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宇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從專一到復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是高校人才培養的趨勢之一。金工實訓課程通過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建設貼近企業實際的工程環境同時,營造企業現場管理環境,利用學生在工程管理環境中的無意識認知作用了解現場管理的5S、目視和標準化知識,經過執行管理程序體驗現場管理基礎實踐。實踐表明,這種情景教學使學生建立了企業現場管理的感性認識,初步掌握了一些最常用的管理方法,為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延展了金工實訓的管理教學功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demand for talent is changed from the specific to the compound, compound talents training is one of the trend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cellent engineer training progra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environment is more close to the actual enterprise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a enterprise sit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is created, the role of the students unconscious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environment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5S of the field management, visual and standardized knowledg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procedures, the student can experience the basis practice of field management.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scenario teaching make students establish a per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business site management, initially master som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nagement methods, which plays a very good supporting role for the training of compound talents and extending the management teaching function of metalworking training.
關鍵詞: 無意識心理;情景教學;現場管理;復合型;工程環境
Key words: unconscious mind;situational teaching;site management;compound;engineering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5-0004-03
0 引言
企業招聘應屆生主要是看中了他們的發展潛力,作為儲備干部來使用,從最底層做起,有利于大學生日后的成長。多家高校的調查顯示,“有工作經驗,會技術,懂管理,務實肯干”的畢業生最受企業歡迎,企業需要既懂專業技術知識,又具備實際管理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1]。在校企合作聯合培養的過程中了發現,制造企業多招聘制造專業的畢業生,經過訂單式培養后從事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等其它工作。國內一家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專門招收非人資專業畢業生來從事人資工作,形成復合型人才。我國高等院校工程技術類專業為適應這一趨勢,按照文理滲透、理工結合、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要求,培養復合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實際上是在保持工程技術專業知識的前提下,加強理論基礎知識、經濟、管理及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教育。
1 延展金工實訓管理內容是必要的
越來越多的工科院校認識到工科本科生學習管理學知識的重要性,很多學校為工科學生開設了管理學方面的必修課或選修課。OBE和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要求有質量管理、經濟技術分析、項目管理、現場管理、精益生產等專業化管理課程?;A的現場管理知識不僅工科專業學生需要,其它專業學生也應該具備。金工實訓作為工程訓練的基礎訓練模塊,它使學生熟悉機械制造的一般過程,掌握金屬加工的主要方法,為后續專業課建立感性認識、拓寬專業視野,形成復合人才的同時,實訓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遵守紀律、安全意識、工程意識、創新能力等綜合素養,滿足企業行業對人才復合型的需要。金工實訓是一種體驗式、環境式教學,有著獨特的教學特點,它應充分發揮環境教學的優勢,增加金工實訓在人才培養中管理知識學習的支撐作用,從而拓展金工實訓教學范圍,發揮科學技術與管理相輔相成的作用。
2 實訓環境是學習管理的有利條件
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這種論述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金工實訓也正是遵循這樣一個規律,讓機類或近機類專業學生先期進行金工實訓,通過感官建立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然后逐步學習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的知識與技能,所以在很多高校的培養方案中,金工實訓安排在機械專業的大一下學期,近機專業的大二學年。
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知識的形成。金工實訓的工程環境展示給學生鮮明具體的加工設備及加工過程,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和體驗中學習,將問題和概念在工程環境中展示給學生,同時在有需求的環境中應用所學的知識。因此,按照企業實際設置貼近真實的工程情境,加強管理環境建設,也將是學生學習管理的最好課堂。一則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二則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興趣,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的、自覺的活動[2]。endprint
3 實訓過程中學習管理的教學方法
情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中等強度的、愉快的情緒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組織和進行[3]?,F代企業十分注意改善企業環境建設,碧綠的廠區、整潔的車間、整齊的物品、科學的色彩,使置身于中的員工輕松愉快,提高了員工工作積極性。創設貼近企業工程環境的實訓現場,這是工程教育認識環境教學的需要,也是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要求。
3.1 實訓現場環境建設
各實訓室外部環境整潔,規劃出實訓學生各種車輛的放置區域,并有明確標識。實訓室墻體房頂干凈整潔,顏色統一;門窗顏色與作業現場的整體環境搭配合理,明亮干凈,窗臺無雜物。地坪漆地面光整,無油污、垃圾、廢物、積水;黃色安全通道與實訓作業區域劃分明顯,線寬100mm,安全道寬度滿足作業現場需求。傳統實訓設備按照機群式分區布置,自動生產線設備按照產品工藝順序原則布置成U、C、L、S形等。實訓工作區域劃分明顯,設施擺放間距滿足實訓作業和應急逃生要求。廠房照明燈具照明度、安裝符合規范。在不影響人員走動處和作品展柜環島區域擺放耐陰綠色植物,營造綠色環境。墻面布置管理制度、現場教學的專業展板、現場定置平面圖、操作規程、崗位HSE作業指導書。
通過實訓環境建設,遠遠望去,設備擺放渾如一體,區域分明道路通暢,物品整潔明凈,色彩科學規范,使第一次進入現場的實生學生產生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為能在這里實訓學習而自豪,對學生來說這已經構成了貼近企業實際的工程環境。這種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耳目一新的外部環境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活動的展開和深入,因此要加強金工實訓現場的環境建設。
3.2 誘發和利用無意識心理提供管理認識
6S、目視、標準化三項管理是現場管理的三大工具,是其它各項管理的基礎,圍繞這些基礎管理,利用環境育人的教學特點,讓操作行為無意識地成為實習學生的認知管理的過程。研究表明,無意識心理的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認知過程,首先它是人們認識客觀現實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們有效地進行學習或創造性工作的一種能力。可見,無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是人的認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學的目的也正在于誘發和利用無意識心理提供的認識潛能,也就是強調于不知不覺中獲得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統一[3]。
3.2.1 現場5S管理的學習
5S管理源于日本,是全員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5個步驟對生產現場中人員、機器、材料、方法等開展的管理活動。國內很多企業認同了5S是提升員工素質、培養員工按標準做事習慣為目的優秀管理方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展了5S活動。
金工實訓先將實訓中所涉及管理內容向學生做簡單總體培訓,學生分組到各實訓工種后,再由指導教師針對每次實訓結束前后對設備、工具、材料等進行5S活動的步驟和要求進行現場培訓。金工實訓采用“學做交替”的教學模式,將機械加工知識分割成小單元,先由指導教師進行15分鐘內的示范講解,然后學生動手練習,這一過程中不僅著重機械專業知識,而且穿插現場管理知識。
實習學生的工具自己管理,每次加工前,學生按照整理、整頓的原則,從工具柜和庫房中只取出必要的實訓用品放置在實訓現場的工具箱或工作臺上,刀具、量具、工具和原材料等依使用頻次分類定位擺放,為方便拿取,常用物品放在操作者近身前方。然后,學生按照“設備保養標準”潤滑設備。
實訓結束,教育學生按所屬區域的原則,自己動手對現場進行整理、整頓和清潔,區分必須品和非必須品,借用的物品親自送還并擺放在庫房借出時的位置,沒有練習價值的原材料統一交給老師,只留下實訓必需的工裝、工件、物料。放回工具柜前進行擦拭,要求表面整潔,無油污、浮塵,這是整理。
工具柜內隔板上畫有必需品外形圖,要求學生將必需品放置在與必需品外形相同的圖形上,即跡形管理。如果發現哪個圖形上面是空的,說明這件物品少了,要尋找到。每種器具旁都有物品名稱標識牌,與實物一一對應。工具柜內物品放置要科學,常用的放易取高度層,不常用的放需彎腰的低層,這是5S的整頓。
學生對所屬區域內設備及工具柜下面、墻角按照無任何雜物、地面見到原來的鮮色的標準進行徹底的清掃;機床的各部分回歸位置,比如車床,尾架和床身、套筒和尾架體、溜板和底座要做到“動靜結合”,即動端面和靜端面相重合;設備任何角落不能見到鐵屑、灰塵和油污,擦拭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清理的垃圾與鐵屑分類倒入垃圾桶與廢鐵箱內。衛生打掃結束,學生將掃帚、拖把分類懸掛在工具間內不同位置。
金工實訓所有的工作均按企業管理的模式制定流程與標準,每批實訓的學生按照標準去做,這就是第4個S清潔。雖然實訓時間較短,不足以讓學生養成習慣,但面對越來越多實施5S的企業,懂得5S基本套路的畢業生是受到青睞的。
3.2.2 現場目視化管理的學習
目視管理是員工通過眼睛就能把握現場運行狀況,從而做出及時、準確地判斷的一種管理方法,它可以應用在很多管理方面,達到簡單直觀,自主管理的效果。目視管理在金工實訓中也得到了很多應用,有意識的將目視管理應用在實訓的各個方面,對營造教學環境、影響學生管理知識的學習大有裨益。
顏色管理在工業生產中最具浪漫色調。在實訓現場,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物體和含義,通道、道線、作業區被刷以綠、黃、灰色,工具柜為淡綠,配電柜為乳白色;管路因介質不同分別刷色并在外部輔以色環或箭頭,水管線為綠色,壓縮空氣管線為淡灰色,消防管線為紅色,電纜槽架為銀灰色;色彩配置盡量符合美學原則。
標識管理也在實訓現場得到充分體現,各實訓區域標識牌明確,介紹了實訓內容與目的;為方便實習學生準確找到各工種和指導教師,設置的教師索引牌可以讓學生按圖索驥輕松找到實訓位置和指導教師;所有的實訓物品均定置擺放,并有標識牌;設備旋轉與危險部位、配電箱、應急通道、消防設施等設置警示標識和責任人標識;庫房貨架統一,物料分區保管,物料標識卡與實物對應;圾桶樣式統一,固體廢棄物定點、分類存放,標識齊全;工作服設計要有朝氣和時代感;所有設備編號清晰易見,與工具柜編號統一。endprint
管理看板隨處可見,與實訓內容及過程緊密相關,墻面懸掛與實訓作業相關的操作規程、現場教學展板、定置管理圖,機械加工機床上設有工藝流程卡和崗位HSE作業指導書,通道兩側設置實訓宣傳欄、安全管理公告欄和圖解安全知識,中間適當部位懸掛現場文化標語。
3.2.3 標準化管理的學習
在一切社會活動中都要有標準,否則社會就亂套了,按標準去做就是標準化,它是企業獲得最佳秩序和社會效益的管理方法,所以培養大學生標準化管理知識對其做事和就業是有幫助的。標準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等,金工實訓實行標準化管理,首先要制定標準,因此,金工實訓參照企業標準的制定程序,對所有實訓中的工作都制定了流程,這些規定與流程就是標準,比如圖紙、質量檢驗、設備保養與操作、上課時間與紀律等,在實訓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樹立標準化的觀念。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遵守和學習標準,標準按目視管理的原則制作成看板和作業指導書,布置在實訓現場。
實訓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按照標準去做的意愿,愿意執行標準是因為有遵守規則的習慣,培這一習慣的方法是5S管理。
3.3 無意識心理的環境管理教學,教師是關鍵
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利用無意識心理學習管理,指導教師是關鍵,教師要懂管理,因此對教師的現場管理知識培訓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按照實訓現場的實際情況和實訓內容,制定各項標準、看板,規定現場管理的各項內容和環境布置,并把相關管理內容列為教學內容,按標準化的要求列入實訓大綱、教案等教學文件中。教師還要對管理環境和管理方法不斷進行改善,及時修訂教學大綱和教案,讓金工實訓過程管理學習方法不斷完善與提高。在實訓教學中教師有意在工程管理環境中對學生進行管理知識傳授引導,把管理知識與管理環境和管理行為相對照,施行體驗式教學,將實訓環境與行為內化為學生要掌握的管理知識。
引導教師掌握無意識心理的兩方面的功能,第一是實訓現場的各種環境就是利用了“無意識心理中的對客體的一種不知不覺的認知作用”功能,第二是訓練要求學生按實訓的各項要求去做,實現 “無意識心理中對客體的一種不知不覺的內部體驗”作用。研究表明,無意識心理的兩個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認知過程:首先它是人們認識客觀現實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們有效地進行學習或創造性工作的一種能力[4]??梢姡瑹o意識心理活動的潛能是人的認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學的目的就在于盡可能地調用無意識的這些功能,使學生于不知不覺中獲得了機械與管理知識的統一。
4 總結
僅通過短暫的實訓階段,就想讓學生完全掌握這些管理方法是不現實的,但是通過“見”和按規定“做”,讓這些企業常用管理方法在學生腦子里建立了感性認識,初步掌握了最常用的基本方法,這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學習,仍至就業都是有幫助的。學生并沒有刻意學,老師并沒有花很多時間講,但這種情境已為學生無意地學習現場管理知識提供了途徑。建立企業實際工程環境,通過情景教學拓展金工實訓的管理功能無疑符合素質教育與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參考文獻:
[1]朱玉寶.大量一線崗位頻遭大學生冷遇[N].合肥日報,2009,11,23(A04).
[2]張凡.論情境與教學[J].保山師專學報,1998,14(04):98-99.
[3]鄭金洲.教學方法應用指導[M].01.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1-42.
[4]崔金賦.情境教學的功能及運用原則[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0(03):29-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