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物定匯;公眾號:物流桃園;2018.7.9)
為搶占市場份額拓展業務,物流企業一般都是采用賒銷策略,按回單月結,甚至是壓款墊錢。若企業的業務現金流入不能支撐企業的日常業務活動的現金流出,那么企業將面臨資金斷流的危險。因此要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事后考核,健全企業應收賬款的考核體系。針對物流企業應收賬款的特點,對業務部門的考核指標不應有量的控制,但對應收賬款賬齡要設指標嚴格控制。2.搞好事中管理,建立和加強應收賬款的內部控制制度。明確應收賬款的管理部門,實行應收賬款回收責任制。3.做好事前控制,加大資信調查力度。從源頭扼制應收賬款的大幅度增加和壞賬的形成,建立客戶企業資信檔案,做好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4.建立應收賬款的內部報告制度和風險管理系統。應收賬款發生后,企業應采取各種措施,盡量爭取按期收回款。
(作者:yhf 2012;公眾號:楊浩峰頻道;2018.77)
對于區塊鏈在物流行業的應用考慮有這幾點。1.京東、阿里等巨頭和一些物流行業公司已將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去信任化的特點應用到物流領域,并取得一定成績和效果;2.區塊鏈是一種技術,物流行業的一些痛點,如信任缺失、不透明、缺乏有效連接等都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部分或一定的問題,可以進行嘗試;3.區塊鏈又是一種生產關系和社會組織的變革模式,這在物流行業組織變革、協作模式改良和改變上利用之進行一定的探索;4.同樣,區塊鏈技術發展當前的不成熟和認知混亂也會對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造成影響和阻礙;5.相信技術、相信數學,如任何新技術和產業、行業的結合,早期的布局和探索是必要的和前瞻的。
(作者:李竹云;公眾號:草根匯物流;2018.7.8)
原本是大多數物流企業都處于淡季的一個6、7月,卻重復導演了類似2014年貨運APP最火熱的場景,而且場景絕對不遜于當年。而四年之后的今天,似乎2018年已經再次重復了當年的場景。越來越有點說不出的味道,也越來越來讓人懷疑:物流的藍圖真的是那么好勾畫嗎?難,怎么辦?那就尋找突破吧。于是乎,聯盟之風再次刮起。創業史往往也是一個血淚史。因此,聯盟之路看似簡單,也會是坎坷之路,想想很美,但是路終究是靠走出來的。埋頭干的企業依舊在干,專線就是在這種看似冰冷的系統卻是在靈活的動作中繼續為自己爭取存活的空間的。而對于大多數比較機械化的平臺企業或者機制而言不僅不可能而且是不允許的。所以,專線市場這塊骨頭,無論是啃還是不啃都難啃。
(作者:輝常觀察;公眾號:輝常觀察;2018.7.6)
廣告收入在亞馬遜財報當中的突出表現說明電商行業正在發生一場深刻變化。而這僅僅只是圍繞著新零售所衍生出來的諸多改變當中的一個。電商時代正在從輝煌走向落幕,它作為一種推動行業前進的力量所具備的功能和作用正在一步步降低。亞馬遜推出了無人超市,馬云則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由此以這些新概念為圓心的配套和體系建設便已經開始。無論是收購或參股線下的實體商超,還是建立與物流網絡的深度聯系……這些新的改變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新零售這個圓心所搭建的。以電商為主要核心的發展方式正在被以新零售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所取代,未來以亞馬遜、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們的營收同樣將會開始轉移,逐漸從單一的品類轉向多元的品類。單純地依靠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將會一去不復返,未來商業的成敗關鍵在于基于現有的核心業務進行多元化拓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