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韜+邱珺+周建平+胡馨
摘要:從在讀大學生中征集新兵,是我國軍隊建設現代化和整體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伴隨著入伍人數的增加,退伍復學的人數也不斷增加,校園融入問題隨之而來,本文通過調研調查了解了獨立學院中退伍復學大學生在學習、社交、價值觀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并通過問題的分析,從學校、學生角度,嘗試提出促進復員學生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的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獨立學院;退伍復學;大學生;生活融入
從在讀大學生中征集新兵,始于2001年,2003年首批退伍復學大學生回歸校園后,退伍復學大學生成為高校中一個特殊的群體。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大學生應征入伍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個群體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復員后高校生活的融入問題也隨之而來。從獨立學院的實際調研出發,把這一群體的高校融入問題進行細致探究,找尋復員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發現新問題,探究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法,以此來為復員學生這一群體做好服務與管理,更好地幫助退伍大學生重新融入校園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 退伍復學大學生校園生活融入存在的問題
由于復員大學生短期內經歷了從校園到軍營再回到校園的環境變化,身心都發生微妙的轉變。復員大學生主要的困惑與問題有:
(一) 復員學生角色沖突激烈
退伍復員學生作為高校的一個特殊群體,在兩三年內經歷了多重身份的轉換,從大學生到軍人,再到退伍軍人,再變回到學生身份,對眾多群體的認識與定位,都還未完全確定,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去很好地融入到各種環境當中,這就在復員學生的角色轉變時,產生了角色沖突,造成了相關問題的產生。
(二) 學習空檔過長
兩年的軍隊訓練替代了高校學習生活,長時間的遠離專業課程學習,導致暫時無法適應校園的學習狀態,作為學生,學習成績是對個人評價的重要環節,而這一環節的缺失或者失敗,必然會對復員學生的心理狀態造成連鎖反應,影響其學習與生活。調查結果顯示,在T獨立學院的復員學生中,有70%的調查者跟不上外語,此外,復員大學生在校期間獲得獎學金的比例也不容樂觀。未曾獲得獎學金的人數占絕大多數。由此可以看出,經過兩年的空檔,復員學生在學習成績上還是存在一定困難。
(三) 群體小,受重視程度不夠
與高校動輒萬人的群體對比來看,復員學生總人數不過幾十人,復員學生確實是一個極小的群體,加之復員學生本身具有服從組織紀律等的良好品質,平時表現也較平穩,容易被人忽視。
二、 促進退伍返校大學生融入學校生活的對策
復員大學生的學校生活融入問題,是一個學校應重點考慮的一項學生工作,不是幾個人或是一個部門就能解決好,協調好的工作。只有通過加深對這一群體的了解,才能幫助他們更快地融入校園生活,發揮他們的優勢,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 完善現有的政策制度,加強服務管理
復員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學校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也是保障他們權益的重要手段:
1. 對參軍期間獲得軍功的,參與組織學校軍訓的復員學生,給予適當學分抵免。
2. 對復員學生在就業上給予重視。爭取在每年的校園招聘會上,設立相關的定向錄取職位,或綠色招聘窗口。借鑒寒門學子招聘會經驗,嘗試復員大學生就業推薦。
3. 簡化、完善學分抵免,專業培養計劃變更后的學分認定流程。可以嘗試開通教務綠色通道,設置顯著標識,提供優先辦理。嘗試在征兵宣傳手冊的基礎上,制作《入伍、復學一本通》手冊,在介紹入伍的同時,也將復學后所需完成的手續做詳盡指導,避免復學后因學分認定問題而產生焦慮。
(二) 提供平臺,展示風采
復員大學生作為一個有特殊經歷的群體,也有一定的表達與展示的訴求,合理地幫助復員學生提供展示平臺,營造分享的氛圍,有助于他們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
1. 由復員學生參與組織新生軍訓。
嘗試由復員學生參與組織新生軍訓,以學生訓練學生,既能讓復員學生在其擅長的領域,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又能快速讓復員學生參與到校園生活中去,訓練間歇與學生及隨訓教師的交流拉歌,又能讓復員學生在校園里模擬軍隊生活,縮短返校后的磨合期。
2. 組建完善社團平臺
復員學生組建專門的社團如軍魂社。該社團將是復員學生在學校展示其風貌的重要平臺,而如何通過社團定期開展具有軍魂特色的活動,將是復員學生需要考慮的問題。
(1)建議完善社團的章程,探索符合軍魂社特點的活動,并將相關活動做成每學期的“規定動作”。
(2)開展軍技訓練興趣小組,定期組織對軍技有愛好的同學進行訓練,擴大軍魂社在社團中的影響力。
(3)發行軍魂季報。通過一個季度發行一張軍魂報,調動軍魂社成員的積極性,通過文章詩詞、攝影、訪談等各方面發揮成員的個人特長,加強社團成員的參與度。
(4)完善社交平臺品牌建設。挖掘軍魂社公眾號、微博,加強自媒體的宣傳與建設,建設社團品牌意識。
(三) 增設心理輔導,加強自我教育
調查顯示,在退伍返校初期復員大學生需要適應由軍人回歸到在校大學生的角色轉變,這一時期也正是他們人際交往溝通困難的集中期。因此,在復員大學生退伍返校初期,學校一方面可增設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另一方面也可通過經驗分享和座談研討,做好相關學生的心理指導與思想引導,幫助復員大學生順利度過復學初期的“過渡期”。
(四) 結合學習互助,加強學業輔導
結合學校現有的學習互助,鼓勵復員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輔導,在以班級、專業、系部為單位設立的各級互助小組基礎上,對復員學生進行重點輔導與幫帶。
嘗試設立“軍魂自習室”,幫助復員學生營造良好的集體學習環境,增進退伍人員間的交流溝通,也方便學習互助小組,進行集體輔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擬軍營集中學習的狀態。
參考文獻:
[1]征兵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令(第316號),2001.
[2]李凱.復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5).
作者簡介:蔡云韜,邱珺,周建平,胡馨,浙江省嘉興市,同濟大學浙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