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志彤+王素倩
摘 要:目前,我國鐵路建設的發展態勢良好,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各地鐵路院校紛紛擴大招生,以滿足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帶來的是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在這樣的形勢下,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十分必要。本文就現階段師資隊伍的現狀加以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創新型;復合型人才
一、 我國鐵路發展形勢
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帶來對鐵路人才需要的猛增。2016年,全國鐵路投產新線3281公里、復線3612公里、電氣化鐵路5899公里;2016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2017年,計劃投產新線2100公里、復線2500公里、電氣化鐵路4000公里。到2020年,我國鐵路網規模將達到15萬公里;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將達到17.5萬公里左右。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使得用工需求猛增。2016年至2020年國家鐵路新增人員預計32.2萬人。
在國內鐵路建設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積極拓展國外市場。近五年,先后簽訂了莫斯科到喀山、雅加達到萬隆、吉隆坡到新加坡、泰國經老撾到中國云南等鐵路建設協議。
二、 鐵路院校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學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高職教育擔負著培養面向生產、經營、服務、管理第一線崗位人才的重任,不同崗位(群)有不同的實踐能力和應用技能的要求。因此能否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教師是關鍵,創建一支符合鐵路行業發展需求,技術水平過硬的師資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鐵路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的師資問題是:
(一) 教師數量不足
隨著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猛增。在這種局面下,各鐵路院校紛紛擴大招生人數,使得師生比一下子失衡。根據國家教育部的要求,師生比應在1∶18(較合理的比例是1∶14)。可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現有的鐵路職業院校幾乎很難達到這一要求,一線教師數量不足,教師工作量嚴重超標。教師疲于應對上課,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學習或參加各種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很多學校雖然也聘請了部分技術人員做兼職教師,但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二) 教師的結構不盡合理
目前鐵路高職院校幾乎都是從原來的中專學校升格或合并而來,其教師的來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原先的鐵路高等院校畢業后分配到職業院校做教師的,二是成立高職前的老中專院校的畢業生留校進修后當老師的,三是從高校畢業的研究生,四是從鐵路企業調入的技術人員。這樣的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是:
1. 高學歷人才偏低
在現行的鐵路院校教師隊伍中,高學歷人才的比例明顯偏低。以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272人的專業教師隊伍中,只有2個正教授,有的學院甚至連一個正教授都沒有。
2. 高技能人才不達標
以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在272人的專業教師隊伍中,雙師比例達62%,相比過去,有了很大提高,但仍然低于教育部規定的70%。即便如此,由于鐵路特有工種對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教師下現場鍛煉也很難實際動手操作設備,因此,雙師的實踐能力和鐵路現場的技術人員相比有很大差別。
(三) 缺乏創新型教師
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局面下,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迫切需要進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培養富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教育部要求高校要全面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扎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實際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就必須先具有創新能力,不拘泥于傳統,敢于創新,勇于創新,更多地把新思想新觀念引入到課堂中來。現實中,很多教師不愿意改變舊有的教學方法,思想陳舊,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制約了對創新型學生的培養。
(四) 缺乏懂外語的復合型人才
2016年4月21日,全長150公里、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雅萬高鐵正式開工。2016年10月5日,全長751.7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的亞吉鐵路正式投入運營。2017年5月31日,全長472公里的蒙內鐵路正式通車。
海外合作的市場前景廣大,我們急需要一大批懂技術而且語言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各高職院校中,能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并能獨立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即便有對外合作的項目,專業技術人員身后也總是要跟著翻譯,這與我國鐵路在國外的發展行情不相符,因此急需改變。
三、 解決措施
(一) 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與保障機制,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鐵路的飛速發展,急需大批的專業技術人才。現有的高校畢業生在擇業時,多數選擇去鐵路企業發展,很少有人主動愿意來學校從事教育工作。主要是職業院校工資待遇低,無法和鐵路企業、設計院等相比,因此很難吸引優秀人才到校任教。這與職業院校的定位以及缺乏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制度和保障有關。職業院校教師自身的水平決定了學生培養的水平。名師出高徒,的確有道理。不同的教師,教授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思路都是不同的。沒有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在政策方面給予相應的扶持,才能吸引優秀人才到校任教。
針對現有的教師隊伍,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潛力。研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教師的潛力只發揮10%~30%,但在適宜的激勵環境中,同樣的教師卻能發揮出其潛力的80%~90%。因此,各高職院校應該針對自身的特點,制定詳細可行的激勵與考核措施,最大限度發揮教師潛力。
(二) 制訂對教師的合理培養計劃endprint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要想讓教師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首先要對教師有一個合理的培養計劃。針對各種類型的教師,制訂相應的培養計劃。包括新入職教師的培養、青年教師的培養、骨干教師的培養、專業帶頭人的培養、企業轉入教師的培養、兼職教師的培養等等。對教師的培養,包括短期培養和長期培養。不但有國內的培訓,也有國外的培訓,開闊教師的眼界,更新教師的思想,切實讓教師看到自己的價值。
(三) 制定科學的激勵制度,鼓勵教師創新
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要進步就不能因循守舊,必須敢于創新,勇于創新。目前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高校的創新創業工作,把創新創業作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是人才培養的主力,教師的創新就推動著學生的創新。因此,制定科學的激勵制度,鼓勵教師的創新就尤為重要。大到一個國家、民族,小到一個單位,創新都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創新,就停滯不前。創新關系著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鼓勵教師的創新。
(四) 強化教師外語水平的培養
在鐵路走出去的行情下,我們急需一大批懂外語、技術水平過硬的專業教師隊伍,幫助海外培訓相關的專業技術人才。伴隨著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的開通,我們需要為相關國家培訓大批的涵蓋鐵路各個工種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內,鐵路的涉外教學和培訓,人員和數量都比較龐大。在中方企業幫助國外修建鐵路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對當地人員進行培訓的問題。因此提高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外語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四、 結論
目前各鐵路院校發展態勢良好。但各校師資隊伍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師資隊伍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各高職院校應針對自己學院師資隊伍的狀況,建立切實可行的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及人才使用的制度及計劃,切實發揮人才的潛力和優勢,為學院的建設服務。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只有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技能精湛、外語水平高的師資團隊,才能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為國內鐵路建設和海外鐵路發展輸送大批的優秀人才,讓中國鐵路在和其他國家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張向陽.鐵路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與發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2005.
[2]石永峰.關于鐵路職工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現代企業教育,2012(11).
[3]郭虎妹.鐵路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培養的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0).
[4]陳錦生.鐵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8).
作者簡介:
魯志彤,教師,副教授,天津市,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王素倩,教師,副教授,天津市,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