燥乏味,學生學習主動性難以提升。雖然新課改不斷提倡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于學生學習興趣,倡導人本教學觀。但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單一式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個性思維牢牢牽引在教師手中,這就致使學生的創造力及其思維能力被有所固定,想象力也難以提升,若想提高課堂教學成效難度極大。
2.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及其創新措施
2.1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創新意識
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師若想從真正意義上去創新教學,那么教師必須先提高自我創新意識。提高的關鍵在于教師必須要樹立其科學、先進的教學思想,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不斷強化創新意識。例如:在學習《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時,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與思路來展開該項教學任務。如通過動手操作方法,讓學生立足教材來自行操作,得出關于軸對稱的相關性質;亦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先出示軸對稱圖片引發學生關于性質的思考,而后動態呈現軸對稱所分割的線段、角度均相等的狀況。而教師可將這兩種方法完全結合在一起,雖教學思路和構思有所不同,但如此有機結合,所取得的教學效果是可喜的,皆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教師運用這種教學方式也體現出了創新精神和思想。
2.2差異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每個學生的個性、心理、身體上的發展皆是不同的,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展開差異化教學便是為了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能夠獲得相應的發展,而若想有效展開此項教學還需教師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以及可施行的教學目標,設計出適合本班級學生所能準確認知的教學方式,使得“人人皆可獲得數學發展”。教師教學目標大致可從以下幾點出發:其一,基于形象記憶識記內容,確保學習較為吃力的學生消化知識;其二,基于抽象理解性的知識,確保學習較好的學生能夠更好理解知識;其三,基于擴展性知識內容,逐步提高學習優秀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如此,在差異化教學目標之下,采用分層目標來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動態協調師生間的教學與學習。例如:教學《等腰三角形》時,教師便可根據教材內容來進行差異教學: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應著眼于等腰三角形的相關定義和概念的形象記憶,引導這部分學生進行判斷和選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較好的學生能夠自行闡述等腰三角形的定理并證明,會舉一反三,引導這部分學生享受學習;學習優異的學生應著眼于定理的綜合運用,且熟練掌握邏輯推理能力,并從已有題型中自行改造拓展題目,學會創新編題,一題多問、多解,培養這部分學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2.3強化實踐,增強學生知識運用能力
新課改下為初中數學教學注入了新思路,教學應確切落實好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而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摒棄落后的教學方式的桎梏,積極為學生創設高效的學習平臺,使學生獲得鍛煉,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例如:教學《普查和抽樣調查》時,教師可事先讓學生自行收集所在地區的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并在課堂上分享數據收集的方法。學生分享完后,教師再引入相關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好理解數據收集時所能用到的調查方法。此外,教師可讓學生自行思考,舉例生活中的抽樣和普查,并嘗試小組合作自主設定調查主題來進行數據收集,并設置相應的獎勵措施,以充分調動整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出更好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應不斷創新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效果,創新教學模式,這是當前新教育模式體系下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和國家需要人才標準的必然需求。因此,廣大初中數學教育者在展開教學時必須立足新課標,并以此來進行數學教學,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不斷進行經驗總結、實踐,逐步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策略,強化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創設出高效的數學課堂,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推向更高層次。
參考文獻:
[1]張建瓊.探究性教學的應然走向[J].教育探索.2005(02)
[2]高向斌.中學數學探究課選材的四個視角[J].數學教育學報.2004(03)
[3]楊春宏.培養創造性思維是素質教育的靈魂[J].教育探索.2002(12)
[4]張崇善.探究式:課堂教學改革之理想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