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珍
(山西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學院)
中醫藥院校是以培養同時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醫務人員為目標的,在這一過程中,中醫藥院校教師所自身所具備的師德師風將直接的對培養目標能否達成產生影響。從這一點來說,為了保證中醫藥院校學生能更好的符合社會上對于醫務人員的需求,我們必須對新時期中醫藥院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具體方案進行探究。
忠誠于中醫藥教育是我們在師德師風教育中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了這一點,后續工作的展開效果才能得到保證。針對現狀來說,中醫藥院校中仍存在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事業心、責任感較低,甚至將教師這一職業當做暫時的跳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一類教師本身就對教學工作沒有興趣,教學過程的開展也大多以敷衍了事、完成任務為主,學生感受不到教師的熱情,學習效果自然也難以保證。
針對這樣的狀況,我們首先要加強對于中醫藥教育重要性的宣傳。我們可以定期的通過相關主題研討會的展開來加強中醫藥院校教師對于自己所在崗位的認識,鼓勵教師在崗位上能夠做到積極進取、無私奉獻,力求盡職盡責的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其次,我們應加強對于中醫藥院校教師的監督力度。在監督過程中如果發現教師長期的存在敷衍了事、走形式的狀況時,學校就可以視情況對這部分教師進行處罰,督促教師重新樹立起堅定的信念。
針對教師現狀來說,大部分的中醫藥院校教師都是從相關院校畢業之后直接進入這一崗位工作的,這樣的狀況也就導致了這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有可能因為自身教學經驗的缺乏和醫務工作經驗的缺乏而影響教學效果。對于這樣的狀況,我們必須針對終身學習的意識對教師進行培養,保證中醫藥院校教師能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完善自身的各項技能。
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展開工作:首先,我們應大力推進教學反思活動在中醫藥院校內部的開展。通過此類活動的開展,教師將能更好的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進行反思,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能輔助經驗較少的教師盡快的熟悉醫學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其次,我們可以通過教學競賽的形式來輔助教師有效的將學校中學習到的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通過這一活動舉辦,教師之間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定的競爭氛圍,教師自身的教學熱情將能得到極大程度的激發,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學生也能更好地吸收課堂上學到的知識。
我們對中醫藥院校教師師風師德進行討論的最終目標仍是通過教師師風師德的提升來保證實際的教學質量。對現階段狀況來說,中醫藥相關專業的培養目標將會隨著社會需求不斷的發生變化,而部分教師由于不能將工作的重心集中在教學上,導致這部分教師不能及時的對這些變化進行研究,課堂內容仍舊是千篇一律的。在這樣的培養模式之下,我們很難保證學生畢業之后能滿足社會對專業醫務人員的要求。
對于這樣的問題,首先,中醫藥院校教師要對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深入研究,熟悉掌握本專業對學生的在技能和理論上的要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要結合這些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和量化,以此來保證教學與培養目標的有效銜接。其次,對于具體的課程來說,教師仍應結合各個專業的特性來展開教學。例如,對于解剖學的教學來說,針推專業與護理專業所使用的教材是一致的,但教學的側重點卻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因此,教師應在了解各專業培養目標的前提下確定教學方案,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針對性。
醫務工作是一項神圣而又嚴肅的工作,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上對學生展開培訓之外還應將職業道德的培養重視起來。對于這一點來說,中醫藥院校教師自身首先要具備這些素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正面的影響,而不是以課堂的形式簡單地進行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必須對人類的生命有正確的認識。結合我國醫療行業的特點來說,醫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病患數量是非常大的,而如果醫務人員對人類的生命沒有正確的認識,反而被個人好惡或親疏遠近影響,那么這些人員的工作效果自然也難以保證。
2.中醫藥院校教師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品質。在對病患進行診療的過程中,一旦醫務人員出現粗心大意或其他不敬業的情況時,病患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很有可能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醫學院教師必須具備高度的敬業精神、忠于職業使命、嚴格遵守職業操守。
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之下,我國醫患之間的關系已經呈現出了明顯的激化趨勢,除了醫療資源緊張之外,醫務人員自身的職業素養也是導致醫患之間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針對現狀來說,大部分中醫藥院校在培養目標中都沒有對這一部分內容進行明確的要求,對于本文所討論的內容來說,教師應率先從自身做起為學生做好表率,進而引導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提升職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通過以下幾點來達到這樣的目標:
1.在學校內部加強醫德教育。古往今來,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名醫名家為醫學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中醫藥院校可以通過在校內張貼這些人物的事跡來輔助教師和學生同時進行學習。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在教師之間對這些人物的事跡和精神進行討論,通過這一類活動的舉辦,教師自身將能更好的認識到忠于職守、刻苦鉆研、謹慎負責等素質的重要性,在與學生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也能更好的將這些精神傳達出去。
2.對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規范教師行為。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對教師的行為也會不自覺的去模仿。以解剖相關課程的教學為例,如果教師做不到對標本的尊重和愛護,那么學生自然也難以做到這樣的要求。從這一點來說,我們必須通過管理制度的完善來規范教師的行為,避免教師自身素養對學生產生負面的影響。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通過忠于中醫藥教育事業、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深入研究專業培養目標、培養“特別素質”、鼓勵教師以身作則等五點內容對中醫藥院校教師師風師德建設的具體策略進行了論述。總的來說,教師自身所具備的師風師德將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極大的影響,對于醫學教育者來說,這些教師的素養還將影響到學生在職業道德上的表現。因此,我們必須將教師師風師德建設工作當作常態化工作來展開。