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俊
【摘 要】目的:分析在胸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中醫綜合方法治療的有效性。方法:選在我院治療的胸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患者92例,依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劃分成常規組和中醫綜合組,每一組患者46例,觀察治療的效果。結果:治療后,中醫綜合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患者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的大,組間比較差異比較明顯,即存在統計的意義,P<0.05。結論:在胸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中醫綜合方法治療能夠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值得應用。
【關鍵詞】中醫;綜合療法;胸腰椎;壓縮性骨折
【中圖分類號】R2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1--01
在脊柱骨折中,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為一種常見骨折類型,指的是在前屈的傷力刺激下,椎體的前半部會并發牽拉力的損傷。臨床上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病情比較穩定,主要采取保守治療,但是病灶處存在應力,極易引發脊柱的移位。因此,需要采取墊枕練功、過伸復位與腰部牽引等方式進行治療,同時中醫綜合的療法應用也較為普遍。本次探究了在胸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中醫綜合方法治療的有效性,現將本次研究進行以下的報道:
1 研究資料和治療方法
1.1 研究的資料
選2016年06月份到2017年06月份在我院治療的胸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患者92例,依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劃分成常規組和中醫綜合組,每一組患者46例,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治療,中醫綜合組則在常規療法基礎上應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在常規組中有25例患者是男性,有21例患者是女性;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是32歲與79歲,年齡的均值是(53±2.62)歲。在中醫綜合組中有26例患者是男性,有20例患者是女性;年齡最小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是31歲與79歲,年齡的均值是(52±2.16)歲。兩組患者各項基礎資料經過比較以后,缺乏顯著的差異,P>0.05,可比較。
1.2 治療的方法
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療法治療,靜脈注射骨肽的注射液,服用鈣爾奇D片,同時進行墊枕練功、過伸復位與腰部牽引訓練。
中醫綜合組則在常規療法基礎上應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主要包含穴位注射、中藥內服、針刺治療與中藥外敷。其中,中藥內服如下:如果早期疼痛比較明顯,或是并發腹痛腹脹患者,需要采取桃紅大姜逐瘀湯進行治療,方劑中包含6克紅花、18克大黃、10克桃仁、6克生姜與10克檳榔。在患者病情得以緩解以后,按照中醫骨折的三期進行辨證治療。在發病初期,治療原則時消腫止痛與活血化瘀,應用活血祛瘀湯的加減療法;在中期治療原則時接骨續筋與健脾補腎,應用健脾補腎湯的甲減療法;在疾病后期治療原則時強壯筋骨與補益肝腎,通過補益肝腎湯的甲減療法治療。
中藥外敷治療如下:在疾病初期進行中藥外敷,藥方主要包含紅花、生馬錢子、沒藥、生姜、乳香與生大黃等;在疾病中后期,通過續斷、伸筋草、自然銅與骨碎補等外部。把以上中藥磨成粉以后,通過凡士林進行調和,然后敷于病灶位置。
針刺治療如下:醫務人員取患者側臥位,把病變椎體當作主穴,氣海俞、行間、脾俞、商丘與三陰交等穴位作為配穴。
穴位注射如下:于病變椎體的棘突下夾脊穴實施穴位的注射,把復方丹參和當歸注射液混合液當作注射液,每個穴位1毫升,隔天治療一次。
1.3 觀察的指標
(1)評估患者疼痛情況。根據視覺疼痛的模擬評分方法(VAS)進行評分,10分表示劇痛、0分表示無痛。(2)評估患者治療的效果:經治療以后患者壓縮椎體形態的結構恢復,骨折的愈合效果比較好,患者機體功能恢復為顯效;經治療以后患者骨折愈合,各項癥狀有所改善為有效;治療后患者各項癥狀沒有改善,與治療前相比甚至于加重為無效。
1.4 數據統計
把本次所研究得到數據全部都記錄于一個表格之中,構建相應的數據庫,于SPSS20.0 統計軟件中實施計數資料的處理與計量資料處理。應用(±s)表示計量資料,經t進行檢驗;應用百分率/%來描述技術資料,經卡方進行檢驗,如果所得數據進行對比以后,有明顯的差異,使用P<0.05來表示,即存在統計的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治療的臨床有效率
治療后,常規組中顯效患者一共有16例,有效患者一共有20例,無效患者一共有10例,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78.26%;中醫綜合組中顯效患者一共有26例,有效患者一共有18例,無效患者一共有2例,臨床治療的有效率總值為95.65%。中醫綜合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患者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的大,組間比較差異比較明顯,即存在統計的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VAS的評分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的評分經過對比以后,各項數值之間缺乏明顯的差異,組間對比顯示不存在統計的意義,P>0.05;治療后1周、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VAS的評分均發生改善,中醫綜合組改善的幅度比較大,與常規組相比組間對比顯示有明顯的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在患者發生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以后,受傷椎體的前面比較窄,而后面呈現出寬楔形,經牽引的復位,能夠對脊柱過伸情況進行糾正,但是后遺癥發生的風險相對較高,例如活動受限與后凸畸形等[1]。而祖國醫學認為,在早期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血液容易溢至脈外,阻礙了氣血運行。在胸腰椎的壓縮性骨折治療時,需要采取中醫骨傷綜合療法,為患者提供辨證治療,充分發揮出行氣止痛與活血化瘀功效,使得患者早日康復[2]。本次研究中顯示,治療后,中醫綜合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總值與常規組患者相比,數值明顯要比常規組的大,組間比較差異比較明顯,即存在統計的意義,P<0.05;治療后1周、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VAS的評分均發生改善,中醫綜合組改善的幅度比較大,與常規組相比組間對比顯示有明顯的差異,P<0.05。
綜上,在胸腰椎壓縮性的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中醫綜合方法治療能夠緩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臨床治療的效果,可推廣。
參考文獻
秦泗鋒.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4,(26):10-12.
任紅偉.胸腰椎壓縮性骨折采用中醫綜合方案治療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6,31(9):1277-12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