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成+胡炳德+梁丁保+徐林生

【摘要】目的 探討急診內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臨床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發現的63例患者的治療方式,并比較急診內鏡、自然排出及外科手術等不同治療方式的最終效果。結果 63例上消化道異物患者經過上述3種方式治療后均得到了好轉,其中自然排出4例,外科手術2例,其余57例均通過急診內鏡成功取出,內鏡取出率為90.48%。結論 急診內鏡是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有效手段,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急診內鏡;上消化道;異物;臨床應用
【中圖分類號】R64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3..02
上消化道異物是指患者無意或有意(多見于囚犯)將不能排出也不能消化的物體堵塞在消化道中,常引起疼痛,嘔吐,甚至呼吸困難,是一種常見的內鏡急診[1]。異物長時間逗留會損害黏膜,引發炎癥和潰爛,甚至有穿孔的可能。傳統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手段多以手術治療為主,存在對患者傷害大,時間長,費用高等缺點。內鏡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此類患者帶來了福音,經濟高效、無需住院等優點使得這項技術逐漸成為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首選。我院自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間治療上消化道異物患者63例,現將治療相關情況敘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63位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30例;0~10歲12例,10~60歲31例,60歲以上20例。異物的種類較多,包括魚刺、雞鴨骨頭、硬幣、金屬異物、食物團類、堅果殼類、義齒以及其他難識別物體等。多數患者均在吞入異物12 h內就醫,部分患者則超過1 d。
1.2 治療方法
1.2.1 器械準備
使用Olympus GIF-Q260J電子胃鏡、異物鉗、網籃、三角爪、鱷口鉗、圈套器、透明帽等各種抓取器械。同時準備好急救藥品如止血藥、腎上腺素、輸液用液體藥品等。麻醉機、心電監護儀等相關設備也進入工作狀態。
1.2.2 術前準備
患者術前應禁食4 h以上[3],建立靜脈通道。監測常規的生命體征。對于一般的成人患者可直接行胃鏡診療,如果異物處理時間較長、操作相對復雜,咽部出現痙攣,可給與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或山莨菪堿10 mg,以達到緩解過度緊張、鎮靜的效果[4],亦或采取局部麻醉的方式以便使治療順利進行;對于不能配合內鏡操作的患者(如兒童、罪犯、精神異常者等),可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對于難以耐受普通胃鏡、異物數量多或預計內鏡處理難度較大者,必要時也可考慮全身麻醉[5]。治療時,患者取左側臥位固定好咬口。
1.2.3 內鏡治療
根據術前檢查確定的異物形態特征、異物所處上消化道的位置、內鏡和輔助器械條件以及患者情況綜合考慮,正確選擇合適的抓取器械,并且采取不同方法,以保證異物順利取出,避免意外發生。一般處理原則為:細條形、薄片狀異物如針頭、牙簽、橡皮筋等可用異物鉗夾住拖出;長條形、有棱角等不易滑脫的異物,如雞骨、鐵塊、橡皮等可選用圈套器;球形、比較光滑的異物,如玻璃球、硬幣、紐扣等適合用三爪鉗、網籃取出[6]。食管尖銳異物在摘除前應充氣擴張管壁,充分暴露異物,若兩端已刺入粘膜,應找出刺入粘膜較淺的一端輕輕退出粘膜,然后再退出另一端。
鉗取異物時,應首先選擇一個穩妥的受力點,一般為異物結構中較為結實的區域,可承受一定的力度,例如銳器的咬合面;在退鏡過程中,內鏡和異物運動要緩慢,異物應始終保持在內鏡端的正前方,這樣可保證視野清晰,提前判斷退鏡過程中的障礙,防止異物與內鏡滑脫,導致鉗取失敗。經過賁門時應先充氣使賁門充分開放,方便退鏡和鉗出異物,切勿生拉硬拽,造成消化道黏膜的損害。當異物通過咽部時,應將患者頭部后仰,使喉、咽、口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減少異物運動的阻礙,同時叮囑患者連續咽口水,增加消化道潤滑,以利異物順利取出。
急診內鏡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理變化,若出現意外狀況,如呼吸困難、臉色發青等現象,應立即停止操作,對患者進行搶救。
1.2.4 其他治療
(1)4例患者因異物較小或異物未刺入粘膜層內,后自行排出。
(2)2例因異物太大或刺破漿膜(外膜)進入周圍血管或其他組織器官內,后行外科手術治療。
2 結 果
63例上消化道異物患者經過不同的方式治療后均得到了康復,其中自然排出4例,外科手術治療2例,其余57例均通過急診內鏡成功取出,內鏡取出率達到90.48%,如圖1所示。這表明急診內鏡是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有效
手段。
3 討 論
上消化道異物可能通過多種方法治療,但急診內鏡應該作為首選。針對不同形態的異物,應采用不同的器械和治療操作,具體如下:
(1)對于食物團塊,由于其堵塞消化道基本上是因為團塊較大,且難以自然破碎,因此一般的處理方法是將團塊夾碎推入胃中[7]。若團塊進入消化道較淺或夾碎困難,也可以采用異物鉗夾出或者透明帽負壓吸出[8]。
(2)對于普通較小鈍性異物,可以直接利用異物鉗、網籃、三角爪、鱷口鉗、圈套器等取出。如果異物在食管中的方向比較特殊,不方便直接向上取出,可將異物推入胃內,找到最佳的方位后再嘗試取出。如果異物的直徑很小,可讓其自然排出,一旦直徑大于2 mm,應選擇急診內鏡治療。
(3)對于較長的異物,可將其推入胃中,調整方位,選擇以最窄的一面進入圈套器的套管中,在操作的過程中注意平穩緩慢,以免劃傷黏膜。
(4)對于帶有尖角或鋒利邊緣的異物,應首先將刺入管壁的部分緩慢拉出,然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異物的方位,將尖角或鋒利邊緣調整到異物的后方中間部位,防止在拖拉異物的過程中劃傷食管壁。如果異物較大,則必須使用保護措施。endprint
執行內鏡上消化道異物取出術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術前應該仔細做好相關檢查,排除禁忌證,明確異物的形態和位置,判斷可能出現的風險,在確定患者安全的情況下,選擇最佳的治療手段;②手術前應該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明確告知手術風險以及手術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③術中必須小心謹慎,異物取出過程中必須牢牢護住,防止滑落,以防對患者的再次傷害,同時手術中也要控制并發癥的發生;④術后對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應給予一定的預防性治療,比如囑患者禁食一段時間、給予患者一定抗生素治療等,同時告誡患者提高異物的防范措施。
總之,急診內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達到90%以上的成功率,與此同時,更能減少患者的痛苦和花費,是一種高效而又人性化的治療手段,因此在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華立群,余 躍,王巧民.急診內鏡下取出上消化道異物156例體會[J].安徽醫學,2014,35(10):1435-1436.
[2] Wright CC,ClossonFT.Updates in pediatric gastrointestinal foreign bodies[J]. Pediatr Clin North Am,2013,60(5):1221-1239.
[3] 賀克儉,張陽德,程春生,等.急診取兒童上消化道異物回顧性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3):310-312.
[4] 楊善峰,李 祥,代多珍,等.內鏡下處理復雜上消化道異物56例[J].安徽醫藥,2016,20(7):1349-1351.
[5] 鄧 瓊,周麗華,秦 芩.內鏡治療上消化道異物的流行病學分析與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14,28(9B):3288-3290.
[6] 張月寒,張建生,焦 洋.改造取石網籃在上消化道異物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11):1176-1177.
[7] 張冬瓊.27例老年食管異物的臨床特 點及內鏡下取出術的處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1):227-228.
[8] 林志剛,阿布力孜.經內鏡透明帽法取上消化道異物148例的體會[J].醫學信息,2012,25(7):353-353.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