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摘要】目的 分析總結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不同護理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科收治的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護理后血糖情況,護理效果加以總結。結果 比較護理前后患者血糖情況,治療前患者血糖為(11.2±2.1)mmol/L,護理后,血糖維持在(7.1±0.2)mmol/L。通過圍手術期護理,有效率為91.%。結論 胃腸外科疾病圍手術期實施綜合護理,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護理效果顯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胃腸外科疾??;圍手術期;糖尿?。蛔o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1
胃腸外科疾病發病患者人數較多,發病原因多,有復雜的發病機制,臨床中較常見。合并慢性疾病糖尿病較多,發病機制復雜。治療疾病通過手術治療,疾病得到改善,護理缺乏有效的護理措施,護理效果不能保證,特別是圍手術期階段。情緒波動明顯,要實施護理措施輔助,就本組資料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醫院收治的100例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齡40~65歲,平均年齡(45.2±2.1)歲,病程1~4年,其中胃腸道腫瘤26例、腸道損傷31例、急性闌尾炎43例。
1.2 護理方法
護理過程中根據患者病情為依據,患者病情進行檢查,測體溫、血糖等,結合病情,和患者家屬溝通病情,交流講解相關疾病知識,講明護理治療注意事項。
(1)手術前護理:
心理護理:患者圍手術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心理,直接造成血糖失衡,護理人員做好疾病有關知識宣講,患者不良情緒緩解。
控制血糖:圍手術期患者,以血糖5.5~11.2 mol/L為控制標準,尿糖(+~++)為控制標準,在手術前給患者注射胰島素,調整血糖。
飲食控制:手術前患者禁食、水,保證麻醉、手術順利進行。
(2)手術后護理:引流管護理,固定好引流管,避免擠壓、變形或脫落。
血糖控制:護士監測手術后血糖,每日監測血糖3次,血糖平穩,皮下注射胰島素,做好血糖監測,控制血糖在合理指標。
口腔護理:患者手術后胃管受到刺激,分泌物可能出現在呼吸道,在護理中指導患者保持正確呼吸方式,減少感染癥狀發生。做好口腔護理。每日2次口腔護理。
飲食控制:胃管拔出后,觀察患者,腹痛、腹脹反應,沒有不良反應,可選擇清淡流質性食物,維持血糖和尿糖水平。
1.3 判定療效:
患者手術經過護理后,根據血糖、創口愈合情況分析,判定指標。
痊愈:血糖在5.6~7.1 mmol/L,尿糖陰性,創口處于完全愈合。
效果顯著:血糖7.1~9.0 mmol/L,尿糖弱陽性,愈合期階段創口拆線,治療顯效。
有效:血糖9.0~11.2 mmol/L,尿糖陽性,創口愈合一般,治療有效。
無效:血糖1.2 mmol/L以上,尿糖強陽性,創口未愈合。
2 結 果
患者治療前血糖為(11.2±2.1)mmol/L,經過治理護理后血糖維持在(7.1±0.2)mmol/L。圍手術期護理后,總有效率91%。護理效果顯著,見表1。
3 討 論
胃腸外科疾病、糖尿病兩種疾病都會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特別是同時發病時。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胃腸疾病外科手術前,患者飲食控制,手術后禁食一段時間,恢復飲食。手術對患者創傷較大,合并糖尿病時,會發生應激反應,加重患者病情,發生各種合并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必須引起醫生護士高度重視?;颊咴趪中g期更要做好護理工作。
本組資料顯示,圍手術期護理,血糖控制效果明顯,護理滿意度較高。表明護理措施下,患者減輕痛苦,有利于護理質量改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對糖尿病、胃腸外科疾病知識掌握牢固,選用合適護理方式。手術前護理,檢測患者血糖、尿糖變化。應用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尿糖在合理范圍內。做好心理輔導和飲食控制工作。心理疏導時,患者和家屬配合好,分散患者注意力。談患者感興趣、愛好的事情。
合理有效的護理是助于圍手術期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恢復健康的保障。血糖控制、患者滿意度,在實施有效護理情況下有明顯改善。護理效果顯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源風.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06):144-145.
[2] 夏容珊,馬嬋珊,陳秀芝.胃腸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術期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02):210-211.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