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信息化課堂是當前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結合職校生在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方面的欠缺,以承載信息化的媒體設備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為視頻和圖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了信息化在中職數控技術課堂的運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數控技術;信息化;課堂教學
一、 引言
嚴格來說,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由普通教育轉為職業教育,其根本在于他們在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唯有轉入職校,通過學習一門技術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立足于對職校生實際情況的認識,中職教師在組織數控技術教學時需構建與學生實際情況相匹配的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在轉化知識形態方面的巨大優勢,將抽象的知識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打造“數字”課堂,降低課程難度,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基于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信息化在中職數控技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
二、 中職數控技術信息化教學實施的前提
對于教師來說,要構建信息化教學模式,就必須要做好實施的前提。在實踐中,教師可通過兩項工作的開展為信息化教學的實施做好準備。
其一,梳理課題內容,提煉重難點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運用的契機需掌控在重難點知識的呈現環節,目的在于降低知識難度。因此,在課前教師需將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從課題中分解出來,為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采集和制作提供依據。
以“數控車床的單刀對刀”一課為例,本課是操作數控車床的基礎知識之一,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對刀的目的與方法。結合本課特點,筆者在教學前預設了課堂教學的所有環節,并將重難點知識概括如下:
知識重點:
①區分工件坐標系的種類;②不同的對刀形式及方法。
知識難點:
①試切法單刀對刀的步驟及方法;②對刀操作及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如此,通過知識的梳理,在確認重難點知識的同時,也為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制作指明了方向。
其二,結合重難點知識,制作教學課件。在確立了重難點知識的基礎上,教師需在課前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資源,制作教學課件。
其中包括:
①單一工件坐標系和多工件坐標系設定的細節和程序視頻;②四種數控機床對刀方式的細節圖片,包括試切對刀、頂尖代替刀具對刀、以塞尺或標準芯棒等工具進行對刀、百分表對刀;③試切法對刀細節與程序的圖片。
如此,通過課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采集、整理和制作,使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為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三、 中職數控技術信息化教學的課堂實踐
(一)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選擇
在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模式的選擇需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根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選擇恰當的課件導入時機,使課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攻克重難點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
在實踐中,筆者嘗試采用“三環節”信息化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一個環節:明確學習主題。中職數控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免去所謂“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不必要的環節,采用直接導入課題的方式,向學生明確學習的主題,引導學生預設“學什么”和“怎么學”,從而確立學習的目標。
第二個環節:引導學生自學。在明確學習主題的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結合教材,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圍繞知識的理論部分進行自學。自學的內容包括:①理順學習步驟;②選擇學習方法;③概括知識要點;④梳理理論脈絡;⑤總結理論方法。
第三個環節:適時導入課件。當學生對知識的理論部分已有所了解,則帶領學生們進入實踐環節。在這一過程中,首先讓他們結合對理論的掌握嘗試著進行實訓操作,當他們遇到了學習障礙,則導入課件,引導他們與課件進行互動,并在課件的指引下完成本課學習。
(二) 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筆者現以“數控仿真軟件的基本操作”教學為例,對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分析。
在課堂開篇,首先板書:
①學習內容:數控仿真軟件的基本操作;②學習的重點:不同仿真軟件功能的運用、刀具和工件的定義及安裝;③學習的難點:軟件視圖功能的運用、不同操作系統的了解和選擇。
在教學環節,筆者引導學生結合板書進行自學,自學后提出問題:
問題1:本課的主要學習目標是什么?問題2:本課的理論要點是什么?問題3:要想掌握本課知識,需要哪些前提?
解答問題后,隨即進入課件導入環節,筆者再次提問:
問題1:關于學習本課,你有哪些建議?問題2:你認為自己學習本課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針對兩個問題,筆者分析了學生答案,并由此了解了學生學習本課可能遇到的障礙,隨即將這些障礙進行分類,最后導入課前準備好的課件,讓學生與課件進行互動。根據課件中視頻和圖片的詳細指導,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而筆者則觀察他們的學習動向,并適時給予點撥和矯正。
教學分析:通過上述課例描述可見,一方面,信息化教學使學生、教師與課件三者之間產生了良好的互補,修補了教學漏洞,同時也及時矯正了學生出現的錯誤;另一方面,通過發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媒介作用,使知識化抽象為具體,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由此,則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四、 結語
從目前來看,信息化教學在中職院校的普及率偏低,根本問題在于,事實上很多學校已具備了信息化教學條件,但教師在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方面尚缺乏經驗。因此,進一步發掘信息化教學的潛力,使其助力中職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廣大一線教師在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蒙曉春.信息化教學技術在中職數控專業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廣西教育:中等教育,2016(38):49-50.
[2]王姬.Inventor在中職數控專業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舉例[J].職業,2013(12):149-149.
作者簡介:蘇東波,江蘇省啟東市,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