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燕 王敬峰
(吉林省農安縣城郊小學)
計算是貫穿小學數學學習全過程的重要內容,在數學課的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但在整個教材中所占比重較大,而且也是整個小學數學學習的重點與難點。培養學生的準確計算能力,對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也能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制約小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的因素除了學生的認知能力不高、對數學不敏感、粗心大意等多種原因,還有教師對學生出現的常見計算錯誤沒有進行積極有效的干預有重要關系。為了培養學生的準確、快速的計算能力,需要教師采取積極有效的綜合措施和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強化數學算理教學
算理是是數學計算的基礎,要想提高數學計算能力,就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數學計算方法的規則和由來。如果不理解算理,只是機械地進行計算或記憶計算方法,就無法做到靈活計算和舉一反三,當題目的條件變化時就不知如何計算了。因此要強化對數學算理的教學力度,讓學生掌握算理與算法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有效理解計算方法,就能在計算中減少錯誤,提高計算的準確性,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計算反思能力,從而提高計算能力。例如,在學習“乘法交換律”時,可通過讓學生觀察如下兩個算式:4×8=32,8×4=32,然后讓學生總結出:“交換式子中的兩個因數,兩個數的積不變”的規律,通過運用比較的方法,就能讓學生掌握乘法交換律這個算理。
2.培養學生多重計算能力
一是培養口算能力。口算也稱心算,它是讓學生不借助任何工具進行計算的一種方法,它完全憑學生的思維和記憶進行計算,它既是數學計算的重要基礎,又是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表現,較強的口算能力,對筆算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學生通過口算能力的訓練,既能提高計算效率,又能形成自己的計算技能。由于口算的難度比筆算大,口算的訓練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過程。在口算的訓練中,要讓學生記憶一些常用的計算數據。例如,25×4=100,25×8=200等,這樣就能提高口算速度。在口算訓練中可采取靈活的形式,如采用做游戲的方式、比賽的方式、搶答的形式、同桌或小組的形式,更能激發小學生的口算興趣。口算訓練要做到持之以恒,可在每天課前幾分鐘進行口算,堅持下去就能收到很好效果。
二是培養估算能力。估算也是口算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一種比口算更為簡單的得法,通過估算,就可以判斷某些計算的大致范圍,可用來粗略判斷某些計算的正誤,提高準確性。進行估算可采取湊整的方法、看末位數、數位數的方法。例如,某學生計算29×6=87時,同桌看到結果馬上就說計算錯誤,他的根據是“29”接近“30”,而30×6=180,“87”與“180”相差太大,所以計算有錯。
三是培養簡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簡算能力,不僅是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與計算效率,它包含著重要的數學思想,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樹立數學優化的意識,能增強學生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能力、與知識的整合能力,是提高數學計算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在計算36÷1.25÷0.8時可采用把如下方式:36÷(1.25×0.8)=36÷1=36,這樣能讓學生找到計算的捷徑。
1.培養學生良好審題習慣
許多小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是因為不認真仔細地審題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前,對題目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分析,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特點,尋找是否有簡便的快捷計算方法,掌握解題的步驟,必要時可對題目的數學進行標記,防止疏忽或遺漏。
2.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
由于書寫不規范而出現的錯誤非常多,因此,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規范書寫習慣。要求學生在解題書寫時要規范、工整,要把數字寫清楚、寫整齊,特別是寫豎式計算題時,數位要對齊,做到解題格式、解題過程規范,解題步驟不允許跳步。為此,需要教師在日常板書要先做到規范,要有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來培養學生的良好書寫規范習慣,對學生在日常書寫中的不規范行為要高度重視,這將對提高計算能力有很大幫助。
3.培養學生檢查反思習慣
在數學計算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檢查反思的做法,更是一種重要的良好的解題習慣,同時也是學生計算能力的體現。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不強、檢查反思的主動性不強,使許多小學生在解題完成后,沒有檢查反思的習慣,這樣也容易出現一些因為“粗心、馬虎”而造成錯誤,如果在計算中能進行檢查反思就會減少此類錯誤的發生。培養學生良好的檢查反思習慣,需要培養學生在計算完成后要檢查是否抄對題、計算過程、解題方法、最后結果是否正確,反思是否還有其它更快捷、簡單的計算方法。
1.充分利用錯誤資源教學
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出現的計算錯誤,要么是批評學生計算不認真,要么是讓學生自行檢查修改,而很少去幫助學生分析出現錯誤的深層次原因。計算錯誤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對學生進行提前的干預,使學生對此類錯誤就能提前預防,就能減少錯誤的發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于一些常見易錯且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教學時可預先設置一些錯誤問題,進行提醒學生或把這些錯誤融入解題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解題訓練,就能起到“未雨綢繆”的效果。教師還應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深入的分析,使學生真正了解出現錯誤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強化訓練,就能減少錯誤的發生。
2.培養數感與良好心理品質
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感,有了強烈的數感,能大大減少錯誤,同時,數感的增強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性。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在教學中應該采用形象直觀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如可運用一些學具,讓學生通過數一數、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來感受數的大小,使學生對數字逐漸產生敏感。另外,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對提高計算能力也有重要的幫助,如,培養學生專心致志的注意力、遇到困難不放棄的堅強意志力、超強的記憶力等,都是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措施。
3.多元評價,提升計算能力
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評價要實行分層評價、多元主體評價、激勵性評價。因為每個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實行分層評價能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績,能讓學生獲得進步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行多元評價能更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要注重實施個人自我評價與學生互評、小組評價;實施以激發為主的評價,能有效調動學生計算的興趣和積極性;要注重發揮家庭在計算能力培養中的作用,通過學校、家庭等全方位的培養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培養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它需要教師深入查找和分析制約提高計算能力的多種因素,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和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和干預,就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