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張林輝+華懷玉
摘要:現在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的工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環保也越來越關注。在環境管理方面涵蓋很多內容,管理也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只是靠政府進行環境保護的工作遠遠不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進來。文章就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意義進行了闡述,提出了一些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有效途徑。希望給相關的環境保護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管理;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8)01-001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1.009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Zhou Yun,Zhang Linhui,Hua Huaiyu
(Zhejiang Renxin Central Academy of Sciences Co., Ltd., Ningbo, Zhejiang 315199,China)
Abstract: Nowadays, our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A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they are also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vering a lot of content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anagement is also very complicated. Therefore, just relying on the governmen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far from enough and we need everyone involved.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ways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Public particip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path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另外,社會不斷發展,也需要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中,給我們國家的環保事業貢獻力量。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能夠促進我們國家的環保事業的發展。現在我們在環境保護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和理想狀態還有一些差距。所以,我們要充分調動工作的積極性,讓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平時要加強對環保的宣傳,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增強公眾參與的途徑,并且要從法律的層面上給予保障,讓公眾自覺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給我們國家的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1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理論意義
現在國家和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所以對身體健康和環境的關注程度在逐漸增加。其中人們參與環境保護也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首先,有關環境權的理論,人們都擁有在舒適和健康的環境中生活的權利。第二,環境的管理是公眾托付政府管理,國家管理,公眾是信托人,所以實施相關環境保護的權利也是信托人自己的權利。第三,從公共環境財產方面考慮,整個人類的環境都是公共的財產,所以不管任何個人都沒有權利損壞公共財產。第四,公眾迫切要求進入到保護環境的實踐和國家發展的情況也息息相關。 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第一,公眾進行環境保護工作能夠維護自身的利益。現在破壞環境的行為有很多,損壞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能夠改變環境的狀態,維護自身的利益。第二,公眾進行環境保護工作能夠幫助政府有效降低環境管理的費用和成本,提高政府在環境治理的質量。公眾能夠通過合理表達自己的意見,讓政府制定決策時候更加全面。最后,公眾都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能夠大大推動我們國家的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
2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現狀
2.1 公眾只是關注,但參與的積極性不大
現在人們非常關心環境的質量,因為這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對環境的關注越來越大。現在一些生態問題不斷出現,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比如霧霾問題等。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迫切要求改善現在的環境狀況,而且環境保護和自身的利益息息相。但是,大家雖然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參與到保護環境中。
2.2 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中的途徑很單一,沒有一個整體的意識
在環境保護相關的組織和政府有關方面雖然也在不斷宣傳和教育,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但是并沒有列出一些細則,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公眾參與到環保工作相關具體行動。另外,對于公眾來說,參與環保是個人的行為,但是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要形成一個相關的組織,就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太成熟的組織,這樣公眾在環保具體參與過程中沒有整體的意識。
2.3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大家一直在呼吁保護環境,公眾也想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所以公眾特別想要得到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引導。但是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法律和法規還不是很完善,有些法律操作起來不容易,不能夠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導致在公眾參與環保事業的時候不知道從何下手。我們國家對于公眾進行環保事業的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從而導致公民的人身安全也是一個大問題。
2.4 非政府環保組織沒有發揮出具體的作用
現在我們國家有很大程度上都是政府在主導環境相關事業,很多的組織都是政府組織建立的,只有特別少的是非政府組織。加上人們對非政府組織不是很了解,這樣非政府組織不好得到大家的信任。民間的組織在法律和法規方面不太完善,有時候缺少專業的人才,這樣就降低了公眾的支持度,不好發揮出作用。
3 環境保護中公眾參與機制的完善
3.1 保障公眾對環境的知情權
政府為了能夠讓公眾參與到環保中,要建立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公眾能夠獲得各種信息,公眾按照相應的程序得到環保信息,從而參與到環境保護事業中。政府和其他的企業也要向公眾公開相關的環保信息。現在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相應的制度公開是必需的。立法的過程中,要落實責任制,規定相應的責任人。對于政府和公眾來說,在發現環境污染的時候一定要揭露環境污染事件,所以公眾要看到相關部門發布的環保信息,這是公眾的知情權。第一,保證相關的環境信息及時公開。第二,讓公眾知道什么時間公開信息,在哪里公開信息。第三,那些不按照規定,拒絕信息公開的行為要給予一定的處罰,政府和企業不能拒絕公眾想要得到環保信息的請求。第四,在環保信息公開的時候,一定要通俗易懂,不要弄虛作假,也不要混淆視聽,要直接公布,讓公眾能夠明白。國家在這方面做出了明確的指示,相關的責任人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把相應的環保信息真實公布出來,必要的時候,可以舉行新聞發布會,聽證會,在現場解答大家的問題。把環境信息的制度公開,能夠很大程度上保障公眾得到相關的環境信息,形成信息反饋制度,知道公眾的反饋,更有利于公眾參與到環保事業中。
3.2 建立環境公益訴訟的制度
為了保障公眾能夠充分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建立公益的訴訟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向西方一些國家學習,確定相關的環境公益訴訟的制度,保障公眾的權利。
4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路徑
4.1 增強公眾環境意識
公民的環保意識非常重要,環保意識強能夠引導公民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去。環保意識主要包括相關的環保理念,環保的態度,環保的知識,還有具體的環境保護的行為。公眾只有增強了自己的環保意識和相關的環保知識才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各個相關的部門要不斷進行環保教育的宣傳,增強公眾的環保知識,讓公眾了解相關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另外,一些公益廣告也是一種不錯的形式,要通過電視媒體等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傳,讓公眾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做環境的主人。
4.2 保證問卷調查的真實性
我們知道調查問卷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但是很多調查問卷都是走一個形式,沒有具體的針對性,也沒有落到實處,而且調查的內容都很膚淺,避免重要的問題。我們要從對環境保護的具體角度出發,要讓選擇的對象有代表性,另外,要選擇不同知識水平,環保認知程度不同的人,還有根據環境影響不同程度地區的人做出綜合性的選擇。很多調查問卷沒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基本是一個形式,不利于具體工作,所以在設置調查問卷的時候,要擴大相應的范圍,保證不同情況的人都能參加,其次,也要聽取專家的意見,保證問卷的專業性。
綜上所述,公眾參與到環境保護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另外也可以召開相關的專家咨詢會議和座談會,開通電話舉報熱線和電子郵箱等,通過不同的形式讓公眾了解到環境情況,發現有環境污染的現象及時舉報。
參考文獻
[1] 王宇石.基于現代環境景觀設計的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簡析[J].現代園藝,2012,(8):28.
[2] 章鎮強.淺析行為心理學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1,(11):33.
[3]鐘春平.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推進國際低碳城建設[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3,(2):1-4.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Z].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1996.
收稿日期:2017-11-22
作者簡介:周蕓(1984-),女,本科,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