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炎 王友富 屠龍海 路雄英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63 號)以及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施方案》(浙政辦發〔2016〕16號)的精神,浙江省國土資源廳按照“統一交易制度、統一平臺建設、業務屬地管理”的總體工作思路,整合建立了統一的國土資源網上交易平臺。自2017年10月起,浙江省全面實施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網上交易,交易方式從線下轉換到線上。全面實施網上交易后,國土資源出讓的‘屬地管理’原則不變,市縣政府主體責任不變,只是交易平臺從有形場所向電子化云平臺轉變。
網上交易按規范流程全面實現電子化,競價過程全部記錄留痕。信息發布、申請、競價、成交結果等都按設定程序通過網絡自動辨讀,實現了以網上交易系統為樞紐,公告信息在線發布、保證金交納信息在線獲取、競買資格在線生成、競買過程在線競價、監督監管在線運行的全流程網上交易運行機制,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提供更加便捷的交易服務。實行電子數據保留制度,對交易中產生的各種數據及上網操作過程進行記錄和備份保存,確保事后監督有據可查。
出讓人在發布土地出讓公告時,出讓須知、宗地規劃條件、宗地界址圖、現場圖,以及成交確認書、出讓合同等土地出讓相關數據信息必須全部上傳至網上交易系統,在互聯網上公開。競買人在網上出價或競價時,除身份信息以競買號顯示外,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實時觀看網上競價實況。同時,資格準入條件在網上公布,最大限度地促進了國土資源交易的公開透明,有利于消除違規設定競買條件的現象,讓土地出讓更“陽光”,進一步強化社會監督,促進土地出讓領域的廉政建設。
實施礦業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網上交易,實現了礦業權、國有建設用地出讓領域“最多跑一次”。以往線下交易時,競買人從報名開始,從查看出讓文件、填報競買申請、交納保證金、競拍報價、取得競得入選人資格到最后簽合同,至少需要跑四五次現場。如今,競買人可以直接從網上下載出讓文件,瀏覽地塊現場照片、地塊坐落等相關資料,從報名到交易整個過程都在網上進行,競得成功后,只需“跑一次”簽訂成交確認書和出讓合同。
國土資源網上交易系統運行在阿里金融云環境,獲得與銀行、基金、保險以及證券等金融機構同等的安全穩定性和互聯網資源服務,部署的云安全防護、數字證書、安全風險提示等為交易可靠運行進一步提供保障。出讓人、競買人均通過數字證書進行身份認證和信息加密,確保身份的真實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建立了全省網上交易監測監控中心和網上交易安全監測預警系統,通過交易監控大屏實時監測監控各地網上交易實況和網上交易系統安全態勢感知。為應對突發情況制定了網上交易應急預案,建立了風險防范協同機制,探索實踐電子數據第三方證據保全的方式方法,并取得初步成效。
通過全省統籌建設國土資源網上交易平臺,實現了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網上交易的省級整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研發及運維成本;實現了交易數據的省級集聚,數據在省本級落地歸集,交易公告和結果實時推送浙江政務服務網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達到數據實時共享,避免了數據分割、數出多門;實現了交易監管的省級整合,統一將土地掛牌拍賣的相關規定融入到網上交易系統,只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土地出讓信息才能在網上交易系統發布。通過網上交易全程監控,實現了交易監管由現場分散監管向網上集中監管轉變,形成了市縣地方自律、社會公眾參與、省級集中監管的三位一體監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