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相熙
摘 要:青少年具有可塑性強、非常信任和依賴家庭等特點,因此,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至關重要。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長要善于將法律教育融入到日常家教中,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本文從家庭教育出發,探討了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以及措施,家長首先要有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意識,約束自己的言行,起到表率作用,多關注青少年周圍的犯罪情況,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
關鍵字:家教;法律意識;青少年犯罪
引言
青少年犯罪近年來在我國呈上升的趨勢,青少年犯罪問題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點與熱點社會問題,是有許多社會矛盾引起的復雜問題。隨著對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日益深入,人們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點、易發群體等方面都已經做了比較透徹的研究,并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預防青少年犯罪方法與措施方面的探討。青少年是一個具有自身特點的特殊群體,外界對他們的影響較大,可塑性強,對家庭的依賴性強,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結合青少年的這些特點,探討了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以及措施。
一、家長法律意識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
在相同的社會大環境中,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環境不一樣。對于未成年的青少年,接觸外面的社會環境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學校中,家庭和學校的環境對于青少年的成長發揮著最主要的作用,特別是家庭環境。雖然家庭環境小,但是對于人成長的影響貫穿其一生。根據很多調查顯示,一個成長在不和諧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在青少年階段,可塑性強的特點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是一把雙刃劍,容易被教好,但是更容易被帶環,青少年的成長環境對于他們的行為習慣影響巨大,而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父母,他們的言行對于青少的行為習慣具有直接的影響。成長于家暴環境中的人日后也易于進行家暴虐待家人。因此,家庭環境對于青少年的成長影響巨大,家長要不斷增強法律意識,也要對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不斷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律意識,將法律意識運用到家庭教育中;要不斷增強自身法律素養,運用合適的教育方式,結合生活實際去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法律允許和禁止的事情。通過日常生活中自身的言傳身教,對子女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從小就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約束自己的言行,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意義重大。
二、我國家長法律意識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國家在不斷加強法制建設和開展法制宣傳活動,國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提高。對于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時,漸漸學會了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利益。但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未成年人的家長們,在保護自己及孩子的利益時,往往忽略了法律在孩子教育上的作用。有些家長崇尚以牙還牙的模式,并且將以牙還牙的模式貫徹到孩子的教育中,這種宣揚仇恨的教育方式是不好的,很多“忍一時風平浪靜”的小事情,在“以牙還牙”后就會激化得不可控制,當然緊急情況下正當防衛就另當別論了。如果不分情形就使用以牙還牙的教育方式,將教會孩子逃避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變得狡詐,不利于孩子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識,不遵守法律規范?,F代社會,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父母愛子心切,過分溺愛孩子,容不得孩子的利益有半點侵犯,因此孩子教育的內容缺失,教育方式有些偏頗。目前,家長都強調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注重素質教育,豈不知對于孩子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都滯后了。所以家長在不斷為孩子創造物質條件和教育條件時,做好孩子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前提和基礎,引導孩子走上一條正當的成長做人的道路。俗語云“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心術不正、不遵守法律的人越有能力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三、提高家長法律意識,有效預防青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家長的法律意識對于培養孩子的法律意識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自身要不斷提高法律意識,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榜樣,教會孩子做人做事,而且還有充分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加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宣傳力度
由于家長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和意識不夠,因此要加強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宣傳力度,讓家長意識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也意識到家庭法律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家長自覺將法律教育貫徹于家庭教育中。過去幾十年,我國實行計劃生育,宣傳優生優育,全國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近幾年,雖然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是由于生活壓力大,國民素質提高,大家都追求優生優育,所以獨生子女家庭并未有很大改觀。家長們更注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從營養到胎教,從小在家就進行啟蒙教育,選擇好的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父母陪讀購買學區房都體現出他們的用心良苦。國家可以利用家長們期盼孩子成人成才的心理,成立專門的法制宣傳教育機構宣傳預防青少年犯罪,這樣就大大加強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法制宣傳,介紹當今社會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嚴重性,青少年犯罪問題對社會的危害性,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介紹家庭教育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讓家長意識到預防青少年犯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多關注青少年犯罪問題,明白家長們對于預防青少年犯罪自身的責任重大,在日后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有意識地將法律教育貫穿于家庭教育,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另外,還可以和學校一起努力,制作法制宣傳資料,發給家長看,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法律教育的方法。如果青少年成長于法律意識濃厚的家教環境中,將會充分認識到犯罪的后果和遵紀守法的好處,約束自己的言行,起到預防犯罪的效果。
(二)家長的表率作用
在家庭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方面,不僅要求家長具備法律意識,還應該約束自己的言行,通過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去影響青少年的言行,起到表率作用。人的是非觀念并非先天而有,而是后天學習所得,我國有很多關于環境對于人的影響的名言和故事,如“性相近,習相遠”等名言,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今有學區房的案例,都是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提時代,最親近和最信賴的人就是家長,大部分行為習慣都是學習于父母。父母的言行、習慣、生活態度和性格都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內容,父母的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言行,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做好榜樣的作用。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沒有約束自己的言行,不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將會導致“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將難以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三)關注青少年的成長環境,采用適當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喜歡教育的方式和內容不一樣,所以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征,采用合適的教育方式和內容,讓孩子易于接受,特別是處于叛逆階段的青少年時期,寓理于事,采用孩子熟悉的事例作為教導內容,增加孩子的認同感,在好的時機時用適當的方法教育孩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庭之外,青少年的朋友圈對他們的影響最大,要融入朋友圈,就要和圈子保持一致。孟子曰:“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如果朋友圈的言行不好,將會帶領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幫他融入一個好的朋友圈,遠離不良群體。
四、結束語
青少年犯罪是一個社會問題,國家已采取各種預防措施,青少年的本質都不壞,主要是由于法律意識淡薄,沒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要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最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孩子的法制教育,讓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紀素華.家教中的法律意識與青少年犯罪的預防[J]. 青少年犯罪問題,2003(6):33-35.
[2]胡云騰.認真落實“青年發展規劃”切實預防青少年犯罪——兼論家庭、家教、家風與青少年犯罪[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7(4):96-103.
[3]賴道治.當前家教危機對青少年成長的沖擊[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6):55-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