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鵬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我黨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加強部署,以此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進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深入,而人文關懷的缺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日益顯現出來,特別是職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關懷缺失受到政工管理人員的普遍重視。交通部門應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紛紛針對職工工作崗位特點,不斷加強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有效策略,從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人文關懷;思想政治;含義
1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的含義
在思想教育中,“人”作為主體和承擔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路線和方向起到了引領作用;“文”則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人”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和深淺起到了決定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關懷”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人文關懷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對人的價值、需求以及精神追求比較重視,它最早在《易經》中被人們發現。人文關懷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衍生物,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得到延伸,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把握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通過人文關懷能夠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從而使職工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內心困惑得到切實解決,個人需求得到滿足,體現出了對人的關心、保護和尊重。
2 交通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關懷的作用
1、強化職工政治思想教育,持續進行正面宣傳引導
面對職工生活多樣化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趨向,在傳統政治學習中,除了加強黨的理論教育、國家的法律法規、企業規章制度學習,還應加強“四德”教育和“八榮八恥”教育,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要加強職工群眾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全社會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方法、和諧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處理問題,培養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以開闊的心胸和積極的心境看待一切。
同時,還要著力豐富社會文化生活,滿足人們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藝術陶冶情操、愉悅身心的獨特作用,用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用優秀的文藝作品武裝群眾的頭腦,消除生活、工作中產生的憂郁感、孤獨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緒,讓人們不僅在物質生活上富裕,同時也在精神生活上感到愉快。
思想政治工作要認真研究職工的心理狀態,對待職工要像對待親人一樣,以心換心,形成情感共鳴;以情動情,溫潤對方心靈。在情感上要給予他們更多地理解和同情,帶著感情去傾聽問題,了解問題,體諒他們的難處。在具體工作中,應當在緊緊把握、了解職工的愿望、要求、思想認識和接受水平的基礎上來進行,不能只是居高臨下地單向灌輸,更不能一味地要求他們放棄自己的認識和意愿而被動地適應和接受企業的要求,要注重企業和職工、干部和群眾的思想互動及思想互助。同時,要利用好媒體信息和企業的網絡平臺,暢通職工接受信息的途徑。通過在職工中開展讀書、座談等活動,了解職工思想,掌握職工需求,提高正面宣傳引導的時效性、針對性、目的性,增強思想政治的滲透力,從而為各項工作贏得主動權。
有針對性地做好職工的思想疏導,以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釋疑、解惑、順氣。思想政治工作者對職工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應淘汰“花架子”和“講大道理”的陳舊模式,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和解剖各種思想問題產生的根源,從而為號準“脈搏”、對癥下藥打牢基礎。同時,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使管理的過程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成為對職工出現的思想問題釋疑、解惑、順氣的過程。
2、順暢溝通渠道,搭建干群交流平臺
堅持以人為本,和諧各種關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點。古人云“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拓展覆蓋面,把外延擴展到本企業以外,主動與社會各界聯系溝通,聽取意見。同時,加強對外宣傳,通過與各級政府、業務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聯系溝通,努力使社會各界了解企業、理解企業、支持企業,為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營造天時、地利、人和兼備的良好發展環境。
加強溝通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干群溝通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了解群眾實際困難和實際需要的重要途徑。當前,企業改革發展已進入關鍵時期,即保持著巨大活力,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矛盾和阻力,不論是微觀的個人與個人的溝通障礙,還是宏觀社會管理的溝通障礙,都會產生矛盾,進而導致矛盾激化,危害社會的和諧穩定。因此,當前要注重聽取各個層面不同的聲音,了解各個群體不同的利益訴求,既是形式發展的需要,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凝聚職工隊伍的必要條件。在工作中,暢通職工接受各種信息的途徑,該讓職工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讓職工知道,該解釋清楚的敏感問題一定要向職工解釋清楚,該向職工講明白的道理一定要講明白,這樣才能更有利于正面工作的開展,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工作的順利開展。
3、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
要把尊重職工、理解職工放在首位,要經常深入到生活困難職工群眾之中,掌握他們的實際情況,使思想政治工作與職工群眾的愿望合拍。要充分地尊重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不能僅僅把職工群眾看作是追求經濟效益的勞動者,還要把職工看作是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主人。
在實際經濟活動中,要努力營造一個讓職工感到溫暖和諧、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人文關懷”環境。要采取社會募捐、職工集資等多種方式,建立愛心濟困專項基金,幫助困難職工解決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職工的利益得不到根本滿足,存在的實際困難得不到有效的解決,思想政治工作就會缺乏職工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為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群眾為本,從心靈深處拉近企業與職工、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從解決職工意愿強烈的問題入手,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要從職工個人發展前景入手,根據職工的特長,進行職工職業生涯設計,有針對性地進行系統專業技能培訓,真正以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和諧的環境留人,穩定企業骨干隊伍,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
4、立足長效下功夫,認真搞好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關懷,要讓職工在企業發展中得到實惠,享受成果,感受企業的感情、關心、溫暖,既要把握住新形勢下干部職工思想變化的脈搏“對癥下藥”,更要在立足長效上下功夫,確保思想政治工作謀長效、管長遠、落點實、后勁足。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就是要完善培訓教育規劃,加大在崗培訓力度,使每個人的智慧得以充分開發,技能不斷提高;為職工設計職業生涯、善于為職工創造發展的平臺,并將其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之中,為職工規劃發展計劃。
要圍繞企業長遠發展做文章,既要培養干部職工敬業強能的工作本領,贏得地位,有所作為;也要幫助干部職工提升綜合素質,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切實用人文關懷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總之,只有在長效上下功夫,把人文關懷做真、做實、做長、做久,才能不斷滿足干部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才能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使人文關懷成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助推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應更加重視工作方法創新,將人文關懷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以適應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不斷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觀念創新。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將人文關懷充分運用起來,貼近實際,貼近員工,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心理訴求,重在解決他們內心的實際困惑,在這個基礎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導,才能真正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章羽.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關懷:觀念支持與內在要求[J]. 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 2012(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