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梅,張琳娜
(黑龍江省鶴崗衛生學校,黑龍江 鶴崗 154100)
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加課堂互動性,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提高“藥理學”教學效果,方便課件的使用,筆者對“藥理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進行了實踐探討。
在制作“藥理學”多媒體課件時,應根據專業不同、教學對象不同選擇素材。在選擇素材的過程中,無論是文字素材、圖像素材或是聲音素材,都要把握一個標準: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記住并掌握知識。多媒體課件應緊密結合教材內容,依據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素材,要求既能突出教學大綱要求,又能反映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條理清晰,各環節銜接自然緊湊;藥物要選擇典型、具有代表性的;文字描述要盡量精煉,做到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可以使用提綱、圖例、表格或各種直觀形象的示意圖,輔以簡潔的文字、符號,展示“藥理學”學習內容的基本框架,力求以豐富多彩的表達形式,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達到強化記憶的目的。
目前,我們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大多為PowerPoint幻燈片,其制作方法簡單、使用方便,代替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然而,如果課件制作不合理,不但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反而易使學生產生大腦疲勞,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幻燈片大綱視圖是我們在做幻燈片時最常用的一種視圖形式,它可以更方便地把握演示文稿的主題,并可以直觀地安排每個主題的文本。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幻燈片大綱視圖要對每張幻燈片設置主標題和小標題,還可以利用“大綱工具欄”中的“升級”和“降級”按鈕來對主標題、小標題以及下一級的小標題或文本進行調換,并對相應幻燈片的內容給予提示。說明有關幻燈片的內容,如題目、概念、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用藥注意事項等,或附上說明式圖表和表格,便于授課中學生選擇學習相關內容。
在多媒體課件的操作界面上設置表意明確的圖標。圖標應插在授課內容的有關章節之間,要支持鼠標,盡量避免復雜的鍵盤操作。同時,要設置好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鏈接,通過超鏈接將理論文字幻燈片和圖表幻燈片緊密銜接,可通過向前、向后跳躍或跨躍,進行查找使用。在課堂上現場展示各種藥物彩圖,讓學生從感官上了解、接受藥理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如醫學術語、概念或典型藥物的作用特點等,能充分利用圖形、圖片、視頻、Flash、聲音、符號或不同顏色、不同字體等各種技術手段展現,使學生易于理解、便于記憶。如在講授實驗動物的捉拿方法時,可先讓學生觀看視頻然后再進行實踐操作;在講授擬膽堿藥和抗膽堿藥對眼睛的調節作用時,可插入眼球的結構示意圖來進行講解,還可以在重點內容前加紅色※或在文字下面加紅色的下劃線給予提示,引起學生注意,強化記憶。
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背景色彩與文字顏色形成強烈的反差,能使字跡清晰顯示,增強投影效果,應避免使用鄰近色或類似色。一般背景色彩以暗色為主,通常選用冷色調或亮度較低的顏色;文字顏色以亮色為主,應選用暖色調或亮度高的顏色。如黑色背景,采用純白色的字效果最好,采用橘黃色或淺黃色的字效果較好;白色背景,采用純黑色的字效果最好,采用藍色或紅色的字效果較好;藍色背景,采用純白色的字效果最好,采用橘黃色或淺黃色的字效果較好;如用藍色背景,采用紫色的字則投影效果較差。此外,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幻燈片的色彩可適當改變,以減少學生在課堂上產生的視覺疲勞,提高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不要特別頻繁,背景色彩的變化不要大幅度的跳躍。
“藥理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重要專業課程,也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醫學與藥學相互聯系的橋梁學科,其內容廣泛而枯燥,名詞術語較多,藥物特點、作用機制復雜,不易理解。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可通過相應的圖片,適當安排配音、動感畫面進行演示,可以更好地表達教學內容,同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增加學習興趣。例如,在重點內容處選擇舒緩、節奏較慢的音樂,可以調節課堂的緊張氣氛,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過渡性內容選擇輕快的音樂,以增強感染力,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記憶。
對多媒體課件制作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已經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教師要通過不斷的探究與實踐,不斷的累積經驗,提高多媒體課件制作技巧,以制作出既精美又實用的多媒體課件,幫助教師順利有效地傳遞教學信息,幫助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課堂中,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1]舒光華.多媒體課件制作方法初探[J].信息技術教育,2004,(5):46-47.
[2]林炳桂.多媒體課件制作探索[J].福州大學學報,200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