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 語
樸素,就是質樸,也指儉樸,不奢侈,是天下至純至精、至簡至美之道。樸素是一種大美,《莊子 · 天道》有言:“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樸素之美,美在自然。樸,未加工的木頭;素,沒染色的白絹。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未被修飾,是自然和原始的,正因如此,它是美的基、美的柱、美的梁。金色的麥浪美不美?黃山、廬山美不美?太湖、西湖美不美?奔騰的馬群美不美?美!美就美在他們的自然。
樸素之美,美在實在。體型最美的不是健美運動者,而是實實在在的勞動者:健壯的體魄,古銅色的皮膚,發達的肌肉,純真的笑容,矯健輕盈的步伐;女子最美的不是濃妝厚抹的“出頭露面”者,而是實實在在的“村里的小芳”“阿里山的姑娘”,“美麗的姑娘最怕人往她頭上插花”,這句蒙古諺語深刻地揭示了美的真諦;景色最美的不是設計大師所設計之地,而是實實在在的山河湖海、原野峰谷,這些實在自然的景,決不會是“一次性”的,而是越看越美,越賞越有味!
樸素之美,美在永恒。樸素之美是天然的美,她不怕狂風暴雨,不懼海嘯地震,不易凋零謝落,其之美,永駐世間。樸素的美是心靈的美,而心靈的美不以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以時間的飛逝而飛逝,不以空間的轉換而轉換,其之美,經久不衰。樸素的美,是內涵的美,不會被外表所掩蓋,不會被問題所沖刷,不會被輿論所左右,其之美,長留心間。
樸素的人是最美的。樸素的人不僅外表樸素,內在也樸素。我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為國為人民日理萬機、鞠躬盡瘁,雖身為大國總理,卻節儉萬分,其品其質美不美?南非國父曼德拉在成功實現全國和解后,毅然放棄權力地位而選擇了隱退,其格其局美不美?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雷鋒,短暫的二十幾年生命中不斷地為群眾為人民做好事,其心其靈美不美?
樸素的情是最美的。“君子之交淡如水”,醇厚的感情不在虛華,而在樸素。最美瑤族女村醫蒙超英,為了心愛的丈夫生前的一句囑托,毅然背起丈夫生前的藥箱,行走在瑤山的深處,深一腳、淺一步的每個腳印,都在加濃著對丈夫的情。窩案中的貪官們平日你進我送、你兄我弟,一旦事發,你檢我舉、你告我發,其嘴其臉,讓人惡心不已。
樸素的文是最美的。莫言說過:“關于散文寫法那就是一個 ‘真’字,真心真情真感覺。有真乃大,有真乃美,樸實自然,簡潔淡雅……”金末文學家元好問的“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淳真”、北宋詩人梅堯臣的 “天然情趣始為佳”、明朝李立翁寫文章“全去粉飾露天真”無不都在指點我們:自然簡潔、真實樸素的文章是最美的。
樸素的景是最美的。高聳入云的山峰,亙古不變的積雪,繚繞的云煙,讓人心曠神怡;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一個悠悠的女子,在雨巷,在青石鋪成的小路上,淺淺的情愁,淡淡的詩意,讓人浮想聯翩;塞北的大漠,騎一匹青蔥駿馬,縱橫馳騁,英雄慷慨,讓人豪情萬丈……如此景,如此情,哪個能工巧匠能構得出、雕得來?
樸素的美是最高境界的美。古人說過:文章做到極處趨于平淡,人品做到極處只是本然。馬克思的女兒問馬克思:“最珍貴的品德是什么?”馬克思回答:“樸素。”看來無論是作文還是做人,無論是看人還是賞景,無論是干事還是交往,最終達到的境界都趨于平淡、趨于本然、趨于樸素。樸素之美,無與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