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地礦科技有限公司 陳曉芳
測繪工作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在國家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測繪工作涉及國家秘密,確保涉密測繪成果的安全,對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至關重要。隨著經濟社會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基礎測繪成果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與便捷,但是在使用過程中極易產生泄密的危險,一旦泄漏會嚴重損害國家的安全和利益。近年來,隨著地質工作的深入開展,地勘單位使用涉密測繪成果的范圍不斷擴大、數量逐年增加,做好涉密測繪成果的使用與保密管理工作尤為重要,不容忽視。
測繪成果是指通過測繪形成的數據、信息、圖件以及相關的技術資料。因測繪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測繪成果檔案除了具備一般科技檔案的特性,還有其自身的特性。測繪成果檔案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性。
隨著數字化測繪技術的快速發展,以紙質地圖為代表的模擬測繪成果向數字化測繪成果轉變;載體由紙介質(文件、書刊、圖紙等),向磁介質(磁帶、軟盤、硬盤等)、光介質(光盤等)載體轉變,測繪成果呈現出多樣化的特性。
測繪成果由主要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工程的實施和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益性保障領域,以及防災救災等公共利益,發展到走向社會各行各業乃至千家萬戶,目前,測繪成果的廣泛應用已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測繪成果呈現了多元化的特性,促進了測繪成果利用和地理信息資源共享。
測繪成果絕大多數為涉密成果,是國家秘密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密期限較長;隨著測繪成果應用的普及,測繪成果的范圍越來越大,特別是基礎測繪成果涉及面廣,此外,隨著測繪工作的深入開展,涉密測繪成果的數量與日俱增,形成了大量的涉密測繪成果,這些給涉密測繪成果的使用和保密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為了維護國家地理信息安全,進一步加強對涉密測繪成果的管理,近年來,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聯合省保密局常態化開展地勘行業涉密測繪成果使用與保密管理專項檢查工作。對各測繪資質單位和領用涉密成果部門的涉密測繪成果保管使用場所、管理使用狀況、保密措施落實情況、處理和存儲涉密測繪成果設備配備情況等進行全面檢查。大部分單位按照保密管理規定建立了涉密測繪成果保密制度,涉密成果領用、接收和涉密設備使用臺賬,并安排專人保管;明確了保密要害部位、涉密崗位和涉密人員,與涉密部門、人員簽訂了保密承諾書。雖然地勘單位在涉密測繪成果和地質資料的保密管理工作開展扎實,但面對新形勢也存在一些有待改進和完善的地方,需要高度重視,消除隱患,堵塞可能發生的失密、泄密事件,以確保國家安全。
在當前信息網絡化形勢下,行業內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工作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保密制度落實不扎實,保管場所和設施條件不符合要求,有的單位未配備涉密測繪成果專用的涉密計算機和防磁柜,將磁介質載體隨意放在普通檔案柜中,涉密測繪成果存儲處理設備缺乏防護措施;測繪成果的復制、使用、轉借、銷毀等環節不規范。
使用管理人員保密意識不夠強,存在違規存儲、使用涉密測繪成果,用互聯網傳遞涉密測繪成果數據;存儲處理涉密成果的計算機連接互聯網;移動存儲介質在涉密計算機和非涉密計算機之間交叉使用;涉密計算機殺毒軟件沒有及時更新;未按保密規定規范設置涉密計算機口令。
涉密測繪成果涉密范圍、密級的確定不夠嚴密,存儲介質密級和保管期限標識不完整。一是有密不定,對于利用保密成果生產出的衍生品不定密或是少定密;二是密級標識錯誤,存在無標識、標識不正確、不清晰等;三是涉密范圍和密級確定不夠嚴密,定密范圍過寬、密級過高或過低;四是無變更或解密,不根據形勢和情況的變化進行變更或解密,有人定密而無人解密。
測繪成果與地理信息事關國家安全與民族利益,一直是敵對勢力竊取的重要目標,面臨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必須充分認識新形勢下涉密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完善制度,強化措施,提高防范技能,做好涉密測繪成果使用與保密管理工作。
相關單位要設置保密工作機構,設立涉密管理崗位,明確保密領導干部、一般涉密人員和核心涉密人員的保密責任,簽署保密責任書。根據國家保密規定確定保密要害部門和保密要害部位,配備使用必要的技術防護設施和設備,涉密成果保管場所安裝防盜鐵門和視頻監控,配備防磁柜存放磁介質載體,配置涉密計算機。
根據國家保密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建立完善保密管理制度,根據各單位實際情況,可以建立《保密工作責任制度》《涉密人員管理制度》《保密要害部門和部位管理制度》《涉密網絡、計算機、設備和載體管理制度》《涉密測繪成果定密標密管理制度》《保密教育、監督檢查管理制度》《失泄密事件報告和查處制度》《保密工作實施獎懲制度》等制度,嚴格按制度要求進行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落實相關部門、人員工作責任。
定期對單位領導干部和涉密人員等相關人員進行保密法律法規知識、技術防范知識技能、當前保密形勢等方面的教育培訓,可以通過專門培訓、專題講座、保密知識比賽、觀看警示教育片、案例分析等各種形式學習,進一步提高相關人員的安全保密意識,增加保密管理知識。核心涉密人員需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所有涉密計算機、涉密移動存儲介質需要進行密級標識、登記和編號,并建立臺賬,由專人負責保管,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管理。涉密計算機和移動存儲介等涉密設備發生故障,應當在單位內部進行維修,現場由本單位維修員和設備管理員對維修情況進行監督并做詳細記錄,確需外送維修的,應當拆除涉密信息存儲部件進行專業銷密。
涉密計算機需要安裝違規外聯及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系統等監管軟件和殺毒軟件,并按規定及時進行更新;不得外接無線網卡、鼠標、鍵盤等無線設備;不得接入互聯網。涉密計算機需采取保密防范措施,設置系統啟動、登錄和屏幕保護口令,秘密級口令長度不少于8位,更換周期不得長于一個月;機密級口令長度不少于10位,更換周期不得長于一周,采用多種字符和數字混合編制。
涉密單位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法律法規規定,對涉密測繪成果生產、加工、傳遞、利用、復制、轉借、保管、銷毀等重點環節的管理,建立、執行嚴格的登記審批手續,有記錄臺賬,并定期進行清查、核對。需銷毀涉密測繪成果的,確定銷毀內容和范圍,登記造冊,并報主管領導、部門審核批準后,由所在地國家保密管理部門負責統一進行銷毀。
為更好地提升單位涉密信息安全,規范保密工作操作流程,可以請第三方省電子檢驗所保密檢查部門技術支撐,采用專業網絡同步掃描設備,對各單位涉密機、非涉密機開展遠程檢測掃描。
對涉密測繪成果的使用與保密工作,既要做好保密工作,又要充分發揮成果的利用,需要把握好管與用的度,科學地平衡好兩者的關系,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手段和技術防范措施,進行嚴格的控制,以確保其安全,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應用。
小知識
礦業綠色發展將獲權威指導
以“落實激勵政策措施,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為主題的“2018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于2018年5月10日在北京舉行。舉辦這次會議旨在契合自然資源部即將正式發布全國綠色礦山建設規范,總結綠色礦山建設工作中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提升礦業整體形象的成功經驗,研討并反映影響綠色礦山建設的突出問題,落實綠色礦山建設激勵政策措施,探索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的有效途徑。
此次會議旨在貫徹新時代黨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與自然資源綜合管理重大部署,落實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部委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實施意見的有關要求和精神,進一步推進全國綠色礦山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