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社區全科醫生轉診服務體系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方法:以我區作為樣本地區,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全區各個社區醫院隨機抽取160名全科醫生。按照轉診模式設計調查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全科醫生的基本情況,醫療服務以及轉診服務情況。調查時間設定為2015年10月。結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社區全科醫生平均每名轉門診患者例數占據每天門診量比重的 0.89%;全科醫生平均每名接受上級醫院向下轉門診的患者數量占據每天門診量的0.56%;社區全科醫生將門診患者向上轉診的主要原因歸類為以下方面:患者病情加重,確診疾病以及社區藥品限制等;將住院患者向上轉診的主要原因歸類為以下:藥品限制、確診病情、病情變化等;結論:我區雙向轉診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和運行,社區全科醫生的醫療服務水平缺乏有效的連續性和協議性,因此需要全面落實和完善轉診模式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充分體現醫療服務水平的實效性。
【關鍵詞】社區全科醫生;轉診服務體系;發展現狀;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現階段,我國醫療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建立雙向轉診體現和分級診療,我國的雙向轉診模式還處于階段,需要不斷進行摸索。社區全科醫生作為雙向轉診的重要人員之一,由其提供轉診體系能夠直接影響雙向轉診模式的實效性[1]。現階段,我國大多數研究學者都在致力于研究雙向轉診,主要是探究轉診流程以及轉診滿意度等,實際情況下,轉診不僅僅是轉變患者的就醫機構,還在于將整個醫療服務系統有機結合起來[2]。根據有關資料的研究理論可以建立轉診模式描述性框架。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社區全科醫生轉診服務體系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對策,以我區作為樣本地區,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在全區各個社區醫院隨機抽取160名全科醫生作為研究對象,現將此次研究報告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區作為樣本地區,通過隨機抽樣的方式,按照比例進行分層抽取,將抽取比例范圍控制在13%左右,在我區各個社區醫院隨機抽取160名全科醫生。
1.2 調查方法
此次研究主要是設計調查問卷進行調查,主要是圍繞轉診迷失描述性框架進行:在調查之前需要全面研讀相關文獻資料,并且收集關于轉診指標的相關內容,此外還需要考慮轉診指標的適用性和可得性,其次利用專家訪問方式以及調查問卷,以此作為測量指標的依據。調查問卷的內容需要包括全科醫生的基本情況,醫療服務以及轉診服務情況,可以使用現場調查方式完成,將調查時間設定在2015年10月。需要全面通知調查對象到指定地點,此次研究實際到會人數為130人,所有調查問卷都需要在現場填寫,并且進行統一審核和回收。此次共下發調查問卷130份,有效問卷為13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2 結果
2.1 社區全科醫生的基本情況和醫療服務提供現狀
在所有調查的全科醫生當中,有70例男性,有50例女性醫生,最小年齡在25歲,最大年齡在54歲,平均年齡為(38.2±2.1)歲。大多數醫生都是專科學歷,初中級職稱。社區醫院上轉病人比較多,上級醫院下轉病人比較少,無法全面體現出醫聯體、分級診療。
2.2 轉診模式 轉診模式主要是社區全科醫生雙向轉診患者的數量,主要包括向上轉診,接受上級向下的轉診門診以及住院患者的數量。(1)向上轉診的患者數量:在調查的一個月當中,社區醫院向上轉診門診患者數量的0人的全科醫生為16人,向上轉診患者數量為1-2人的全科醫生為36名,向上轉診患者數量為3-4人的全科醫生為30名,向上轉診患者數量為5-8人的全科醫生為21名,向上轉診患者數量在8人以上的全科醫生為22名;社區醫院向上轉診住院患者數量的0人的全科醫生為50人,社區醫院向上轉診住院患者數量的1-2人的全科醫生為27人,社區醫院向上轉診住院患者數量的3-4人的全科醫生為15人,社區醫院向上轉診住院患者數量的5-8人的全科醫生為2人,社區醫院向上轉診住院患者數量在8人以上的全科醫生為4人,按照社區全科醫生每天門診量分組的組中值乘各組頻數,將以上數據進行相加除以社區全科醫生總人數,這樣既可以得到全科醫生平均每名的每天門診量;在以相同的方式對全科醫生平均每名的上轉門診患者數量進行估算,兩個計算結果的比值就是全科醫生平均每名上轉門診患者數量占據每天門診量的比例,估算結果為0.89%。(2)社區全科醫生幾首上級醫院向下轉診患者數量:在調查的一個月當中,社區醫院接受上級醫院向下轉診的患者數量為0人的全科醫生為63人,接受上級醫院向下轉診的患者數量1-5人的全科醫生為39人,接受上級醫院向下轉診的患者數量為6-10人的全科醫生為10人,接受上級醫院向下轉診的患者數量為10人以上的全科醫生為5人,按照(1)計算方式,全科醫生平均每名接收上級醫院向下轉診的門診患者數量占據每天門診量額比例在0.56%。
3 討論
在2016年,我國多個公立醫院在試點城市建立家庭醫生簽約讀物,并且大力鼓勵其他地區也開展此項互動。主要的內容包括簽約方式,收費付費,開合以及激勵機制等。家庭醫生作為群眾簽約服務的首要負責人,主要包含的醫療服務內容主要是常見病以及多發病等[4]。
此次研究從實施雙向轉診模式的結果可以看出,該地區雙向轉診制度沒有得到有效的落實和運行,社區全科醫生的醫療服務水平缺乏有效的連續性和協議性,因此需要全面落實和完善轉診模式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充分體現醫療服務水平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匡莉.基于全科醫療的“社區首診和雙向轉診責任制”政策框架及要素[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5,8(02):19-26.
莫瑞豪,曾潤顏,黃勝海,等.福田區家庭醫生制服務模式與效果評價的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03):428-429.
朱小穎,夏海暉,尹麗婷,等.社區全科醫生轉診服務體系的現狀和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5,18(16):1888-1892.
賈鴻雁,劉秀梅,劉新穎,等. 莊家庭醫生式服務團隊的構建及服務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07):773-7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