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芮坪
摘 要:低年級識字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教給學生自能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采用多種有效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識字,并從閱讀訓練等方面入手,來探討小學生的識字技能培養方法,使識字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識字教學;方法;興趣;生活;閱讀
一、盡快教給學生自己識字的方法
(一)找出漢字特殊規律,歸類學習
由于兒童的認知不是很多,因此,應從偏旁部首開始,通過分析漢字結構以幫助學生識字。如:“掃”字可分為提手旁,可根據生活用品掃帚來幫助學生識字。而有些字,它們的偏旁部首不一樣,則字意也不一樣,如:“作”是單人旁意思是工作,而日字旁是“昨”,意思是昨天。歸類學習的方法還有義旁歸類法,聲旁歸類法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應用自己最喜歡、最得力、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識字。
(二)引導學生聯想字形識字
中國最古老的文明從漢字開始,從簡單的圖形到今天明朗的線條,經歷了幾千年的演變,它的字體形象多變。識字教學中,我充分抓住漢字形象、直觀的特點來誘發學生想象漢字的形體美,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能力。比如:“書籍”的“籍”,“書簽”的“簽”,“作業簿”的“簿”,都與書有關,所有都是“竹”,通過比喻,引發學生聯想,難記的字也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學、好學。
二、創設環境識字
在低年級識字教的中,識字不僅是一項新的任務,更是一項重要的內容。積極創設各種識字環境,引導孩子們認識生字,牢記生字,掌握并在一定的句子語言環境中運用所學習的生字。就可以通過社會環境識字。社會是一個學習漢字的廣闊空間,眼見耳聞漢字無處不在,是廣闊的識字課堂。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社會,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稱、物品標價牌、電視節目出現頻率較高的字,只要有一個學生提出,其余學生也能相繼回憶起,讓識字教學走進學生生活并及時加強安全教育。學校環境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場所。一些事物在孩子們心目中會牢記一輩子。學校開展經典誦讀活動。讓孩子選購適合自己的圖書,不但學會了獨立閱讀、開闊了視野等等,還認識了大量的生字。
三、激發興趣,提高學生識字效率
(一)故事啟趣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聽故事,講故事既可以豐富兒童的知識,又可以發展他們的語言,學齡兒童在幼兒園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習語言的。入學后繼續采用聽故事和講故事的方法來組織語文教學,不僅能進一步發展兒童的口頭語言能力,而且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入學兒童的學習興趣。漢字本身有表意的作用,有的漢字本身就是一個故事。
(二)比賽激趣
開展練一練、說一說、動一動等豐富多彩的比賽活動,能激發起學生極大的參與熱情。如語文課前三分鐘可安排3-5人進行識字比賽,內容包括練字、講故事、誦讀等方面,讓學生在邊學邊讀、邊練邊寫中提高了他們的識字技能。比賽為孩子們搭建了鍛煉和展示自我的舞臺,學生興趣濃厚,參與積極性高,不僅鍛煉了識字能力,而且增強了奮發向上的競爭意識。
四、在生活中識字
(一)從觀察事物中學說話,學會識字
這可以要求孩子從觀察身邊的事物做起,如:孩子們的書包里有很多學習用品,讓他們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件,說說學習用品的名稱及特征,并邊看邊識字。由于他們有備而來,觀察比較細致,介紹時就毫不費力,因此,識字速度也快了。
(二)從生活中學會識字
讓學生從生活中日用品的名稱、標識和產品說明書內容的熟悉中,提高識字水平。讓學生遇到不會寫的字或不會讀的字,應該通過多問、多查字典等多種渠道來不斷提高識字水平;也可以從生活所見所聞的事情中去觀察漢字,讓學生養成注重平時積累素材的良好習慣,做到勤學苦練等,這同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體驗是一個人在參與實踐活動中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發強烈的表達欲望,而且還善于在運用中體會字句的含義,久而久之,便可以達到學會識字的目的。
五、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增加識字范圍
所謂“閱讀識字”的方法,就是通過聽故事、說故事的途徑理解熟悉課文內容和語言,然后根據記憶(或跟隨老師或錄音),嘗試閱讀課文,在閱讀活動中和生字見面。通過一個階段多篇課文的閱讀,對一個個生字從陌生到熟悉,最后達到識字的目的?!伴喿x識字”主要是在剛入學兒童不識字或識字量很少的情況下,在“聽故事—講故事—讀故事—認漢字”等語言實踐活動中進行漢字教學的方法。其識字教學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聽后閱讀,利用無意記憶熟悉漢字。這一階段只要求熟悉漢字,不提具體的識字要求。每篇課文教學也是從聽故事說故事開始。在聽熟聽懂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記憶(或跟著錄音〕反復指讀課文,一般指讀3-5遍,目的在于提高生字認讀的刺激強度,增加與漢字見面的機會。在指讀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對一部分復現率較高的漢字逐步化“生”為“熟”,這就為以后的識字打下基礎。第二階段是利用有意記憶,分批強化識字。通過第一階段十來篇課文的閱讀,學生已經熟悉不少的漢字。由于多次見面。學生對這些漢字已經基本熟悉,而且已經度過了最高遺忘期,所以教師喚起學生的有意記憶,并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強化,學生就能比較輕松地記住這些漢字。用于復習鞏固的時間短,鞏固率很高。第三階段是先識后寫,逐步達到“三會”,那就是“會讀、會寫、會用”,同時開設擴展閱覽課。把學生帶進閱覽室,大量閱讀課外讀物。與此同時,學生自主識字能力也大大提高。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若能根據漢字的字形規律,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各種教法、各種途徑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較熟悉地掌握所學的漢字,還掌握了識字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快樂樂學漢字。既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又會識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參考文獻:
[1]王國喜.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淺談[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2(1):129-129.
[2]王芳.談如何優化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J].吉林教育:綜合,2015(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