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梅
【摘 要】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教師要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創設情境,感悟閱讀;小組合作,互動閱讀;挖掘資源,拓展閱讀。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高效課堂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初中生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語文教學中,尤以閱讀教學為重,主要強調通過教師、學生與文章內容的互動交流來獲得學習體驗,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所以,教師必須注重語文閱讀教學。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占據主導地位,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刻板、枯燥,不符合現今學生追求新穎趣味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心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得不到發揮,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受到打擊,因而教學質量不高。新課標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作了明確的強調,因而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高效課堂迫在眉睫。同時,教師要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必須注意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要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只有教師重視起來,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正確的方向引導學生,優化教學效果。其次要提升自身的素質。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對于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優秀的教師會不斷鉆研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最后,還要注重教學內容的調整。好的閱讀教學內容一定是符合時代發展,貼近社會現實的內容,這樣才有助于學生理解其內涵。那么具體應當如何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呢?本文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一、創設情境,感悟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分析能力,同時注重閱讀中情操的陶冶和人文精神的感知與獲得。對于初中生而言,其認知層次和心理發展水平決定了教師必須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的方法無疑是可行的。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各種媒介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利用情境的直觀體驗達到感悟閱讀內容的效果,提升閱讀能力。比較常見的情境創設方法有多媒體呈現、音樂渲染、情景表演、問題情境等。比如,學習寓言《刻舟求劍》一文時,學生對于課文描繪的場景想象起來比較困難,單靠教師的講解無法獲得透徹的理解,此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從網絡上找到符合這個寓言故事的視頻或者動畫,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呈現畫面,既富有趣味性,又簡單易懂,故事的畫面直觀地展示在學生眼前,學生能看到船是不斷行駛的,而劍就留在原地,楚人在船上做了記號也無濟于事,因此通過這個故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到文章表達的思想,即人的思想不能僵化,要尊重客觀規律辦事。
二、小組合作,互動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在課堂上師生進行閱讀體驗互動交流的教學,既可以進行學生的個體閱讀行為和思考,又受到集體閱讀環境的影響。所以,教師一方面要注重鍛煉學生個體閱讀與思考的能力,引導其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探究;另一方面,還要重視集體閱讀的優勢,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學生自我閱讀中獲得的感悟進行強化,并進行小組討論,在互動閱讀中得到多角度的啟發,從而更全面地領悟閱讀內容。同時,互動式的閱讀方法打破了傳統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互動少,學生之間無互動的僵化課堂。學生圍坐在一起,氛圍輕松愉悅,你一言我一語,靈感在討論中迸發,教師再加以巧妙地引導,互動閱讀效果可見一斑。以《幼時記趣》一文為例,教師在講解課文的時候,可以預先提出一些問題,如“文中寫了幾件趣事?能否調換順序?”“作者文中描寫的‘昆蟲在生活中很常見,為什么能夠令其獲得‘物外之趣,并且描繪得生機盎然?”然后劃分小組,讓各小組選擇自己的方式帶著問題進行合作互動閱讀。有的小組選擇結合自己的童年趣事代入分析,從幼時的自己的角度入手,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歷,表達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作者所蘊含的情感。在這樣愉悅的氛圍中,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爭相表達自己的見解,最后組內匯總,這樣得到了比較全面的分析,了解作者主要記敘了三件趣事,這三件趣事按照室內到室外的寫作順序,表達了作者對于動物、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與熱愛,并且強調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加上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以及豐富的聯想能力,這樣才能獲得豐富的體驗,從而促進語文素養的提升。還有的小組采用表演情景劇的方式,將課文內容表演出來,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進入情境中,直觀地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多元化的互動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三、挖掘資源,拓展閱讀
初中語文課本中學習的文章都是教材編寫組專家經過詳細、嚴謹的論證和商議而選定的,其代表性和優秀程度不言而喻。但是我國的文化知識海洋何其廣闊,所以教師既要注重教材內容的講解,還要引導學生多多涉獵課外文學知識,拓展閱讀,從小說到散文,從詩歌到戲曲,各種類型、各種體裁,以課堂所學閱讀方法分析課外閱讀內容,在開闊視野的基礎上,不僅很好地強化了所學知識,還能通過課外練習獲得更多體驗,反過來促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在教學《中秋詠月詩詞三首》一課時,課文中包括三首不同體裁的詩歌,有古詩、詞、現代詩,通過對三首詩歌表達方式的分析,結合實際情景,學生可以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此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在課后搜集寫月的詩歌,寫表達中秋思念之情的詩歌,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制作詩歌集。學生動手的過程中,已經通過自主閱讀的方式對詩歌有一定的了解,再結合教材的內容,制作詩歌集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并且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愛喜.妙趣橫生 引人入勝——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對話藝術【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12)
【2】余春梅.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讀書文摘,20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