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學留學生教育是衡量醫學教育和教育國際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流行病學是醫學生基礎教育課程的一門基礎學科。本文主要討論了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中面臨的教材問題、教學計劃問題和師資問題,并就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與同行相互借鑒,提高留學生流行病學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醫學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問題
一、 引言
醫學留學生教育是衡量醫學教育是否開放、學術交流是否活躍的重要指標,直接反映了我國醫學高等教育的水平。近年來,隨著我國與國外在醫學教育方面交流的不斷深入,我國醫學留學的教育已經成為留學生教育中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蘇州大學醫學部自2004年起開始招收和培養來華醫學留學生。我們流行病學教研室承擔了留學生流行病學課程的教學,主要目標是培養具有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的國際型預防醫學人才。近年來,筆者在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與矛盾,在此提出幾點體會和準備改進的對策,供各位同仁參考。
二、 留學生流行病學教材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中介和教學活動中的主要工具和依據,教材是保證教育質量的首要環節。目前我校醫學留學生流行病學課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Raymond S. Greenberg主編的“Medical epidemiology”。盡管該教材在美國醫學生教學過程中廣泛使用并受到好評,但由于蘇州大學的醫學留學生主要來自于東南亞和非洲的國家,而美國的醫學生教育與這些國家存在較大的差異,且不同國家留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深度和廣度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雖然我們在授課過程中,對該教材進行了大量的、必要的補充和注釋,但仍然有許多留學生不能有效的理解教材內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
針對教材中面臨的問題,我們認為應當結合不同國家留學生的教育背景和國際流行病學學科的發展趨勢,不斷完善留學生流行病學的教材建設。因此,盡管目前尚無專門用于東南亞和非洲國家的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的專用教材,但是,我們希望能夠有機會與國內其他開展留學生流行病學課程的高等醫學院校進行聯系和交流,編寫一套既能夠適應不同層次留學生的學習需求,又能夠及時反映學科前沿水平的新知識、新技術的流行病學英文教材。
三、 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計劃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教學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決定著教學內容總的方向和總的結構。目前我們教研室制訂醫學留學生流行病學的教學計劃,基本上還是結合既往的教學實踐經驗,借鑒國內臨床專業醫學生的教學計劃進行制訂。但是在針對醫學留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學計劃卻遇到許多新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具有一定的醫學相關知識基礎,而非洲國家相關醫學基礎知識則較差。此外,不同國家留學生的畢業去向和專業發展的實際需要也差異較大。
針對教學計劃中面臨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制訂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持我國醫學生的培養標準,同時要根據留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調整和制訂新的、符合不同國家留學生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嚴格教學管理,采用“部分趨同”到“全部趨同”的方式,努力實現管理趨同化。留學生管理的趨同化是我國多年來在留學生教育管理中總結出的成功經驗。其總的思路是在初期選取英語水平高的同專業的國內學生,和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組成新的班級,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后,逐漸達到留學生與國內學生趨同化管理的目標。
四、 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師資面臨的問題和對策
與其他院校一樣,本教研室承擔留學生課程的老師雖然都有多年的流行病學教學經驗和國外留學經歷,但是在語言交流和流行病學專業英語上仍然面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語言僵硬呆板。有的教師課堂教學時只是單純地讀PPT課件,缺乏更多的解釋,對于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不能進行深入淺出的教授。同時,因為口語交流和表達能力的限制,和學生之間在上課時討論很少,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也不能準確有效地回答,因此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語言是教學過程中師生交流的基礎,而語言障礙會給留學生的教學帶來諸多不便。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為需要加大對留學生教學師資的培養力度,選派優秀師資、課程負責人、授課教師等人員參加國內和國外的深造和交流,使教師在英語和專業方面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學校和有關部門應當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醫學留學生授課教師認證制度和培訓制度,并通過多種形式考核評估教學效果。此外,針對留學生喜歡提問的特點,加強課堂互動,通過PBL、微課和幕課等新型教學方法,取得更佳的教與學的效果。
五、 結語
探索醫學留學生教育教學工作,推進醫學留學生教育教學研究,建構新時代中國特色的國際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醫學教育國際化的必經之路。作為醫學教育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習和掌握流行病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對于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及時總結和思考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開展留學生流行病學教學的研究和探索,及時有效地解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于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培養優秀的國際醫學人才,進一步擴大中國臨床醫學教育的國際影響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希望我們的教學經驗和體會能夠與其他同行和學科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 莊勛,李百勝,朱和新等.對預防醫學教育國際化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33-34.
[2] 高艾,田琳,李變蘭.臨床留學生預防醫學全英文授課的思考[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3):501-503.
[3] 張勤,管遠志.加強預防醫學教育的必要性及對策.基礎醫學與臨床[J].2005,25(1):93-96.
作者簡介:董晨,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