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管理是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學生從小學向中學過渡是人生緊要處之一。剛升入初中的同學,由于環境的變化,對中學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且由于學科的增加,對中學的學習特點和生活習慣不太適應。班主任做好這一時期的班級管理,及時指導新生適應中學生活,可以使學生的壓力得以降低,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使新生盡快適應中學的學習和生活,使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對于學校整體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會產生良好的影響。作者通過十多年從事班級管理積累的經驗,從新生的班級管理技巧和策略方面提出幾點建議與讀者分享。
關鍵詞:初中新生;班級管理策略;技巧
班級作為學校教育的基本的單位,做好班級管理,也就做好了學校管理。做好新生的班級管理,也就促進了學校其他各項工作的開展。眾所周知,新生最初的管理是為了以后的不管,最初嚴格的課堂教學則是為了以后的不教。所以,初中教學的開始,我們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了解學生,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態并去引導他們,使他們明白應當去學什么,如何學。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學會管理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初中新生班級管理的特點
對一名起始年級的班主任來說,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明白他們的共同特點,了解孩子成長的過程及背景,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那么,初中新生到底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呢?
(一) 成長背景及思想上的復雜性相當突出
初中新生來自不同的小學,不同的學習環境、各異的家庭背景,造成了學生思想上的差異性。我們的學生中,有一部分來自中科院蘭州分院各研究所的職工子弟,父母親是科學家、研究員、博導、碩導的大有人在;有一部分是周邊醫院及廣電總局職工的孩子,父母親也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也有一部分是片區內普通職工的孩子;還有一部分是附近批發市場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及周邊商場內經商老板的孩子。學生家長有高級知識分子、普通職工、農民工、商人等。有信奉佛教的,有信奉基督教的,也有盲目崇拜偶像的追星族及拜金者。近年來由于學生受到商品經濟市場的影響,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夠明確,未能樹立明確的意向。通過對全校連續三年七年級新生的學習目的進行過問卷調查,參與調查的人數約1500人次,達60%的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只是為了以后能掙大錢。學生的這種思想給班級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更向班主任老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課題。
(二) 生活上的依賴性及性格上的活躍性尤為顯著
現在的初中新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的突出的特點是嬌慣、任性、自私、懶惰。在生活上完全依賴于父母親,獨立能力差,與人交往能力差。但在學習上,剛升入初中的新生,上進心、好奇心都很強,對初中的學習生活有濃厚興趣和新鮮感,這部分同學能占到總數的70%。也有30%的同學,因來自于不同的小學,成績參差不齊,面對初中開設的這么多課程,一時間無法適應,心理上產生一種畏懼情緒。在性格特征方面,他們有著小學生的活潑好動,又有著初中生青春期易于波動的情緒。因此,他們既沒有小學生聽話,又沒有高中生成熟懂事,處于青春期的關鍵時期。對事物雖然有自己的看法,但又缺乏一定的分辨能力。對于老師的教導,表面上能夠聽從,心里有自己的小主意,卻又不能很好地把握和控制自己。
二、 班主任對初中起始年級班級管理的方法與策略
作為班主任應該根據以上學生普遍存在的特征,有針對性地做好班管理工作,各項工作就會迎刃而解。
(一) 抓常規、思想教育,促進習慣養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而好習慣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管理者抓反復、反復抓,常抓不懈。所以,學生一進校,首先要從常規教育入手,建立規則意識,促進習慣養成,學生行為習慣養成了,自然班級就穩定了。首先,要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范學生的言行。班主任應跟住班,做到腿勤、嘴勤、反復抓、抓反復,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言行和不良習慣。當然,要讓學生遵守,老師首先要做到,起到示范作用,效果會更好。再次是抓兩頭帶中間。在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過程中,抓兩頭帶中間是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評比的方式,按照既定的規則評選出好與壞,通過對好的典型的表揚,樹立榜樣,也使不好的學生敲響警鐘,樹立榜樣,從而帶動中游的同學共同進步,在班級內形成一種良好的風氣。同時,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乃至以后漫長的人生之路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開展向雷鋒等先進人物學習,緬懷先烈詩歌朗誦,在清明、國慶等重大節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以活動為中介達到教育人、鼓舞人、陶冶人的目的。
(二) 抓文化,促精神,為班級管理鋪路
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自己的學生,孩子是父母的摯愛,是他們美好的希望。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會把你當做自己的親人,作為班主任要時刻意識到學生們對于家的渴望,使學生們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學生們便會積極主動地配合班級管理工作,甚至與你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班主任應及時了解新生的思想、學習、家庭等情況,主動與他們交朋友,從做好這個集體的家長角度出發,幫助他們盡快地適應新集體的學習生活。特別是對差生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解決思想難題,對有生活困難的同學要伸出援助之手,使之克服困難,完成學業。具體做法是:首先,第一時間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給每一位學生家長發短信并及時建立家長群,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是班級建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次,班級管理還要注意環境建設。讓孩子從一開始就樹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理念,教室的布置,應符合整潔幽雅、寬敞明亮、大方的原則。室內的物品擺放要整潔有序,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必須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班主任要通過各種途徑,利用各種手段幫助班級形成良好的班風。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一切不利于集體的行為,一切有損于班級形象的行為,都應當受到他人的譴責,這比單純的強制手段更為有效。所以把管理的目標放在創建良好的班風和刻苦學習的學風上,也就順利完成了小學至初中的過渡,從而最終達到建設優秀班集體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用人才的目的。endprint
(三) 抓閱讀,養底氣,為精神成長奠基
一定要讓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班主任在新生入校后在抓常規管理的同時要滲透閱讀習慣的養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這一點在新生班級管理中至關重要。讓學生明白:通過閱讀,能夠改變我們的一切,改變我們自己。讓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從閱讀開始。讀書,為精神打底,為人生奠基。所以,成功的做法是,除了利用好學校的閱讀和課余時間外,一定要推薦相應的書目讓學生在家里每天閱讀半小時,在班級內建立圖書角,讓同學們進行讀書漂流活動,同時定期組織好書推薦和班級讀書之星的評選活動也是保證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舉措。
(四) 抓學習,為激發新生學習積極性助力
學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首先我們老師要在教學方法上完成小升初的過渡。在教學方法上我們要改變以往只顧初中課程壓力大,而一味的一言堂,而是要盡力創建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盡量沿襲一些小學高年級的教學方式,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思考,變被動機械式記憶為主動記憶。課堂上也要盡量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再次是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引導學生們自己為自己設定一個學習目標,所設目標以自己努力之后能夠達成為準則,完成之后然后設立更高的目標。結合學生們現有學習情況,分成不同的小組,比如每個小組四名成員,成績較好的1個,中等的2個,成績稍微差的1個,然后與其他的小組進行競賽,以小組的平均成績作為評比依據。如此,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會為集體的榮譽而努力,而小組內的成員為了能讓自己的小組有一個好的成績,也會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通過小組競賽的活動,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努力,既增強了他們主人翁的責任感,也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得到較大的提升。
(五) 抓制度,養規則,為班級建設做好保障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有一個公平的制度作為保障,一個和諧的班集體,也需要平等,任何班級都要在自主的前提下創設。作為班主任,要保證班級的管理制度公平、科學、合理,使每個人都能夠自覺地遵守,避免因部分學生認為班級制度不夠公平而產生消極思想。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尊嚴,建立合理的班規,班務管理民主,評優選先公平公證,一切事務按章去辦,這是良好班風形成的保障。
總之,身為一名初中新生的班主任,時刻不可懈怠。應該給學生施以愛心,多想辦法,了解孩子,陪伴孩子成長,這是不變的教育永恒之道。孩子需要自由創造的空間、合作學習的空間,才有善意的、愉快的競爭與進取;孩子需要知識和道德學習的引領,需要無限豐富的精神養料,才能成長成才成人,這是他們精神生命的需要。作為一名初中新生的班主任,只要做好以上幾點,學生中的問題總是會得到解決的。
作者簡介:
馬慧,甘肅省蘭州市,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