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課外閱讀指導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不可缺少的。課外閱讀指導與課內閱讀教學的關系非常密切。課內閱讀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傳授必要的知識,指導閱讀方法,作系統的閱讀訓練。課外閱讀指導則是對課內教學的補充、運用和發展。沒有課外閱讀的有力配合,光靠課內有限的訓練時間和訓練數量、培養閱讀能力、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目標是難以達到的。而檢驗課內教學效果的最實際、最可靠的辦法是課外閱讀。本人通過多年教學實踐認為,要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一要明確課外閱讀的指導原則,二要落實好課外閱讀的指導內容。
課外閱讀指導要做到計劃性、趣味性、獨立性。
1.計劃性:為改變課外閱讀放任自流的狀況,教師必須制定課外閱讀指導計劃,并指導學生定出課外閱讀計劃,計劃盡量切實可行,不能流于形式。
2.趣味性:課外閱讀活動要建立在學生自覺的基礎上,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強制的效果是不好的??鬃佑幸痪浣逃裱浴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托爾斯泰也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要加以適當的引導,有計劃地推薦思想內容健康,能鼓舞學生上進的讀物,介紹書的片段內容和社會上對此書的看法,指導學生作新書介紹、交流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嘗到閱讀的“甜頭”,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獨立性:課內閱讀教學是在教師的“控制”下進行的,而課外閱讀有較大的獨立性,可以自己確定閱讀書目、數量、時間、方式方法,組織課外閱讀活動,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活動的能力,由學生籌備、組織、主持、總結,使他們受到多方面鍛煉。
4.因材施教:課外閱讀活動有靈活性,可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個性及語文水平等情況,指導他們閱讀不同的讀物,參與不同的活動,不要求劃一。課外閱讀有廣闊的天地,通過指導,使學生得其所好,發揮所長;也可以使學生愛其不好,補其所短,全面發展。
1.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一是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將最新的多媒體信息技術體現在借閱過程中;二是設立學生自辦的班級讀書角,動員學生把自己的書刊拿出來,編號、造冊,在班內借閱,這在我們學校辦得有聲有色;三是學生交換閱讀讀書筆記、摘抄等,這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貴在堅持不懈。
2.推薦課外閱讀書目。教師作為課外閱讀的指導者,把握好推薦方式、推薦范圍,可以圍繞課內閱讀教學進行推薦。除了規定的選修教材中的閱讀篇目外,還可以推薦其他篇目,具體歸納為以下幾方面:一是文化經典名著如《論語》《孟子》,小說、詩歌散文、劇本,語言文學理論;二是當代名家名作,如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周國平的《守望的距離》等優秀作品;三是外國文學,如巴爾扎克、托爾斯泰、狄更斯、果戈里等人的作品;四是報刊,常見的有《讀者文摘》《語文報》《詩林》等??傊畷康耐扑]應該圍繞教學內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指導閱讀方法?!吨袑W語文教學大綱》和《中學學科教學常規》都明確規定:中學生要開展課外活動,每周課外閱讀量不少于10000字,很顯然,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是不可能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采用多種形式的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瀏覽、速讀;二是作批注,將讀者的思考體現出來;三是作摘抄,摘抄是最常用的方法,應做到持之以恒;四是做筆記,閱讀后寫出提要、提綱、讀后感等,這是閱讀的提升,是閱讀的較高標準。
4.組織閱讀活動。組織朗誦會。朗誦是培養學生朗讀興趣和誦讀技能的一種活動,會上除學生朗讀外,還可能請人講解朗讀知識,做誦讀示范、朗讀表演,我們還可以借助精彩的電視節目,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指導和啟迪。組織讀書報告會。是檢查、交流讀書收獲,擴大閱讀效果的一種活動,在學生普遍閱讀的基礎上,選擇一些理解較深、有心得體會的給大家作報告,要指導報告人選擇好報告角度,組織好報告內容,用恰當的表達方式和準確、生動的語言作報告。舉辦書評活動。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欣賞和評價能力的一種活動,可以舉辦“介紹一本好書”的墻報,對某一篇文章、某一本書、某一作家的作品展開討論,也可根據實際,舉辦“國慶專題”“中秋夜話”等活動。舉行閱讀比賽,如朗讀比賽、速讀比賽等,這種活動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課外閱讀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檢驗課內教學效果最實際、最簡便、最可靠的辦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最有效的方法。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而且要按照課外閱讀的指導原則、指導內容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素養,取得較為理想的成績。加強課外閱讀,提升課外閱讀價值,不僅是時代對教育的呼喚,更是世界范圍教育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