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作為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電子檔案已經成為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發展趨勢。想要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效率,檔案管理者就需要明確電子檔案的特點,能夠找到其問題所在,這樣才可以提出相應的措施,做好問題的油畫,確保電子檔案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創新
實現檔案信息電子化,不但可以方便相關數據的錄入與檢索,同時也可以提升工作的簡便性,降低檔案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最終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工作質量,確保單位的發展能夠與社會發展相互協調,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1 電子檔案的特點
在傳統的檔案管理中是利用手工抄寫以及整理的模式完成的,不僅工作效率地下,同時也浪費時間,不利用保存和查閱,直接影響整體的工作效率。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入,不但可以降低檔案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也可以實現對信息的利用與提升工作效率,其主要的優勢表現在:
(一)信息處理速度快
電子檔案工作模式,可以直接將相關的初始信息錄入電腦,無論是文字,還是圖片方式都可以,之后,在計算機之中設置好程序,就可以實現對檔案資料的分析、整理與歸檔,在降低人工操作失誤的同時,也可以節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1]。
(二)查閱方便
在錄入檔案信息之后,會自動的生成目錄與檢索,這樣可以實現檔案的自動分類整理,完成工作的編排。在查閱信息的時候,只需要將相關的關鍵詞輸入進去,就可以及時查閱到相應的信息,這樣也節約了查找信息的時間。
(三)存儲穩定
傳統的紙質檔案管理,不但會浪費空間,同時還需要適宜的環境支持。但是電子檔案本身的存儲就很穩定,可以直接存放在光盤、存儲卡、云盤等載體之中,不會受到過多的外界環境影響,并且存儲的時間較長,穩定性較高。
2 行政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電子檔案管理的時候還面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檔案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與效率,同時對于檔案資料信息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也會帶來威脅。第一,無法確保電子檔案的安全性。利用電子檔案進行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傳輸的過程中,都需要借助計算機與網絡來實現,雖然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難免會存在安全隱患。如,當計算機遭受到黑客入侵、病毒襲擊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檔案信息被竊取、刪除等問題。第二,在配制檔案管理人員方面,因為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缺少綜合素質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在開展電子檔案管理工作的時候,需要管理人員擁有較高的素質、寬闊的事業以及較強的能力。具體來說,也就是管理人員需要擁有檔案業務能力以及較高的職業素養,這樣才可以對行業的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同時還能夠具有信息技術、互聯網相關方面的重視,能夠熟練的操作計算機。但是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管理人員素質與能力不達標是很普遍的現象,另外,行政事業單位不重視檔案管理人員的再教育培訓工作,缺少相應的工作制度的支持,沒有針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職業方面的規劃,都可能影響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磨滅其工作熱情[2]。
3 行政事業單位電子檔案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建設電子檔案管理安全保障體系
安全問題一直都是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主要內容,從而受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廣泛關注。除開相對應的檔案管理制度完善之外,對于電子檔案安全性的重視度也是行政事業單位需要注重的方面。在建立電子檔案安全保障體系方面,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從下述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強化硬件的保障工作,做好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及時維護,并且設定好網絡設施保障屏障以及安全保障屏障。第二,維修人員需要定期針對服務器、設備以及線路進行維護,避免電子檔案管理硬件系統出現問題。第三,提升應用系統的安全保障意識,及時的建立單獨的用戶訪問平臺以及穩當中心,并且針對相關的應用安全性進行定期的檢查。通過特定的瀏覽器,做好病毒的檢查,及時的使用專業的殺毒軟件進行監控和掃描處理。第四,電子檔案還需要做好專業防火墻的網絡系統管理設置,避免出現網絡黑客盜用重要檔案信息的問題,直接威脅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
如,某事業單位在電子文件加入數字簽名技術,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確保電子文件的安全傳輸,具體見圖1所示[3]。
(二)確保檔案文件真實性
檔案文件本身的原始性與真實性,可以采用嚴密的制度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來實現。第一,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借助國外先進的文件加密技術,這樣就可以完完全全的記錄每一次檔案修改的具體內容和時間,通過電子檔案內部結構以及背景等諸多元數據的保留,就可以方便后續的追蹤和查詢工作的開展。第二,在制度上也需要進行合理的設置,在相關人員修改檔案的時候,需要上級批準,然后利用身份驗證管理系統進行操作,避免無關人員惡意的篡改數據信息,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了數字證書認證、用戶信息驗證、輸入密碼口令等方法,這樣就可以限制用戶的權限,確保檔案數據本身的原始性和真實性。
(三)建立嚴格的保管制度
在完成電子檔案歸檔之后,需要一套嚴格的保管制度來確保其安全性。第一,嚴格把控存儲載體的質量關;第二,規范存儲載體的保管條件,電子檔案的保管需要遠離強磁場或者是存在有害氣體的環境,并且建立一個滿足磁、光保護的物理保管環境,同時保持良好的濕度與溫度環境。第三,注重對計算機病毒的檢測,確保電子文件載體不會帶有任何的病毒,并且將載體放置在保護的狀態下。同時也應該注重對加密電子檔案的管理。第四,保證信息內容的可讀性和完整性,確保載體無任何的損傷。定期對電子檔案進行安全方面的檢查,一旦出現載體損壞或者是信息損壞,需要及時的進行維護,做好修復與拷貝等處理。
(四)規范統一格式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想要在文件共享與傳輸的環節盡量的減少的不兼容的問題,只有在各個單位之間建立出統一的標準,針對格式做好相對應的規范與統一,避免使用特殊格式的軟件,保證文件類型的一致性。通過電子檔案規范制度的建立,就可以嚴格的規定電子檔案的收集、整理以及保存等多個方面的細節問題,進而在方便行政事業單位整體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能夠提升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檔案管理工作是其穩定發展的基礎,為了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效率的要求,就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能夠利用高效的電子檔案工作模式。而電子檔案憑借其諸多的優勢,在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時候,必定會面臨一定的風險影響電子檔案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所以,找到有效途徑,強化電子檔案管理的創新,才能確保其為行政事業單位貢獻更大的力量,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與社會發展同步接軌。
參考文獻
[1]王璠.關于新時期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思路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5(10):124-125.
[2]陳濤.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對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7):144.
[3]王麗蘋.探析新時期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現狀與發展前景[J].科技資訊,2014(36):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